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簸箕

簸箕,拼音是bò ji,是一個漢語詞語,釋義有三種,一是鏟狀器具,用以裝垃圾;二是用藤條或去皮的柳條,竹篾編成的大撮子,揚米去糠的器具;三是指簸箕形的指紋,指紋的一種,每個人的指紋都是不一樣的,中間成封閉圓形的謂之「籮」(民間多稱為「斗」),如果開口延伸出去謂之「簸箕」。

基本信息

釋義:

(1) [Dustpan]:一種鏟狀器具,用以收運垃圾,南充稱之為「撮箕」。

(2):用藤條或去皮的柳條,竹篾編成的大撮子,揚米去糠的器具。

(3) [Loop of a fingerprint]:簸箕形的指紋。.指紋的一種,每個人的指紋都是不一樣的,中間成封閉圓形的謂之「籮」,如果開口延伸出去謂之「簸箕」 。

方言:撮子(cuō zi)、撮cuō箕

出處

斗和簸箕被賦予神秘的占卜色彩,在民間流傳着這樣一段話,一斗窮,二鬥富,三斗四斗賣豆腐。另外還有叫做簸箕板的小吃。出自賈思勰齊民要術

簡要介紹

手工簸箕是正寧縣一個名聞遐邇的地方特優產品,這個盛產手工簸箕的地方就是周家鄉核桃峪村。其編織簸箕的手藝是楊姓祖上在公元1489年由山西曲沃縣侯馬鄉移民時帶來的,距今已有500餘年的歷史了。核桃峪簸箕之所以著名,正因為它有其獨到之處。

編制方法

做簸箕需要陰濕、避陽光、不見風的環境。農家一般都在地下打地窯,有如我們在電影電視上看到的地道,當地人稱簸箕窯,也有戲稱為冬暖夏涼、濕潤恆溫的「神仙洞」。做簸箕用的工具主要有鐵鐮(推刨)、方錐、槽錐、鈎針、撥停、繩錘、捋篾刀、量舌、尺子等。鐵鐮用以刮簸箕舌頭,要颳得平整、薄厚適中。近年來多用推刨推,推刨推下的舌頭要比鐮刀刮的效果好多了。方錐,用於在簸箕舌頭上鑽眼。槽錐,用來纏簸箕沿子。鈎針,在簸箕舌頭上用來鈎繩子;用針是循環往復、錯落有致、一氣呵成的一整套動作,針腳密疏、綴條粗細平整都是在瞬間完成的。撥停,是打繩用的,有的也叫脫螺子。繩錘,用於纏繩,既省力,纏下的繩子鬆緊又合適。捋篾刀,刮纏沿子的篾子。量舌,用於丈量簸箕舌頭上所鑽孔眼的距離。簸箕尺子,有大小之分,是量簸箕條長短的。還有踏板子、捋篾棒、墊尺和刀子等。編織簸箕時,先將條子裝在簸箕尺上,編結一片,叫做結掌子。然後將掌子弓起結角子。結角子和做茬子以及捋篾子、纏沿子,最耗時間,技術含量也最高。做的簸箕是否美觀大方、實惠耐用,關鍵在這些工序上,所以編織簸箕者緊張時一圪蹴就是半天。有時為了結好角子或做好茬子,連吃飯、上廁所都顧不上。只有這樣,才能編成一張成品簸箕。

編制技藝

核桃峪簸箕全是手工編織而成,它既可以以一家為單位獨立進行編織,也可以實行分工,聯戶經營,從而形成了一種規模化的生產方式。男女老幼、父子、夫妻、弟兄、妯娌皆可參與製作,共同切磋技藝,互取短長,無意識中形成了一種傳幫帶授徒方式。全村有85%的人能編簸箕,手藝嫻熟者每天可以編2張,手藝拙劣者兩天可編3張。手藝好的編織的簸箕周正好看,暢銷;手藝差的編織的簸箕不順眼,價格低。這就是本地人常說的憑手藝吃飯,憑力氣幹活。在編簸箕行里可稱為能工巧匠的約占20%,核桃峪的簸箕手藝不搞封閉自守,而是敞開胸懷,進行開放式的交流,同時也吸收了四川竹編、南方草編的技藝,使簸箕的編織手藝日臻完美,並傳到了四鄰八鄉。

核桃峪編織簸箕用料極其考究,做工十分精細。做簸箕用的主要原料是柳條,來源於子午嶺山麓的轉角、馬蘭、龍嘴子和東店頭一帶及陝西省的麟遊山區,後來也有人到合水縣的太白、大山門和陝西富縣一帶找尋。還有少數人栽植柳條,自割自用。但大多數人都是採用天然野條。簸箕條有芽條、秋條、蒸條之分。三月割的條子,也就是春季草木發芽時割的條子,皮利容易剝,叫作芽條;六七月割的利皮條子叫秋條;凡皮不利,需要蒸後方可剝下的條子,叫蒸條,這種條子是簸箕條中的上等品,用其製做的簸簸柔韌性強,經久耐用,色澤清白,受人喜歡。在蒸條時火候、濕度都尤為重要,隨時要掌握,不可掉以輕心,蒸得太老了,色澤不白亮,蒸得太嫩了皮不利。作簸箕時除了條子而外,還需要麻繩和簸箕舌頭。麻繩的粗細要適度,一律要用上品麻捻繩,否則會影響簸箕的使用壽命。大簸箕的舌頭長1米左右,寬4至5厘米左右,厚4至5毫米,小簸箕的舌頭大小根據需要和材料而定,沒有定規。

相關文獻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種槐柳楸梓梧柞》:「至秋,任為簸箕。」 唐鍾輅 《前定錄·劉逸》:「我讀《金剛經》四十三年,今方得力,就說初坐時,見巨手如簸箕,翕然遮背。」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二:「彎一枝竅鐙黃華弩,擔柄簸箕來大開山板斧:是把橋將士 孫飛虎 。」 柳青 《創業史》第一部第十四章:「這個高大的中年莊稼人,不僅幫助寡婦老婆兒,把大黃牛套在磨子上,而且幫助她把淘好的糧食和所有的磨具--笸籮、簸箕……統統搬到磨棚里來。」

主要種類

核桃峪的簸箕種類繁多,用途廣泛。它的優點是窩深、掌平,不撒糧食和簸物。掌平利於播出雜物,不留殘渣,好使換。在農家,簸箕是家庭生活的必備之物,一張簸箕用得愛惜點可以用人老幾輩子,最少也可用十幾年。

簸箕的品種有大簸箕、小簸箕,還有淨物簸箕。淨物簸箕是介乎大小簸箕之間的一種小型簸箕,沒有撐角,主要是裝物時用。隨着生活用途的多樣化,編織者也生產出一種變型的簸箕。這種簸箕三面立起,一面敞開,況且有舌頭,用以「吐廢物」,而這種變型的簸箕叫笸籃,有似我們日常應用的洋瓷臉盆。從容量上看,有大笸籃、小笸籃,從形體上看,有正方形笸籃、圓笸籃、長方型笸籃;從用途上分有盛饃笸籃、針線笸籃、旱煙笸籃等。笸籃的做工較之簸箕簡單點,但工藝更講究,還加了一道塗染、勾畫的工序。鳥魚花草等繪於其上,了了數筆,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故而笸籃不僅是家庭生活的日用品,而且還是一個民間藝術產品,在開發其使用價值的同時,也賦予其藝術生命力。

從廣義的角度來看,簸箕和笸籃除了播揚雜物、盛裝糧食、美化生活而外,還可用作農家曬棗、曬核桃、曬花椒養蠶等。這就是說除了液體不能盛而外,再盛其他都隨方就方,隨圓就圓。用來盛曬物品易干又不粘髒物,所以人們即便生活在科學技術迅速發展的時代,簸箕和笸籃與人們關係不但沒有疏遠,而且顯得更加密切,什麼吹風機、揚場機、風扇遠遠不能代替它。這是因為「物用使其然」。

大簸箕又稱斗槍(音譯),圓狀,周邊凸起,用竹篾編制而成,將斗槍平放在地或者放在幾個木凳上,可以在裡面曬穀物、豆子等。

民歌民謠

建鄴區流傳的「數手籮」:「一籮巧,二籮好,三籮四籮背稻草,五籮窮,六籮富,七籮八籮開當鋪,九籮是秀才,十籮中狀元」還有的說「秦淮區流傳的「數籮歌」:「一籮巧,二籮拙,三籮四籮會插舌,五籮六籮騎花馬,七籮八籮中狀元,九籮缺一十籮全,全籮上天會神仙」。

柳編藝人

孔成德

孔成德(1891~1969)柳編藝人。自幼受家庭薰陶,對柳編產生了興趣,後在實踐中不斷探索研究,總結前人經驗,形成了一套獨特的柳編製作方法。編制的簸箕、簸籮、柳箱等產品不僅花色多、品種全,且質優耐用,美觀大方,曾有「簸籮不漏水、簸箕盛半斗」之稱。編制速度極快,一天能編制圓、方簸籮各1個,簸箕3個,被稱為「簸箕王」。

閻吉明

閻吉明1950年3月生,中共黨員,中專文化。自1980年任村黨支部書記至今。多年來,將富民強村作為首要任務,科學制定全村發展規劃,帶頭實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1995年,在全鎮第一個號召試種大棚西瓜,學習鑽研西瓜大棚技術,及時確立了全村的主導產業--大棚西瓜生產,僅此一項,全村年人均增收2000元,推動了太平鎮大棚西瓜的規模性種植髮展。自1980年以來,孔家坊村成為全鎮第一個畝產噸糧村、第一個實施村莊規劃村、第一個西瓜專業村、第一個通柏油公路村、第一個戶戶安裝電話村。閻吉明先後獲「濟南市鄉村科技拔尖人才」「濟南市模範共產黨員」「濟陽縣優秀村黨支部書記」等稱號。

另類用途

簸箕是一種農具,用來簸去稻米中的雜質和空殼,在農村里也用來晾曬柿子花生等等,北方用柳編,南方用竹編。這件簸箕來自廣西柳州融安縣的一個農村集貿市場,很普通的農家日常用品,細看卻發現手工活做得相當細緻,整整齊齊乾乾淨淨,製作者一定是一把好手。

把它買回來,當然不會用來簸米了。葡萄提供的用途是:

用途A:盛水果是沒有問題的,環保、乾淨,田園風格,恍惚中以為是在果園;

用途B:還可以放在玄關的鞋柜上收納鑰匙,也是一道另類的風景;

用途C:放在化妝檯上收納形色各異的化妝品護膚品,同樣可愛;


用途D:書桌辦公桌上凌亂的曲別針盒、訂書機、電話本等辦公物件,用它一收納,也就整齊輕鬆了。[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