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生產力
第一生產力,是指在推動現代生產力發展中的重要因素和重要力量,最早由鄧小平提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科學技術是推動現代生產力發展中的重要因素和重要力量。
第一生產力 | |
---|---|
馬克思明確指出:機器生產的發展要求自覺地應用自然科學,"生產力中也包括科學","勞動生產力是隨着科學和技術的不斷進步而不斷發展的。"馬克思的這一論斷已經為不斷發展的社會實踐所證實。[1]
目錄
基本信息
作用
推動現代生產力發展
第一,生產力的基本要素是生產資料、勞動對象和勞動者。其中的生產資料是同一定的科學技術相結合的;勞動者也同樣是掌握了一定的科學技術知識。現代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並向現實生產力迅速轉化,改變了生產力中的勞動者、勞動工具、勞動對象和管理水平。科學技術為勞動者所掌握,極大地提高了人們認識自然、改造自然和保護自然的能力,提高了生產勞動能力。在生產力系統中,科學技術已經成為推動生產力發展的關鍵性要素和主導性的要素。
第二,科學技術是現代生產力發展和經濟增長的第一要素。過去,生產力發展和經濟增長主要靠勞動力、資本和自然資源的投入,現代社會隨着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科學技術、智力資源日益成為生產力發展和經濟增長的決定性要素,生產力發展和經濟增長主要靠的是科學的力量、技術的力量。從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的實踐來看,更是如此。
第三,現代化科學技術的超前性對生產力發展具有先導作用。 19 世紀末發生的第二次技術革命,是科學、技術、生產三者關係發生變化的一個轉折點。在此之前,生產、科學、技術三者的關係主要表現為,生產的發展推動技術進步,進而推動科學的發展。例如,蒸汽機技術革命主要是從工匠傳統發展而來,在生產經驗積累的基礎上摸索出技術發明,然後才總結出熱力學理論。以電力技術革命為標誌的第二次技術革命以來,這種生產帶動科學技術發展的情況發生改變,現在是科學推動技術進步,再推動生產的發展。科學技術越來越走在社會生產的前面,開闢着生產發展的新領域,引導生產力發展的方向。如電磁學理論的建立,它先主要是通過科學實驗探索出電磁學理論,通過促進電力技術的革命,並最終引發電力在生產中的廣泛應用。鄧小平在總結科學技術這一發展趨勢時深刻指出:"現代科學為生產技術的進步開闢道路,決定它的發展方向。許多新的生產工具新的工藝,首先在科學實驗室里被創造出來。""大量的歷史事實已經證明了:理論研究一旦獲得重大實在,遲早會給生產和技術帶來極其巨大的進步。"
在新形勢下充分認識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科學技術是生產力的論斷,實際上預示着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江澤民關於"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而且是先進生產力的集中體現和主要標誌"的重要論述,深刻揭示了科學技術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把科學技術提到"先進生產力"的高度,是我們黨自覺代表先進社會生產力發展要求的關鍵所在。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科學技術發展速度之快、規模之大,發生作用範圍之廣、影響之深遠,是歷史上前所未有的。當代科學技術發展具有三個特點:一是科學技術加速發展和急劇變革。近30年來,人類所取得的科技成果,即科學新發現和技術新發明的數量,比過去兩千年的總和還要多。曾有人估算,截止1980年,人類社會獲得的科學知識的90%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30餘年獲得的。到2000年,人類社會獲得的知識翻了一番。現代物理學中90%的知識是1950年以後取得的。現在全世界每天發表科技論文6000-8000篇。發表科技論文的數量每隔一年半就增加一倍。據粗略統計,人類的科技知識,19世紀是每50年增加一倍,20世紀中葉是每10年增加一倍,當前則是3年至5年增加一倍。現在全世界每年批准的專利數量達120萬件。當今,科技知識的更新速度也在加快。工程師知識的半衰期是5年,即5年內有一半知識已過時。近10年內,一個工程師所掌握的知識的90%與計算機的最新發展有關。由於科技知識的加速增長和更新,科學技術發展的規模越來越大,社會對科學技術事業的投入也越來越大。二是科學技術發展的綜合化。科學技術化和技術科學化就是現代科學技術的鮮明特點。當代科技發展的突出形式就是突破與融合。突破即以研究開發的新一代科技成果取代原有的一代科技成果;融合是組合已有的科技成果發展成為新技術。近十幾年來,科學技術發展的一個鮮明特徵是日益求助於多學科融合戰略解決各種問題,這就導致了新的跨學科研究領域的出現,最終結成了具有確定的特有概念和方法論的新學科和新領域,並開闢了一個全新的研究系列。科學技術發展的綜合化還表現有研究的完整性、研究對象的多學科性、學科的多對象性、科學研究的信息化等認識論特徵。三是科學技術與人文杜會科學的結合。當代社會歷史的客觀進程、當代任何重大的科學技術問題、經濟問題、社會發展問題和環境問題等所具有的高度的綜合性質,不僅要求自然科學、技術科學和社會科學的各主要部門進行多方面的廣泛合作,綜合運用多學科的知識和方法,而且要求把自然科學、技術和人文社會科學知識結合成為一個創造性的綜合體。當代自然科學和技術與人文社會科學結合,是當今科學發展的新趨勢和新特點。
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使得科技在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作用越來越顯著。進入20世紀80年代,鄧小平提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論斷,為我國90年代乃至跨世紀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了強大驅動力。
(一)科學技術是生產力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
馬克思、恩格斯關於科學是生產力的思想是十分豐富而深刻的,概括起來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科學是生產力中的一個重要因素。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中,第一次明確提出了"生產力中也包括科學'的著名論斷。第二,科學是一種特殊的生產力。馬克思認為,科學本身是人類對自然的理解,因而是知識形態人類生產力發展的一種形式。因此,作為一般社會生產力,科學是一種特殊的社會生產力,即一種精神生產力,而當其與生產力其他要素相結合 即構成物質生產力的一個重要因素。第三,科學作為一種特殊的社會生產力,必須經過轉化才能成為直接的生產力。即將科學技術物化為新的勞動工具和新的勞動對象;通過學習和教育,提高勞動者的技能和素質。馬克思、恩格斯把後一個方面視為科學轉化為直接生產力的根中途徑。第四,科學技術是推動生產力發展的重要因素。馬克思說:"勞動生產力是隨着科學和技術的不斷進步而不斷發展的。"生產力的這種發展,歸根到底總是來源於發揮着作用的勞動的社會性質,來源於社會內部的分工,來源於智力勞動特別是自然科學的發展。第五,科學作為生產力,既是推動社會生產力發展的重要動力,同時也促進了生產關係和生產方式的變革,促進了上層建築和思想文化的發展。馬克思認為,機器的發展則是使生產方式和生產關係革命化的因素之一。恩格斯也曾指出,科學發現和技術發明"推動了產業革命,產業革命同時又引起了市民社會中的全面變革"。正是在這個意義上,他們把科學看成是一種"最高意義上的革命力量"。馬克思、恩格斯關於科學技術是生產力的觀點,為不斷演進的社會實踐所證實。
(二)"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思想內涵
1988年9月12日,鄧小平在一次聽取匯報的會議上指出:"馬克思講過科學技術是生產力,這是非常正確的,現在看來這樣說可能不夠,恐怕是第一生產力。"進人21世紀,面對科技進步更加日新月異的新形勢,江澤民把科學技術提到了判斷先進生產力標準的新高度,對科學技術在人類社會發展中的作用做出了新的概括。江澤民的這一重要思想繼承了馬克思主義的思想精華,豐富和發展了鄧小平"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思想,具有鮮明的時代性和豐富的科學內涵。首先,"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使命是把經濟搞上去。走以科技進步為依託的內涵式擴大再生產的新路,努力提高科技進步在經濟增長中的含量,促進整個經濟的發展;其次,"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真諦在於科技與經濟要一體化。落實"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思想,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建立起科技與經濟有機結合的體制和機制,是擺在我們面前的緊迫任務。只有下大決心、花大氣力從根本上解決科技與經濟脫節的問題,加快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才能使科學技術成為真正的第一生產力。第三,"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是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保證。要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必須在世界範圍的激烈競爭中,在兩種社會制度的較量中,高舉"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旗幟,把經濟搞上去,最終創造出比資本主義更高的勞動生產率,使人民群眾真正對社會主義充滿信心。第四,發揮"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作用的關鍵是提高全社會的科技意識。加速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這需要全社會積極參與和奉獻,要在全社會形成"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思想共識,並被廣大人民群眾所掌握,這樣才能使其轉化為巨大的物質力量。
(三)科學技術是先進生產力的重要標誌
科學技術是先進生產力的重要標誌,主要體現在科學技術決定着先進生產力的性質、方向、結構和水平。首先,科學技術決定先進生產力的性質。生產力是一個由勞動者、勞動工具與勞動對象以及勞動過程的組織管理等各種要素組成的複雜系統。某一時代特定生產力的先進性質要通過系統中每個要素的先進性質反映出來。勞動者由"體力型"轉變為"知識型"標誌着生產力的先進程度提高。其次,科學技術決定先進生產力的演進方向。在20世紀以前,科學、技術、生產三者相互作用的關係,往往是按照生產一技術一科學的順序發展的,即生產和技術的實踐為科學理論的形成奠定基礎。在當代,科學技術具有明顯的超前性。運用分子生物學、生物化學、微生物學和遺傳學等科學發展起來的生物技術,廣泛地應用於工業、農業、醫藥衛生和食品工業等方面,使得生產力向越來越廣的先進領域發展。第三,科學技術決定產業結構的層次。20世紀60年代以來,高技術產業、研究與設計業、金融保險業、文化教育業、商業與眼務業等第三產業逐漸占據主導地位,產業結構的這種升級是以科技知識在產業中的密集程度為標誌的。第一產業占優勢的國家為農業國,第二產業占優勢的國家為工業國,第三產業占優勢的國家為後工業國。從第三產業的就業人口比重來看,一些發達國家在70年代末就超過50%。特別是高科技產業的崛起和發展更有力地證明了科學技術成為先進生產力的主要標誌。第四,科學技術決定生產力的先進水平。產業的高科技化程度、產品中的科技含量密集程度、科學技術應用於生產的時間周期、科學技術在經濟增長中的貢獻率等,是衡量生產力先進水平的重要因素。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產品的科技含量每隔10年增長10倍。在19世紀,從科學發現到技術發明的間隔期一般在65年到30年之間,到20世紀這種時間間隔大大縮短,其中集成電路只用了2年,激光器僅用了1年。發達國家科學技術在國民經濟總產值增長速度的貢獻率20世紀初只有5%-20%,20世紀中葉上升到50%,當代一般為60%-80%,明顯超過資本和勞動的貢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