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叶眼子菜
竹叶眼子菜(学名:PotamogetonwrightiiMorong)是眼子菜科眼子菜属多年生浮叶或沉水草本植物。根茎发达,白色,节处生有须根。茎圆柱形,直径约2毫米。叶条形或条状披针形,具长柄,稀短于2厘米。穗状花序顶生,具花多轮,密集或稍密集。果实倒卵形,长约3毫米,两侧稍扁,背部明显3脊,中脊狭翅状,侧脊锐。花果期6-10月。
分布于俄罗斯、朝鲜、日本、中国、东南亚各国及印度;在中国分布于南北各省区。生于灌渠、池塘、河流等静、流水体,水体多呈微酸性。
该种植物适合室内水体绿化,除供观赏外,全草还可作为饲料,亦能入药,具清热明目之功效。
- 中文名: 竹叶眼子菜
- 学 名:Potamogeton wrightii Morong
- 别 称: 箬叶藻、马来眼子菜
- 界: 植物界
- 门:被子植物门
- 纲:单子叶植物纲
- 目:沼生目
- 亚 目:眼子菜亚目
- 科:眼子菜科
- 属:眼子菜属
- 亚 属:眼子菜亚属
- 种: 竹叶眼子菜
- 同义学名:Potamogeton malaianus Miq.
- 命名者及年代: Morong,1886
目录
产地生境
分布于俄罗斯、朝鲜、日本、中国、东南亚各国及印度;在中国分布于南北各省区。生于灌渠、池塘、河流等静、流水体,水体多呈微酸性。
竹叶眼子菜喜光照充足,其喜温暖,较耐寒,在18-25℃的温度范围内生长良好。
形态特征
多年生浮叶或沉水草本。根茎发达,白色,节处生有须根。茎圆柱形,直径约2毫米,不分枝或具少数分枝,节间长可达10余厘米。叶条形或条状披针形,具长柄,稀短于2厘米;叶片长5-19厘米,宽1-2.5厘米,先端钝圆而具小凸尖,基部钝圆或楔形,边缘浅波状,有细微的锯齿;中脉显著,自基部至中部发出6至多条与之平行、并在顶端连接的次级叶脉,三级叶脉清晰可见;托叶大而明显,近膜质,无色或淡绿色,与叶片离生,鞘状抱茎,长2.5-5厘米。穗状花序顶生,具花多轮,密集或稍密集;花序梗膨大,稍粗于茎,长4-7厘米;花小,被片4,绿色;雌蕊4枚,离生。果实倒卵形,长约3毫米,两侧稍扁,背部明显3脊,中脊狭翅状,侧脊锐。花果期6-10月。
解剖特征:茎具皮下层,皮层中具有散生的机械束;维管柱为“多束型”,具多条木质管道;内皮层由。型和U型细胞所组成(O-U型);叶柄及花序柄中均具有散生的机械束。
繁殖方法
该种植物以扦插法繁殖为主,多在每年4-6月进行。亦可采用播种法进行育苗。
竹叶眼子菜是长江中下游湖泊沉水植被中的优势种,在野外条件下主要依靠断枝繁殖,很少发现它的实生苗。干藏3个月后未处理种皮的种子发芽率极低,撕破种皮后显著地提高了种子发芽率。在水基质条件下,25°C最适宜竹叶眼子菜的萌发,光暗周期对种子发芽率有显著影响。冷藏6个月的种子发芽率最高,8个月时发芽率显著降低,表明竹叶眼子菜的种子不耐贮藏。
栽培技术
缸养
当在室内进行水族箱装饰时,宜选用直径3-5毫米的砾石作为栽培基质。如条件不允许,也可使用经过淘洗的粗砂作为栽培基质。在操作前的3天左右,最好给小苗追肥一次。如不与其他水生植物混栽,所用容器通常为中型水族箱,注意摆放地点应保证植株能够接受所需的光照。先将栽培基质铺入箱中,其厚度为5-7厘米。可先注入适量水至栽培容器中,然后即可种植。
管理
竹叶眼子菜对水质要求不严,可在硬度较低的淡水中栽培,注意盐度不宜过高。水体的pH最好控制在6.5-7.8间,即呈微酸性至微碱性。其对肥料的需求量较少,生长旺盛阶段每隔2-3周追肥一次即可。若环境荫蔽,则植株生长较差。室内栽培每天给予8-10小时的人工光照,也能保证植株正常生长。其根茎可在冰层下的不冻泥中顺利越冬。最好不要使用农药对它们进行灭杀,以免对环境造成污染。该种植物虽为多年生,但容易老化。在一般情况下,其观赏时段自成形后每年可达3个月以上,如不进行更新,其连续栽种不宜超过2年。当植株出现明显衰败迹象时,应该予以更新。
病虫防治
在实际栽培中,竹叶眼子菜不易患病,但会遭到长腿叶甲等有害动物的侵袭。在露天水养时,常会招致蚊虫孳生,可在水塘中投放一些小型鱼类,以清除孑孓。
主要价值
该种植物适合室内水体绿化,除供观赏外,全草还可作为饲料,亦能入药,具清热明目之功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