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葉椒根
竹葉椒根,中藥名。為芸香科植物竹葉椒Zanthoxylum armatum DC.的根皮或根。分布於華東、中南、西南及陝西、甘肅、台灣等地。具有祛風散寒,溫中理氣,活血止痛之功效。用於風濕痹痛,胃脘冷痛,泄瀉,痢疾,感冒頭痛,牙痛,跌打損傷,痛經,刀傷出血,頑癬,毒蛇咬傷。[1][2][3]
中文學名 | 竹葉椒根 | 科 | 芸香科 |
別稱 | 散血飛、見血飛、野花椒根、竹葉總管根 | 屬 | 花椒屬 |
界 | 植物界 | 種 | 竹葉椒 |
門 | 被子植物門 | 分布區域 | 華東、中南、西南及陝西、甘肅、台灣等地 |
綱 | 雙子葉植物綱 | 採集時間 | 全年 |
目 | 芸香目 | 毒性 | 小毒 |
目錄
入藥部位
性味
味辛、微苦,性溫。
歸經
歸肺經。
功效
主治
相關配伍
用法用量
使用注意
孕婦禁服。
炮製
形態特徵
竹葉椒又名:土花椒。高3-5米的落葉小喬木;莖枝多銳刺,刺基部寬而扁,紅褐色,小枝上的刺勁直,水平抽出,小葉背面中脈上常有小刺,僅葉背基部中脈兩側有叢狀柔毛,或嫩枝梢及花序軸均被褐銹色短柔毛。葉有小葉3-9、稀11片,翼葉明顯,稀僅有痕跡;小葉對生,通常披針形,長3-12厘米,寬1-3厘米,兩端尖,有時基部寬楔形,干後葉緣略向背卷,葉面稍粗皺;或為橢圓形,長4-9厘米,寬2-4.5厘米,頂端中央一片最大,基部一對最小;有時為卵形,葉緣有甚小且疏離的裂齒,或近於全緣,僅在齒縫處或沿小葉邊緣有油點;小葉柄甚短或無柄。花序近腋生或同時生於側枝之頂,長2-5厘米,有花約30朵以內;花被片6-8片,形狀與大小几相同,長約1.5毫米;雄花的雄蕊5-6枚,藥隔頂端有1干後變褐黑色油點;不育雌蕊墊狀凸起,頂端2-3淺裂;雌花有心皮3-2個,背部近頂側各有1油點,花柱斜向背彎,不育雄蕊短線狀。果紫紅色,有微凸起少數油點,單個分果瓣徑4-5毫米;種子徑3-4毫米,褐黑色。花期4-5月,果期8-10月。
生長環境
鑑別
藥材性狀
根圓柱形,長短不一,直徑0.5-2.6cm,暗灰色至灰黃色,有較密的淺縱溝。質堅硬,折斷面纖維性,橫斷面栓皮灰黃色,皮部淡棕色,木部黃白色。味苦,麻舌。
飲片性狀
為圓形或圓形厚片。表面淡黃色。周邊暗紅色,稍粗糙。
藥理作用
現代應用
- 治療急性闌尾炎。
- 用於風濕性關節炎、跌打損傷、胃炎[註 1]等。
相關論述
附註
竹葉椒果實、葉也入藥。果實具有溫中燥濕,散寒止痛,驅蟲止癢的功效;葉具有理氣止痛,活血消腫,解毒止癢之功效。
注釋
- ↑ 「胃炎」:胃炎(gastritis)是各種原因引起的胃黏膜炎症,為最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之一。按臨床發病的緩急,一般可分為急性和慢性胃炎兩大類型;按病因不同可分為幽門螺桿菌相關性胃炎、應激性胃炎、自身免疫性胃炎等。不同病因引起的胃炎其病理改變亦不同,通常包括三個過程即上皮損傷、黏膜炎症反應和上皮再生。急性胃炎根據其病理改變又可分為單純性、糜爛出血性、腐蝕性、化膿性胃炎等,慢性胃炎根據其病理改變可分為非萎縮性、萎縮性和特殊類型胃炎三大類。各型胃炎的診斷和鑑別診斷主要依據胃鏡檢查。
- ↑ 「急性胃腸炎」:急性胃腸炎是胃腸黏膜的急性炎症,臨床表現主要為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發熱等。本病常見於夏秋季,其發生多由於飲食不當,暴飲暴食;或食入生冷腐餿、穢濁不潔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