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忙
《窮忙》,[美] 戴維·希普勒 著,陳麗麗 譯,出版社: 上海譯文出版社。
上海譯文出版社的前身是成立於五十年代的上海新文藝出版社和人民文學出版社上海分社的外國文學編輯室。社內擁有不少精通漢、英、法、俄、德、日、西班牙等世界主要語種的資深編輯。二十多年來,上海譯文出版社一直致力於翻譯、編纂和出版外國文學作品[1]、社會科學[2]學術著作,以及各種雙語詞典和外語教學參考圖書。
目錄
內容簡介
這是被人們遺忘了的美國。
洗車工無車可開,銀行職員的戶頭只有2.02美元,醫學教科書女編輯十年的收入,也趕不上一個牙醫。
《窮忙》講述的就是他們其中一些人的故事:他們的家人,他們夢想,他們的失敗。而比他們更失敗的,是他們的國家。儘管美國的富裕程度亘古未有,儘管美國宣揚「勞動致富」的信條,低
收入人群的問題卻令這一切飽受質疑。
對於《窮忙》中寫到的大部分人來說,憤怒是一種奢華。他們苦苦掙扎,筋疲力盡,找不到出路。他們的工資沒有改善他們的生活,讓他們脫離貧困,相反,他們為生活所累。人們常常用「窮忙族」來形容他們,而這個詞本身就是個矛盾。
在美國,辛勤工作的人不應該是窮人。
美國的經濟起起落落,新的統計數據顯示,貧困人口的生活除了更顯艱辛之外,基本沒有改變。富有的和貧窮的家庭之間的資產淨值差異加大,形成兩級分化的局面。富人學區與其他學區的資源差距進一步擴大。因哮喘缺課的孩子更多了,享受不到醫療保險的人更多了,忍飢挨餓的人更多了,遭受牢獄之災的人更多了,做底層工作的非法移民更多了。
美國人普遍不了解貧困的成因,因此也不清楚該如何解決貧困問題。他們信仰美國夢,認為即使是出身貧寒的人也能過上幸福的生活。但是,這也讓人們找到了責備窮人的藉口: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工資低是工人本身的錯,因為工資低不過就是說明他的勞動價值低。在美國的大環境中,貧窮總是帶有原罪的氣息。
的確,在一個富有的國家當一個窮人,要比在一個貧困的國度當一個窮人,難熬得多。
作者介紹
戴維·希普勒(David K. Shipler),1966年至1988年任職於《紐約時報》。他曾在紐約、西貢、莫斯科和耶路撒冷從事新聞報道,後擔任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首席外交記者。 此外,他也為《紐約客》《華盛頓郵報》和《洛杉磯時報》撰寫文章。他還創作了另外三本書——《俄羅斯:破碎的偶像, 莊嚴的夢想》( Russia: Broken Idols, Solemn Dreams);《阿拉伯人和猶太人:應許之地的受創精神》(Arab and Jew: Wounded Spirits in a Promised Land),此書曾獲普利策獎;《陌生人的國度:黑白美國》(A Country of Strangers:Blacks and Whites in America)。作為布魯金斯學會客座學者和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高級研究員,希普勒執教於普林斯頓大學、位於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的美國大學,以及達特茅斯學院。
參考文獻
- ↑ 關於文學創作與自然的思考,道客巴巴,2013-10-25
- ↑ 高考知識積累:社會科學與人文科學的區別,新東方高考網,20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