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乐论
内容简介
本篇阐述了作者关于仁、礼、乐及其基本关系的观点。认为人性在起始是无所谓善恶的。人的自然生命就是人性的本质,先王为了使人类能顺其本性而发展,就依据人的天性制定了礼乐,以约束人们。这种礼的本质体现了人类的本性,但礼的真正作用是在于校正人的精气,使其不失人性。人有“内求”与“外求”两种本能。如果反省自己,内求诸心,就会得到其本性;否则,追求外在的欲望,就会失去本性。礼是人性的体现,是处理“人事”的总原则,而“人事”和“天道”又是统一的,因此礼是上天命定的万事万物运行的秩序。礼是经天纬地的总原则。人们只要尽力通过内心修养,使内心清明,就能把握作为天地万物总原则的礼。礼又是和仁相联系的。先王制定礼乐的本意是为了人们的“养生”,要以礼治天下,首先解决的是人们的财用问题。“养生”即是爱,即是仁,仁是礼的根本属性。同时,仁道也离不开礼。如果人们的视、听、言、动都是在礼的制约下,那么离仁德也就不远了。本篇著作论述的礼、乐、仁等都属于封建的伦理范畴,但它把礼放在突出的地位,成为与宋代理学伦理学相对立的一派有影响的学说。
作者简介
著者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政治家。中国北宋临川人。由知县、知州等地方官晋升为三司度支判官、宰相等职。
《世界百科名著大辞典》相关信息
1.本辞典为书籍文献[1]的综合性、科学性和知识性的工具书。选收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综合性科学、社会和人文科学、文学艺术的各个学科,以及宗教的名著和重要典籍。
2.本辞典以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为主要对象。
3.本辞典根据科学文化知识体系的联系和区别、适应社会和读者的需要、为了检索和阅读方便,分为自然和技术科学、社会和人文科学、文学艺术(不含艺术作品) 3册。各册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系。
视频
礼乐论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文献的概念,豆丁网,2008-11-13
- ↑ 著作与论文的优势对比,新浪博客,2011-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