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危機
石油危機 |
中文名稱: 石油危機 外文名稱: Oil Crisis 別名: 石油資源能源危機 簡介: 石油價格引發經濟危機 發生時間: 1973年、1979年和1990年 |
石油危機(Oil Crisis)為世界經濟或各國經濟受到石油價格的變化的影響,所產生的經濟危機。1960年9月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成立,主要成員包括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和南美洲的委內瑞拉等國,而石油輸出國組織也成為世界上控制石油價格的關鍵組織。迄今被公認的三次石油危機,分別發生在1973年、1979年和1990年。[1]
目錄
三次危機
第一次危機(1973年):1973年10月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為打擊以色列及其支持者,石油輸出國組織的阿拉伯成員國當年12月宣布收回石油標價權,並將其積沉原油價格從每桶3.011美元提高到10.651美元,使油價猛然上漲了兩倍多,從而觸發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最嚴重的全球經濟危機。持續三年的石油危機對發達國家的經濟造成了嚴重的衝擊。在這場危機中,美國的工業生產下降了14%,日本的工業生產下降了20%以上,所有的工業化國家的經濟增長都明顯放慢。
第二次危機(1978年):1978年底,世界第二大石油出口國伊朗的政局發生劇烈變化,伊朗親美的溫和派國王巴列維下台,引發第二次石油危機。此時又爆發了兩伊戰爭,全球石油產量受到影響,從每天580萬桶驟降到100萬桶以下。隨着產量的劇減,油價在1979年開始暴漲,從每桶13美元猛增至1980年的34美元。這種狀態持續了半年多,此次危機成為上世紀70年代末西方經濟全面衰退的一個主要原因。
第三次危機(1990年):1990年8月初伊拉克攻占科威特以後,伊拉克遭受國際經濟制裁,使得伊拉克的原油供應中斷,國際油價因而急升至42美元的高點。美國、英國經濟加速陷入衰退,全球GDP增長率在1991年跌破2%。國際能源機構啟動了緊急計劃,每天將250萬桶的儲備原油投放市場,以沙特阿拉伯為首的歐佩克也迅速增加產量,很快穩定了世界石油價格。
此外,2003年國際油價也曾暴漲過,原因是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發生暴力衝突,中東局勢緊張,造成油價暴漲。幾次石油危機對全球經濟造成嚴重衝擊。
危機影響
回顧過去發生過的石油危機,也曾帶來積極的一面,首先危機引發了世界能源市場長遠的結構性變化,迫使主要進口國積極尋找替代能源,開發節能技術。比如居高不下的汽油價格促使廠家推出更多高能效的汽車:1990年美國汽車每加侖汽油的平均行駛里程較1973年增長了40%。另一方面刺激了非歐佩克國家石油產量的增長,提高生產率。歐佩克的份額已經從原來的80%逐步降低到40%左右。但是由於產品的推陳出新、替代能源的發現往往需要相當長時間,因此高油價仍然是經濟增長的一大風險。
與國際政治
從近幾十年來國際關係的現實可以看到,石油資源和水資源是國家間發生戰爭和衝突的主要因素,特別是謀求對石油資源的控制成為國際鬥爭的焦點之一。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海灣戰爭、伊拉克戰爭、巴以衝突,非洲一些國家的內戰、日本阻撓中俄"安大線"石油管道項目,以及涉及中國主權的南沙群島問題等,其背後都存在着深刻的資源因素。過去半個世紀中,僅僅由水引發的衝突就達到500多起,其中20餘起演變為武裝衝突。隨着石油和水資源的日益緊缺,能源對經濟發展的制約作用將更加突出,以各種形式出現的全球能源爭奪戰也將愈演愈烈。
對世界影響
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後10天,阿拉伯幾個主要產油國宣布,將海灣地區石油價格提高17%。阿拉伯世界為打擊以色列及其支持者而發動的石油戰正式打響,震撼世界的第一次石油危機爆發。這次石油危機觸發了二戰後最大規模的全球經濟危機,並對此後的世界經濟產生了一系列深遠的影響。
1973年10月6日,埃及和敘利亞等12個阿拉伯國家向以色列發動"齋月戰爭",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為配合戰爭,打擊以色列及其支持者,戰爭爆發當天,敘利亞首先切斷了一條輸油管,黎巴嫩也關閉了其南部重要的石油輸送港口西頓。10月7月,伊拉克宣布將伊拉克石油公司所屬巴士拉石油公司中美國埃克森和莫比爾兩家聯合擁有的股份收歸國有。
10月16日,科威特、伊拉克、沙特阿拉伯、卡塔爾、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和伊朗決定,將海灣地區的原油市場價格提高17%。國際石油市場一片恐慌,標誌着第一次石油危機的開始。10月17日,阿爾及利亞等10國參加的阿拉伯石油輸出國組織部長級會議宣布,立即減少石油產量,決定以9月份各成員國的產量為基礎,每月遞減5%;對於美國等支持以色列侵略的國家的石油供應,逐月減少5%。10月18日,阿拉伯聯合酋長國中的阿布扎比酋長國決定完全停止向美國輸出石油。接着利比亞、卡塔爾、沙特阿拉伯、阿爾及利亞、科威特、巴林等阿拉伯主要石油生產國也都先後宣布中斷向美國出口石油。短短三天,阿拉伯各產油國連續採取了三個重要步驟,給西方國家來了個措手不及。
1973年12月,歐佩克組織中的阿拉伯成員國宣布收回原油標價權,並將其基準原油價格從每桶3.011美元提高到10.651美元。從1973年10月1日至1974年1月1日,國際油價從每桶3.11美元上升到11.65美元。
阿拉伯國家的石油武器,沉重打擊了嚴重依賴石油的世界經濟。當時,美國每天的石油進口減少了200萬桶,許多工廠因而關門停工。正在受到能源危機困擾的美國政府不得不宣布全國處於"緊急狀態",並採取了一系列節省石油和電力的緊措施,其中包括:減少班機航次,限制車速,對取暖用油實行配給,星期天關閉全國加油站,禁止和限制戶外燈光廣告等,甚至連白宮頂上和聯合國大廈周圍的電燈也限時關閉。尼克松總統還下令降低總統專機飛行的正常速度,取消了他周末旅行的護航飛機。
美國國會則通過法案,授權總統對所有石油產品實行全國配給。美國國防部的正常石油供應幾乎有一半中斷,美國在歐洲的駐軍和地中海的第六艦隊不得不動用它們的戰時石油儲備。
在這場危機中,美國的工業生產下降了14%,日本工業生產下降了20%以上,所有工業化國家的生產力增長都明顯放慢。而發動石油戰爭的阿拉伯國家卻因此增強了經濟實力,據統計,僅提價一項,就使阿拉伯國家的石油收入由1973年的300億美元,猛增到1974年的1100億美元。
1978年12月,伊朗發生推翻巴列維王朝的革命,從1978年底至1979年3月初,伊朗停止輸出石油60天,使石油市場每天短缺500萬桶,約占世界總消費量的1/10,致使油價動盪和供應緊張。到1980年9月22日,兩伊戰爭爆發,兩國石油生產完全停頓,終於使油價創下每桶41美元的紀錄,從而釀成了第二次世界石油危機。致使尚未從第一次石油危機造成的經濟危機中恢復元氣的世界經濟再一次陷入大規模的嚴重經濟危機。
石油危機促使西方改變經濟戰略,調整經濟結構,以減少石油危機的影響。西方還被迫加快了新油田的勘探開發。由於各國積極開發油源,非歐佩克國家的原油產量在1982年超過了歐佩克組織。石油危機促進了節能與環保產業的發展。同時,到20世紀80年代前期,美、德及日本等國還逐步建立起大量的戰略性石油儲備。
儘管各國防範石油危機的意識日益增強,但石油危機仍然無法完全避免。1990年海灣戰爭和2001年的"9·11"恐怖事件,也引發了國際石油價格的波動。儘管由於國際間防止石油危機形成的機制日趨完善,但在能源需求和供給日趨緊張的情況下,石油危機的陰影仍然無法消除。"石油安全"已經成為各國緊要的戰略問題。
解決危機
戰略石油儲備制度起源於1973年中東戰爭期間。當時,由於歐佩克石油生產國對西方發達國家搞石油禁運,發達國家聯手成立了國際能源署。成員國紛紛儲備石油,以應對石油危機。當時國際能源署要求成員國至少要儲備60天的石油,主要是原油。上世紀80年代第二次石油危機後,他們又規定增加到90天,主要包括政府儲備和企業儲備兩種形式。世界上只有為數不多的國家戰略石油儲備達到90天以上。戰略儲備的主要經濟作用是通過向市場釋放儲備油來減輕市場心理壓力,從而降低石油價格不斷上漲的可能,達到減輕石油供應對整體經濟衝擊的程度。對石油進口國而言,戰略儲備是對付石油供應短缺而設置的頭道防線,但其真正的作用不在於彌補損失的進口量,而在於抑制油價的上漲。此外,戰略石油儲備還有以下作用:一、可以給調整經濟增長方式,特別是能源消費方式爭取時間。二、可以起到一種威懾作用,使人為的供應衝擊不至於發生或頻繁發生。在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交替實行"減產保價"和"增產抑價"的政策時,戰略儲備能夠使進口國的經濟和政治穩定,不會受到人為石油供應衝擊的影響。
從1996年起,我國就已經成為石油和石油產品淨進口國。我國的石油和石油產品進口已占全部供應量的1/3。國家信息中心2008年9月22日發表了題為《2000年以來中國能源經濟形勢分析》的報告,國內石油消費量到2010年和2020年將分別增加到4.25億噸和5.72億噸,對進口石油的依存度將達到55%和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