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城區
相城區,蘇州市轄區。位於蘇州市區北部。總面積496平方千米。總人口38萬人(2010年)。轄4個街道、4個鎮:元和街道、太平街道、黃橋街道、北橋街道、望亭鎮、黃埭鎮、渭塘鎮、陽澄湖鎮。區政府駐元和街道。
目錄
歷史沿革
相城因春秋吳國大臣伍子胥在陽澄湖畔「相土嘗水,象天法地」、「相其他,欲築城於斯」而得名。從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實行郡縣制,建立吳縣算起,則有二千多年歷史。秦初,吳縣地域廣大,包括現在的常熟、吳江、嘉興等地在內。秦之後,吳縣的地域、轄屬屢有變化。至東漢末年,吳地屬孫權割據地。晉武帝滅孫皓,分天下為十九州,吳屬揚州。晉太康四年(283)縣境北部析置海虞縣(今常熟市)。宋、齊、梁、陳四代吳縣均為吳郡。梁代侯景之亂時,吳郡一度還曾被稱為吳州,後吳州、吳郡、吳縣治所同駐一城。
隋開皇九年(589)改吳州為蘇州。十一年(591)吳縣縣治遷徙至橫山(今新郭鎮)。唐武周萬歲通天元年(696)析吳縣東部地置長洲縣,兩縣分境合城而治。北宋太平興國三年(978),吳、長洲兩縣均屬浙江西路。清雍正二年(1724),劃長洲縣東南部建立元和縣,與吳縣、長洲縣合城而治。後又劃吳縣東山、西山建太湖、靖湖兩廳。至1912年,復並三縣兩廳為吳縣。1928年,劃吳縣城區設蘇州市,1930年撤銷市建置,轄區復歸吳縣。
1949年4月27日,吳縣解放,市、縣分設,析城區和郊區置蘇州市,周圍鄉村為吳縣,東山、西山及太湖湖區劃建太湖行政辦事處。1953年5月,蘇南人民行政公署太湖辦事處改建震澤縣。1959年撤銷震澤縣,復併入吳縣,隸屬蘇州專員公署(1960年1月7日,國務院批准撤銷震澤縣,併入吳縣)。解放後的吳縣,沒有另建縣城,全縣的黨政機關駐於蘇州市區。為了適應改革開放的需要,1984年開始,吳縣在離蘇州市中心約3千米的城南開闢總面積為20平方千米的新城區。1989年8月,吳縣機關遷入新城區。
1995年6月8日,國務院批准,撤銷吳縣,設立吳縣市,以原吳縣行政區域為吳縣市區域,市人民政府駐長橋鎮。全市面積3069.4平方千米,人口約97萬人。轄29個鎮:長橋鎮、木瀆鎮、陸慕鎮、甪直鎮、東山鎮、望亭鎮、光福鎮、西山鎮、車坊鎮、郭巷鎮、湘城鎮、陽澄湖鎮、太平鎮、渭塘鎮、蠡口鎮、北橋鎮、黃埭鎮、黃橋鎮、東橋鎮、通安鎮、藏書鎮、胥口鎮、渡村鎮、浦莊鎮、橫涇鎮、越溪鎮、鎮湖鎮、東渚鎮、太湖鎮。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1],吳縣市總人口1128429人,其中:長橋鎮24920人、車坊鎮46709人、郭巷鎮32331人、角直鎮63068人、越溪鎮19370人、望亭鎮39692人、通安鎮41723人、東橋鎮26379人、黃埭鎮45693人、黃橋鎮27393人、東渚鎮33541人、鎮湖鎮20202人、陸慕鎮48758人、蠡口鎮44001人、西山鎮42196人、渭塘鎮34042人、北橋鎮37557人、太平鎮28918人、湘城鎮29267人、陽澄湖鎮21007人、木瀆鎮71438人、藏書鎮28673人、光福鎮38999人、胥口鎮22110人、太湖鎮9577人、橫涇鎮36764人、浦莊鎮21752人、渡村鎮25252人、東山鎮52492人、月浜虛擬街道25656人、蘇苑虛擬街道24997人、龍西虛擬街道24600人、吳縣市經濟開發區25185人、蘇州太湖國家旅遊度假區11266人、江蘇省太湖採石公司2901人。
2000年12月31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縣級吳縣市,設立蘇州市吳中區、相城區。吳中區轄原縣級吳縣市的長橋、胥口、木瀆、橫涇、浦莊、渡村、東山、西山、藏書、光福、鎮湖、東渚、甪直、車坊、郭巷15個鎮,面積767平方千米,人口56.32萬人,區政府駐長橋鎮。相城區轄原吳縣市的陸慕、蠡口、黃橋、渭塘、太平、湘城、陽澄湖、北橋、黃埭、東橋、望亭、通安12個鎮,面積490平方千米,人口40.2萬人,區政府駐陸慕鎮。2001年2月28日,吳中區、相城區正式掛牌成立[2]。
2008年,將黃埭鎮的倪匯、湯浜、湖林、永昌、衛星、上浜、下堡7個村委會和青龍、斜橋2個村委會太東公路以北區域劃歸北橋街道管理。
2009年末,相城區總面積416平方千米、總人口36.93萬人。轄4個街道、4個鎮:元和街道、太平街道、黃橋街道、北橋街道、望亭鎮、黃埭鎮、渭塘鎮、陽澄湖鎮。區政府駐元和街道。其中:望亭鎮面積44.06平方千米、人口70384人,黃埭鎮面積56平方千米、人口107279人,渭塘鎮面積36.69平方千米、人口79923人,陽澄湖鎮面積76.22平方千米、人口64189人。(數據來源於《江蘇省統計年鑑》)
視頻
相城區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歷史上的人口普查,你都知道嗎? ,搜狐,2020-10-09
- ↑ 蘇州兩區喜迎20周年:共同的目標,各自的精彩 ,搜狐,2021-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