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直根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是zhí gēn,意思是比較發達的粗而長的主根,與鬚根對照。

  • 中文名 直根
  • 外文名 taproot
  • 注 音 zhí gēn
  • 釋 義 比較發達的粗而長的主根

目錄

直根簡介

根是植物學名詞,一般指植物在地下的部位。主要功能為固持植物體,吸收水分和溶於水中的礦物質,將水與礦物質輸導到莖,以及儲藏養分。許多植物的地下構造本質上為特化的莖(如球莖、塊莖),根與枝不同處主要在於缺少葉痕與芽,具有根冠,分枝由內部組織產生而非由芽形成。

直根是指比較發達的粗而長的主根。一般雙子葉植物棉花白菜都有直根。主根由培根發育而成,具有較鬚根、假根、不定根穩固、吸收能力更強。更擁有主根的植物一般生存能力都較強。

直根類型

胚根是種子萌芽後首先出現的器官,它向下生長深入土壤而固持幼苗。裸子植物與雙子葉植物的胚根日後發育成主根;主根向下長,側根或次生根則側出,這類型的根系稱為主根系統。有些植物(如胡蘿蔔與蕪菁)的主根為貯藏器官,因內含食料而膨大。禾草類與其他單子葉植物則具有鬚根系統,其特徵是一群根的直徑大約相等;此根絡非由主根分枝生成,而是包含從莖的基部長出且大量分枝的根 。[1]

直根分布情況

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是非常廣泛的。在良好的土壤條件下,種子萌發後不久,其根系的拓展範圍遠遠大於地上部分。種子萌發後,由胚根發育的根,稱為直根。直根向地下生長,鬚根和側根向四周生長。

當種子萌發時,胚根發育成幼根突破種皮,與地面垂直向下生長為主根。當主根生長到一定程度時,從其內部生出許多支根,稱側根。除了主根和側根外,在莖、葉或老根上生出的根,叫做不定根。反覆多次分支,形成整個植物的根系。

直根系的主要特點是主根明顯比側根粗而長,從主根上生出側根,主次分明;鬚根系的主要特點是主根和側根無明顯區別 。

直根結構

直根系(Tap root system)由胚根發育產生的初生根和次生根組成,主根發達、明顯,極易與側根相區別,由這種主根及其各級側根組成的根系,稱為直根系。大多數的裸子植物和雙子葉植物的根系,屬直根系。如雙子葉植物棉、蒲公英、大豆、番茄、桃等。一般直根系入土較深,其側根在土壤中的伸延範圍也較廣,如木本植物的根系其伸延直徑可達10~18米,常超過樹冠的好幾倍;草本植物如南瓜,其伸延直徑達6~8米。

直根功能

根系從土壤中吸收水分的最活躍部位,是根端的根毛區。通常僅由根系的活動而引起的吸水現象,稱為主動吸水,而把由地上部分的蒸騰作用所產生的吸水過程,稱被動吸水。根系從土壤中吸收礦物質是一個主動的生理過程,它與水分的吸收之間,各自保持着相對的獨立性。根部吸收礦質元素最活躍的區域是根冠與頂端分生組織,以及根毛髮生區。土壤中的各種離子先吸附在根表面,然後經能量轉換與 的作用,通過細胞膜進入細胞中,再由細胞間的離子交換、進入維管柱的木質部導管。 根系的吸收功能: 一種是根系對土壤養分的主動「截獲」。其二是植物生長與代謝活動(如蒸騰、吸收)的影響下,土壤中的養分向根系表皮的遷移,成為「質流和擴散」。

「截獲」養分是依靠根系不斷生長時,生長出的新根系所接觸的土壤中直接吸收養分。

「質流」由於植物蒸騰的作用,是根際水勢下降,溶解在土壤里的養分隨土壤水分遷移到植物的根表部位的過程叫「質流」

「擴散」是指養分通過擴散(自由流動)而遷移到根表的過程,這種養分流動速度慢、距離短.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