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鱀豚
白鱀豚 |
中文名: 白鱀豚 |
白鱀豚(「鱀」音 jì;媒體常寫作「白鰭豚」或「白暨豚」;學名:Lipotes vexillifer),是中國特有的一種小型淡水鯨,僅產於長江中下游水系,有「長江女神」 「水中大熊貓」 「水中國寶」之稱。
[1]
白鱀豚自成一科,是古老的孑遺生物,化石證據表明 530 萬年前的中新世晚期就已在長江出現。20世紀後期以來,受到人類活動的嚴重侵害而數量銳減,在 1988 年被列為中國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但剩餘種群仍不斷消亡,被認為是第一個由於人為因素而走向滅絕的鯨豚類動物。
自 1980 年起,唯一長期人工飼養的雄性白鱀豚「淇淇」成為相關研究資料的重要來源,2002 年7月14日「淇淇」死後再無確切的白鱀豚活體記錄。2006 年11月6日-12月13日,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與瑞士白鱀豚保護基金會聯合開展「2006長江淡水豚類考察」,中國、日本、美國、加拿大、英國、德國和瑞士七國的鯨類專家,對宜昌到上海的長江幹流進行了為期六周的科考,未發現任何白鱀豚,認定其功能性滅絕。2018 年11月14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更新發布,暫未確認白鱀豚滅絕,保持原定評級「極危」。
目錄
物種學史
進化歷程
白鱀豚分化自海豚支系(Delphinida),該支系包含了除抹香鯨類 以外所有的現代齒鯨。化石證據顯示原始的海豚誕生於 2500 萬年前,並在 2000 萬年前從太平洋進入長江。
1981 年9月,中國地質學家在廣西桂平發現了一種史前動物的下頜骨化石片段,這塊下頜骨來自一種古老的白鱀豚,稱為 原白鱀豚(屬名:Parapontoporia)。化石記錄着 原白鱀豚 在 2000 多萬年前的古老性狀,現代白鱀豚與之相比差別不大。或許是棲息空間相對閉塞,生存競爭及環境變化較少,白鱀豚保留了祖先的原始形態,因此被稱作「活化石」。
生活方式
主要習性
白鱀豚生性膽小,很容易受到驚嚇,一般會遠離船隻,人類很難接近,加之種群數量稀少,活動區域較廣,所以野生狀態下對其生活習性的研究十分有限。
白鱀豚有恆定體溫,在 36℃ 左右。對水溫條件要求較高,常在一個固定區域停留一段時間,水溫變化後又遷入另一區域。喜歡結成 2-16 頭個體的小群活動,常見其與江豚共游,交配期間的集群行為尤其明顯。習慣棲息於江流中心的深水區,也會進入湖泊、支流與幹流匯合處。主要在白天活動,夜間休息。膽怯害羞,很少靠近岸邊和船隻,但常在晨昏時游至淺水區捕食魚蝦。靠自身發出的超聲波訊號發現食物並突襲式吞食。消化能力很強,捕到食物不經過咀嚼,整口吞入腹中。食量很大,日攝食量可占總體重的 10%-12%。主要獵物是草魚、青魚、鱅魚和鰱魚,尤其偏愛體長不超過 6.5 厘米的小魚。
白鱀豚用肺呼吸,每隔 10-100 秒就要露出水面換一次氣,並發出「噓哧、噓哧」的響聲,有時會噴出水花。換氣時頭頂及呼吸孔先浮出水面,接着露出背部。出水呼吸時間約 1-2 秒鐘,潛水時間每次約 20 秒,受驚後或察覺到危險的特殊情況下,可長潛 200 秒不出水呼吸。正常情況下,呼吸頻率為每小時 109-150 次。當天氣悶熱,暴雨即將來臨之際,會頻頻露出水面一起一伏,故而白鱀豚又被稱作「拜江豬」。
順流中白鱀豚的游速一般保持在 7.5-40km/h,逆流中為 2.7-4.9km/h,逃避危險時最快可達 80km/h。在淺水區換氣較頻繁,游速較快;在深水區換氣間隔的時間較長,游速較慢。
生長繁殖
白鱀豚壽命估測為 20-30 年。雄性 4 歲、雌性 6 歲性成熟。野生狀態下,成年兩性比例為 1:1,但雌性受孕率一般僅為 30%,自然繁殖率很低。成年雌性一年中有兩次發情期,分別在 3-6 月和 9-11 月。妊娠期 10~11 個月,翌年 2-4 月分娩。每兩年繁殖一次,每胎一仔,偶有雙胞胎。母豚長有乳裂,哺乳時乳房從乳裂中伸出。幼豚會被母豚哺乳 8-20 月,活動時主要靠母豚帶游。
分布範圍
歷史上西起宜昌西陵峽,東至上海長江口,全長約 1700 千米的長江江段都有白鱀豚出沒,包括洞庭湖、鄱陽湖等毗連長江幹流的大小湖泊及河港,甚至還曾在富春江出現過。
受上游建壩等人類活動的影響,白鱀豚的分布區域逐漸縮減,1990 年以後在洞庭湖和鄱陽湖絕跡,在長江幹流的分布上限也移至宜昌葛洲壩下游 170 千米處的荊州附近,下限縮減更為嚴重,到南京附近便已蹤跡罕至。1997-1999 年國家農業部組織的三次大規模考察中,南京下游臨近江陰以下就再未有發現。
2000-2004 年的幾次觀測中,其分布主要限於長江洪湖段、九江段和銅陵段三個區域。最後一次發現白鱀豚的確鑿記錄,是 2004 年8月在南京江段擱淺的一具屍體。
種群現狀
「2006長江淡水豚類考察」結束後,一般認為白鱀豚已基本絕跡,儘管未被 IUCN 宣布滅絕,然而時至今日,沒有任何確切的證據顯示白鱀豚仍然存在。
「2006長江淡水豚類考察」是 2006 年11月中科院水生所和瑞士白鱀豚保護基金會共同發起的大規模科考活動,組織了中國、日本、美國、加拿大、英國、德國和瑞士七國的近 40 名學者,對宜昌到上海的長江幹流展開為期 38 天、行程達 3400 多公里的細緻調查。此次考察動用了國際上最先進的聲吶採集設備和遠程探測技術進行地毯式搜索,卻未發現一頭白鱀豚。由於鯨豚類需要頻繁出水換氣,並不是很難觀測到,所以部分外國學者確信白鱀豚已經滅絕。考察隊聯合組織者之一、瑞士白鱀豚保護基金會負責人 奧古斯特·弗魯格(August Pfluger)說道:「It is a tragedy, a loss not only for China, but for the entire world」(這是一場悲劇,不僅是中國的損失,也是整個世界的損失)。
中國方面對外國學者的判斷未予認可,提出根據慣例,要 50 年未觀測到活體才能確定一個物種滅絕,並強調「在當前情況下」不宜宣告白鱀豚滅絕。外媒據此認為,中國官方可能在抑制有關白鱀豚及其滅亡的信息,因為事件背後折射的是政府為加快工業化進程、提高GDP增長而對長江資源的大力開發利用,公布白鱀豚滅絕將掀起不利於國家發展的輿論。
2007 年以來零星的目擊報告和未經證實的影像資料表明,安徽至南京的江段可能還有殘餘個體,然而參考近年持續性大量死亡的江豚,可見長江當下的環境已不適合淡水豚類繼續繁衍,比江豚更脆弱的白鱀豚更難以長久生存並延續種群。殘餘個體即使存在,也不具有實際意義。
越來越多的外國學者認為,現今瀕危程度最高的水生哺乳動物不再是白鱀豚而是加灣鼠海豚,原因是白鱀豚早已滅絕。按照此觀點,在20世紀 50-70 年代加勒比僧海豹和日本海獅滅絕後,白鱀豚成為半個世紀以來首個滅絕的大型動物,也是新中國成立後首個滅絕的國家保護動物,更是全球首個被人類滅絕的鯨種。學界指出,拯救白鱀豚的行動太少而且太晚了,當人們開始着手保護時,這一古老物種就已經走到末路,其種群已經出現不可挽回的損失。國際上白鱀豚被視為動物保護失敗的典型案例,中國因此受到外界批評。西方媒體認為,雖然國際社會對白鱀豚的保護需求給予關注,但中國政府沒有為保護它而做任何嚴肅的投資。
原為保護白鱀豚而劃出的五個自然保護區,現階段保護對象為江豚及珍稀的魚類、水鳥等,這些保護區積壓的諸多問題尚待解決。以石首天鵝洲長江故道半自然保護區為例,這是一個長約 21 公里,寬約 2 公里的牛軛湖,像一個微型長江,半封閉的環境使其免受來自長江幹流的許多侵擾,是對淡水豚實行遷地保護的理想選擇。保護區的規劃面積近 7 萬畝,實則萎縮到 3 萬多畝,除了農業生產,當地一些工業項目也侵占了保護區。長江排污情況依然嚴峻,附近城市和工廠向長江直排污水,保護區水質持續惡化。沿岸工礦企業排污口報備的僅一兩處,實際卻有好幾百處。長江水利委員會的監測數據顯示,污水廢水的排放量逐年增加,從 2005 年的 296.4 億噸增加到 2014 年的 338.8 億噸,增幅高達 14.3%。同時天鵝洲上約有 6700 人居住,允許有限的釣魚活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實施條例》,在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緩衝區、實驗區」,禁止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其中核心區禁止人類活動。事實上,不要說緩衝區和實驗區,連核心區的生產經營活動也是司空見慣。不僅外部環境掣肘保護區的經營運作,內部維護同樣困境重重。首先是專業人員過少和基礎設施落後,保護區面積廣大,但巡護、監測、管理等人手常常捉襟見肘,未能組建一支專業救護團隊,救護人員均由養殖技術人員兼任;名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卻始終未配備現代化遠程監控設施,監控防護全靠「腳跑眼看」。保護區的水量,也不由保護區自主控制。原與長江連通的保護區,出於 1998 年的洪災,在上游建起堤防,阻斷了長江來水。區內成一片「死水」後,只能人為從長江引水,但泵站管轄權 歸屬地方水利部門,保護區的需求並非水利部門的首要考量因素。放水會淹沒一些農民違法占用的灘涂,抽水可能造成農民取水困難,所以每次協調 區內水量都大費周章。物種保護和人類利益的衝突,導致執法主體不明確、執法力度不夠,是各個保護區面臨的主要難題。
白鱀豚滅絕事件,反映的是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之間難以調和的矛盾。而對淡水豚實施遷地保護,終究只是權宜之計,自然保護區外的長江水域目前仍被人類占用,未來能否再次成為淡水豚的棲息地,暫時還無法得出答案。
保護級別
列入《華盛頓公約》(CITES)附錄Ⅰ(1979. 6.28)
列入美國《瀕危物種保護法》(日期待查證)
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Ⅰ級(1988. 12.10)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ver 3.1——CR(極危,可能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