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羊肚巾
白羊肚巾
陝北和晉西北居民春秋兩季多以頭巾纏頭。晉中、呂梁一帶則一年四季以白羊肚手巾,成圈狀挽手頭頂。晉西北河曲一帶以白毛巾兜包後腦,前額上方打個結,顯示一種陽剛英武之氣,類似陝北風俗。到了晉東南則頭頂粗布,腦後打結,方便輕鬆,謂之「戴首巾」。
簡介
秧歌、二人台、陝北道情頭戴巾。白色綿紗織成。長約六十厘米,寬二十厘米。從腦後向前圍包,於額挽十字花結。多為男角演員所用,現代戲應用更為普遍。
陝北和晉西北地區特殊的地形地貌,是白羊肚手巾產生髮展的外部因素。由於風沙經常性的肆虐,外出勞作的人們便需要隨身攜帶一些物品來擦拭頭頂、臉上和脖頸灰塵和沙礫,最初的手巾,只是類似於今天的面巾紙的簡易布片,隨着時間的推移,這種布片被人們用羊腹步柔軟的毛片替代,後來,紡織技術提高,他們就用羊毛製成毛巾。
歷史
這種羊肚肚手巾質地手感都好,黃土高原上的農民紛紛把它包在頭上,除了春秋兩季抵禦風沙之外,還可以夏天防曬,冬天禦寒。到了現代,製作毛巾的原材料早已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但是羊肚手巾的說法還是沿用下來。白羊肚頭巾是陝北文化的一個鑑證和縮影,在其中能夠領略到許許多多無法用言語傳承的東西,它們和其它一些獨特的東西,例如民歌、窯洞,共同構成了陝北的人文風景。流行地域陝北 晉西北 太行呂梁山區。
每每看到電視電影裡的陝北農民形象,總是離不開一條白毛巾,陝北人把它叫做「白羊肚子手巾」其得名大概是因為毛巾上凸出的絨線與羊肚了有幾分相似吧!
自從毛主席帶領紅軍走進陝北,建立了延安革命根據地,點燃了革命火種之後,象徵陝北農民形象的白羊肚子手巾便隨着革命的勝利而傳遍了祖國大地。我敢說無論是誰,只要一提到陝北、一提到延安,就會自然而然地聯想到土窯洞和頭扎白羊肚了手巾,面頰黑紅,憨厚老實的陝北農民形象,可別小看這條白毛巾,抗戰時期扎着白毛巾的游擊隊為陝北紅軍運送糧草、救護傷員,為鞏固大後防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羊肚子手巾的第二次傳播,恐怕離不開安塞腰鼓出名的功勞,安塞腰鼓以其豪邁、粗獷、激烈,打起來地動山搖、震撼人心的剽悍之勢,走出黃土高原,走進北京城、上了中央電視台,傳遍長城內外,大江南北,甚至漂洋過海。安塞腰鼓打起來驚天地,泣鬼神,但離開了頭上的白羊肚子手巾,恐怕就和岐山臊子麵不放醋和辣椒一樣索然無味了。
經過兩次大規模的傳播,在人們心中,白羊肚子手巾似乎成了軒轅皇帝後裔民族服飾的標誌,也成為陝北人的象徵,其實在陝北農民眼裡它並不僅僅作為一種服飾,它的產生與陝北的地理環境、民族習慣有很大的關係,黃土高原堆積着世界上最大、最厚的黃土層,而陝北就在黃土高原的腹地,黃土土質細微、疏鬆,遇風飄揚,特別是春冬兩季,強大的西北風會卷黃土,刮的天昏地暗,而長期勞作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為了使黃土不落入頭髮,就將羊肚子手巾系在頭上。颳風的時候,羊肚子手巾可以遮風防土的;天熱流汗的時候,羊肚子手巾又是一頂帽子;幹完一天活,腰酸背乏,走到小溪邊洗臉時,羊肚子手巾又成了洗臉用的手巾,一巾多用,實在奇妙。
其實白羊肚子手巾並非陝北人的專利,晉北、甘肅、寧夏農民也扎,晉北的農民是將張開的毛巾從前往後面扎,這在電影《地道戰》中我們已略領過了,而甘肅一帶的農民則將其疊成條扎在頭上,頭頂的一塊露出來。陝北的農民則從前面扎,一般是將毛巾頭的兩頭從額頭兩邊對稱地露的叫做「雙龍盤頭」,也有將頭巾的兩頭從額頭的一邊上下出頭,稱之為「鳳凰擺尾」,真是生動貼切,自然準確。其實聰明善良,勤勞勇敢,能歌善舞的陝北人在扭秧歌時,也扎白羊肚子手巾。甚至連唱信天游時,也不忘其頭上那條烙着黃帝後代重要標誌的羊肚子手巾編進信天游,如「羊肚子手巾三道道籃,四妹子和我沒個完,來年娶你過家門,熱熱鬧鬧把喜事辦。」
隨着社會的發展,時代變遷,西部大開發的推進,山川秀美工程的實施,陝北的天變的更加藍,水變的更加清,風沙正逐年減少,除了上了年齡的人還扎着白羊肚子手巾,而青年人嫌其太土氣不願意扎。但願白羊肚子手巾作為一種文化服飾保持下來,而不會成為過去。 [1] [1]
參考文獻
- ↑ 白羊肚手巾 山丹丹花,網易2016年10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