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界水鄉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區的西大門,東與河下鎮交界,西與分宜縣毗鄰,南瀕仙女湖,北與觀巢鎮接壤,轄8個行政村,89個自然村,總面積63平方千米,人口12779人(2017)。界水氣候溫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降水充沛,無霜期長。境內河流縱橫,水網密布,土地肥沃,物產豐富,森林覆蓋率達60%,概括為「六山半水二分田,分半道路和莊園。」界水交通、通訊便捷,境內浙贛鐵路、清宜公路東西橫穿,區鄉村公路縱橫交錯,村村通程控電話。[1]

中文名稱: 界水鄉

外文名稱: Jieshui Town

行政區類別: 鄉

所屬地區: 中國江西省新余市

下轄地區: 8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高家村

電話區號: 0790

地理位置: 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區西部

面 積: 63平方千米

人 口: 12779人(2017)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 北山

車牌代碼: 贛K

目錄

文化遺產

界水五千多年的文明發展中,留下了豐富的古代遺產,尤以北山古廟最為著名。她坐落於北山的北麓,其建築古樸精巧別致,大小菩薩形象逼真,令人流連忘返,百看不厭。

地理環境

界水鄉位於江西省中部偏西,新余市東部,袁河中下游,新余城區所在地。東界樟樹、新干,南連峽江、吉安,西接分宜、仙女湖管理區,北鄰上高、高安,距省會南昌160公里。地跨北緯27°50』,東經114°58『。界水鄉自然優越,物產豐富。渝水區屬亞熱帶濕潤氣候,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陽光充足,雨量充沛,無霜期長,嚴冬極短,土地肥沃,森林覆蓋率近60%。渝水區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17.7℃,7月份是全年最熱時期,月平均氣溫29.4℃,極端最高氣溫40.0℃。1月份是全年最冷時期,月平均氣溫5.4℃,極端最低氣溫-7.2℃。由此可知,氣溫的日年變化有着一定的規律,即一種最高值出現在14時至15時,最低值出現在日出前後。一年中的最高值出現在夏季,最低值出現在冬季。

自然景觀

界水鄉的北山,古稱鐘山,屬武功山系北端,山脈東西走向,山巒起伏,鬱鬱蔥蔥,氣勢十分壯觀。山之北麓,依山傍水,有一座享譽古今、始建於北宋治平年間的古廟。古廟座落在綠蔭環抱之中,東西兩側各有一支終年叮咚的泉水流過,可謂「活龍寶地」。離廟前一箭之地,有一棵大樟樹,樹大蔭廣,名曰「開羅玄傘」。前進不遠,有一對依偎而生的楓樹,迎於路旁,名曰「一對愛」,再進數十步,登十三級麻石台階,就可看到一座二丈多高的石門牌坊,門頭正中橫刻着「英烈行宮」四個大字,大字上端,豎刻着「紫雲峰」三個大字。門坊兩側,尚有石刻的三幅長聯,最外一副對聯清晰可認,上聯是「震百里之雷霆有威可畏」,下聯是「受四方之香火無遠不來」,最里的一副對聯,上聯是「英氣壯乾坤想當初威武奮揚原不在銅錘金甲」,下聯是「烈風搖海岳顧今日聲靈顯赫豈能是銀盔鐵槍」,此聯為清舉人李有輝先生所作,取義「英烈」二字。中間一幅,下聯模糊可辨,上聯已無法辨認。牌坊上還刻有「思溥」、「澤流」、「靈古今」、「佑民物」等詞句。整個牌坊雕龍畫鳳,其間麒麟走獸,花鳥人物,栩栩如生。此一古蹟已列為新余市重點保護的文物之一。

經濟發展

界水礦產資源豐富,主要有鐵礦和煤炭,儲量大。改革開放以來,界水人民團結一致,奮勇拼搏,在創業史上譜寫了許多壯麗詩篇。從棉花「禁區」發展為棉花先進鄉,為渝水區重要的產棉區。自從推廣應用早稻拋秧技術之後,糧食生產更是如虎添翼,畝產逐年遞增。在常規農業迅速發展的同時,特色農業方興未艾。孝頭的晚辣椒已成為一大產業,業已走出新余,進入全省市場;黎家坊的中藥材、橫塘的雜交紫杆芋等都紛紛走出全省市場,遠銷全國各地;大豆、果瓜、無公害大棚蔬菜生產等初具規模;養殖業蓬勃發展,建成全省規模最大的甘村凌櫻桃谷鴨種鴨廠,以筍竹兩用林、油茶低改為標誌的特色林業迅速發展。鄉鎮企業異軍突起。在傳統手工業基礎上歷經起步、徘徊、發展,鄉鎮企業在多業並舉、四輪驅動的原則指導下,實現了由一業到多業,由數量到質量,由依託發展到借梯上樓的質的飛躍。全鄉鄉鎮企業429家,年創產值6491萬元。隨着經濟的發展,全鄉社會事業得到發展,農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2001年全鄉國內生產總值8387萬元,其中工業總產值5470萬元,財政收入177.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432元。界水工業園區園區坐落於界水東南,距界水集鎮2公里,至新余市區18公里,總面積500餘畝,浙贛鐵路、清宜公路由此經過,交通十分便利,各項基礎設施完備,即:通水、通路、通電、通郵及土地平整,誠招中外客商來此創業,共創輝煌。

文化事業

界水鄉先後被江西省文化廳授予「鄉鎮百強文化中心」,鄉鎮文化廣電從業人員69人,村文化室48個,文化專業戶77個,電子遊戲、網吧等文化經營戶202戶;農民業餘劇團30個,全區農村文化硬件建設(各種用房)面積達25443平方米,農村文化站(室)藏書總量25612冊,並設有12個流動圖書箱,藏書量1.5萬冊,農村文化設施總資產802.73萬元;先後規劃建設了城南辦東風村委的文化長廊、昌坊文化廣場等一批初具現代技術水平的高標準文化活動場所;農村廣播電視公共服務覆蓋體系也日趨完善,「村村通」水平進一步提高,廣播電視信號綜合人口覆蓋率均達100%。2005年,省圖書館贈送了包括2台電腦、1台服務器在內的共2萬餘元的設備,啟動了我區的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建設。

風土人情

界水鄉人秉性淳厚,勤於耕作,節儉樸素,應酬之事,多尊傳統禮儀。其衣、食、住、行隨潮流,趕時髦。穿着由保暖型向美觀型轉變,追求質量好,款式新,舒適美觀。飲食多以大米為主,喜食麻辣食品。住房城鎮多以四至六層的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商品房為主,農村多為一家一戶的二至三層的磚混結構小樓。分宜的婚喪喜慶曆來隆重,農村結婚基本沿舊,城鎮花樣不一,好講排場,擺闊氣。殯葬,過去禮儀繁瑣,花費巨大,現在農村仍多以土葬為主,城裡多為火葬、火化後,骨灰有的入土,有的葬入公墓。分宜人崇尚禮俗,有「人情急於債」、「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之稱,還有「紅喜事不請不賀、白喜事不請不怪」的規矩,對生育、婚嫁、祝壽、節日、喪葬、遷居等均有饋贈的習俗。

視頻

界水鄉鄉村旅遊規划動畫之三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