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電流表指固定安裝在電力、電信、電子設備面板上使用的儀表,用來測量交、直流電路中的電流,主要採用磁電系電錶的測量機構。

趙弈欽
 

電流表的符號為「圈A」,電流表是分為交流電流表和直流電流表。交流表不能測直流電流,直流表也不能測交流電流,如果搞錯,會把表燒壞。[1]

中文名稱:電流表

外文名稱:ammeter

應用學科:物理

工作原理: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磁場力的作用

目錄

基本結構

1、直流電流表的結構

電流表主要由表頭和錶盤組成,表頭是主要部分,它主要由永磁鐵和放入永磁鐵磁場中的可轉動的線圈組成。 工作原理:當線圈中有電流通過時,在磁場力的作用下線圈帶着指針一起偏轉,通過線圈的電流越大,指針的偏角就越大,通過讀取表指針對應的錶盤示數,就知道了電流的大小。[2]

1、交流電流表的結構

交流電流表可用磁電式表頭加整流裝置構成,也可使用電磁式(動鐵式)表頭。[3]

2、鉗形電流表的結構

鉗形電流表電流互感器和電流表組成。互感器的鐵心製成活動開口,且成鉗形,活動部分與手柄6相連。當緊握手柄時電流互感器的鐵心張開,可將被測載流導線4置於鉗口中,該載流導線成為電流互感器的一次繞組線圈。關閉鉗口,在電流互感器的鐵心中就有交變磁通通過,互感器的二次繞組5中產生感應電流。電流表接於二次繞組兩端,它的指針所指示的電流與鉗入的載流導線的工作電流成正比,可直接從刻度盤上讀出被測電流值。[4]

工作原理

1、電流表是跟據通電導體磁場中受磁場力的作用而製成的。

2、電流表內部有一永磁體,在極間產生磁場,在磁場中有一個線圈,線圈兩端各有一個遊絲彈簧,彈簧各連接電流表的一個接線柱,在彈簧與線圈間由一個轉軸連接,在轉軸相對於電流表的前端,有一個指針。

3、當有電流通過時,電流沿彈簧、轉軸通過磁場,電流切磁感線,所以受磁場力的作用,使線圈發生偏轉,帶動轉軸、指針偏轉。

4、由於磁場力的大小隨電流增大而增大,所以就可以通過指針的偏轉程度來觀察電流的大小。

一般可直接測量微安或毫安數量級的電流,為測更大的電流,電流表應有並聯電阻器(又稱分流器)。主要採用磁電系電錶的測量機構。分流器的電阻值要使滿量程電流通過時,電流表滿偏轉,即電流表指示達到最大。對於幾安的電流,可在電流表內設置專用分流器。對於幾安以上的電流,則採用外附分流器。大電流分流器的電阻值很小,為避免引線電阻和接觸電阻附加於分流器而引起誤差,分流器要製成四端形式,即有兩個電流端,兩個電壓端。[5]

使用規則

1、電流表要串聯在電路中(否則短路。)

2、電流要從「+」接線柱入,從「-」接線柱出(否則指針反轉。)

3、被測電流不要超過電流表的量程(可以採用試觸的方法來看是否超過量程。)

4、絕對不允許不經過用電器而把電流表連到電源的兩極上(電流表內阻很小,相當於一根導線。若將電流表連到電源的兩極上,輕則指針打歪,重則燒壞電流表、電源、導線。)

5、看清量程。

6、看清分度值(一般而言,量程0~3A分度值為0.1A,0~0.6A為0.02A。)

7、看清錶針停留位置(一定從正面觀察)。[6]

分類

根據所測電流性質分類

電流表可分為直流電流表、交流電流表和交直流兩用電流表。

根據其測量範圍分類

可分為安培表、毫安表和微安表幾種。還有一種電流表,不是用來測量電流的大小,而是用來檢測電流的有無,稱為檢流計。

根據功能及結構分類

電流表主要有直流電流表、交流電流表、和嵌形電流表三種。

1、直流電流表主要採用磁電系測量機構,是利用載流線圈與永久磁鐵的磁場相互作用而使可動部分偏轉的電錶。它一般可直接測量微安或毫安級電流。若想測更大電流,則必順並聯電阻器(又稱分流器)。用環型分流器,可製成多量程電流表。

2、交流電流表主要採用電磁系、電動系、整流式三種測量機構。電磁系電錶是利用載流線圈的磁場,使可動軟磁鐵片磁化而受力偏轉的電錶。電動系電錶是利用固定線圈的磁場,使可動載流線圈受力而偏轉的電錶。整流式電錶是由包含整流元件的測量變換電路與磁電系電錶組合成的電錶。電磁系和電系電流表的最你量程為幾十毫安,為擴大量程要加電流互感器,僅當交流為正弦形時,整流式電流表的讀數才正確,為擴大量程可利用分流器,電力系統中使用的多是5A或1A的電磁系電流表,配以適當的電流互感器。

3、鉗形電流表是由測量鉗和電流表組成,用以在不切斷電路的情況下測量導線中流過的電流。測量鉗是鐵心可以開合的電流互感器,而其電流表可採用電磁系或整流式電流表。[7]

型號

1、3位半數顯交流電流表  

型號:DH3-AA、DH6-AA、DH8-AA、DH7-AA、DH9-AA;

2、3位半數顯直流電流表

型號:DH3-DA、DH6-DA、DH8-DA、DH7-DA、DH9-DA。[8]

相關視頻

1、電流表的使用

2、電流表的工作原理

外部連結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