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来自网络 的图片

生毛稍学名为Solanum lyratum Thunb。

又称:胡毛藤羊仔耳生毛稍龙毛龟毛燕仔红麦禾蜀羊泉毛相公望风藤毛千里光毛秀才鹰咬豆子毛道士毛葫芦葫芦藤

【英文名】Indian Epimeredi Herb。

【来源】唇形科植物广防风Epimeredi indica (L.) Rothm的地上部分。

【植物形态】一至二年生直立草本,高1~2米。茎方形,多分枝,密被白色茸毛。

叶对生,草质,阔卵形至卵形,先端渐尖或短尖,边缘有不规则的齿,基部近圆形,两面均有茸毛,具细小腺点。

花轮生,下部为腋生,上部可排到顶端而成长总状花序;萼管状,5裂,裂片三角状披针形,

内外均有短毛;花冠管状,粉红色,2唇,5裂齿,上唇直立,全缘,

下唇阔,扩展,内面有短毛;雄蕊4,突出,花药连贴;雌蕊1,

柱头2裂。小坚果圆形,黑褐色,平滑。花期9~10月,果期12月至翌年1月。

【产地分布】野生于路旁、荒地、村边草丛中。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地。

【采收加工】夏、秋季采收。割取地上部分,晒干。

【药材性状】全草长60~180厘米,全体被白色短粗毛。

茎四棱形,具明显纵沟,有分枝,表面灰绿色或棕灰色,质稍脆,断面纤维性,中央有近方形的白色髓。

叶对生,皱缩卷曲,完整叶片展平后呈阔卵形或卵形;

叶上表面灰棕色,叶下表面灰绿色,边缘具疏锯齿,

质脆,易碎;有时可见叶腋残留钟形灰绿色花萼。气香浊,味微辛苦。

目录

形态

茄科草质藤本,叶互生,多数为琴形,聚伞花序顶生或腋外生,疏花,

花期夏秋,果熟期秋末。多年生蔓生草本,高达5m。基部木质化,

上部草质,茎、叶和叶柄密被具节的长柔毛。叶互生;叶柄长1-3cm;

叶片多戟形或琴形,长3-8cm,宽1.5-4cm,先端渐尖,基部心形,

上部全缘或波状,下部常有1-2对耳状或戟状裂片,少数为全缘,

中脉明显。聚伞花序顶生或腋外侧生;花萼5浅裂,宿存;

花冠蓝紫色或白色,5深裂,裂片自基部向下反折;雄蕊5,

花丝极短,花药顶孔开裂;雌蕊1,花柱细长,柱头小,头状,

子房卵形,2室。浆果球形,径约1cm,熟时红色。种子近盘状,扁平。

花期7-9月,果期10-11月。[1]

药用

性味

苦,微寒。有小毒

归经

经。[2]

功效

清热解毒、祛风利湿、抗癌等作用;用于治疗感冒发热、黄疸肝炎、[[胆囊炎、胆石病、肾炎水肿、子宫颈糜烂、癌症等疾病。

主治

清热,利湿,祛风,解毒。治疟疾,黄疸,水肿,淋病,风湿关节痛,丹毒,疔疮。

  • ①《本经》:主头秃恶疮热气,疥瘙痂癣虫。
  • ②陶弘景:叶作羹饮,甚疗劳。
  • ③《本草拾遗》:主烦热,风疹,丹毒,疟瘴,寒热,小儿结热。[3]
  • ④《开宝本草》:别本注,茎叶煮粥极解热毒。
  • ⑥王安卿《采药志》:活血追风生血,治鬼箭有效。
  • ⑦《纲目拾遗》:止血淋,疟,疝气。汁滴耳中,止脓不干。治疬癖,用煮牛肉精者食之。清湿热,治黄疸水肿,小儿蛔结腹痛。

药用部位

茄科草质藤本植物,白英以全草及根入药。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15~30g,鲜者30~60g;或浸酒。
  • 外用:适量,煎水洗、捣敷涂。

注意禁忌

闽东本草》:体虚无湿热者忌用。[4]

参考文献

  1. 白英,华人百科
  2. 白英,中医馆
  3. 《本草拾遗》_,寻医问药网
  4. 闽东本草文化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