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文明
生態文明 |
中文名稱: 生態文明 哲學描述: 發展方式和思維方式生態化 學科: 哲學、科學、生態學、經濟學 標誌: 美麗、健康、生態、和諧 |
生態文明,是人類文明發展的一個新的階段,即工業文明之後的文明形態;生態文明是人類遵循人、自然、社會和諧發展這一客觀規律而取得的物質與精神成果的總和。
生態文明,是以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和諧共生、良性循環、全面發展、持續繁榮為基本宗旨的社會形態。
從人與自然和諧的角度來看,吸收十八大成果的定義是:生態文明是人類為保護和建設美好生態環境而取得的物質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總和,是貫穿於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全過程和各方面的系統工程,反映了一個社會的文明進步狀態。
生態文明是人類文明發展的歷史趨勢。以生態文明建設為引領,協調人與自然關係。要解決好工業文明帶來的矛盾,把人類活動限制在生態環境能夠承受的限度內,對山水林田湖草沙進行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 。[1]
目錄
介紹
三百年的工業文明以人類征服自然為主要特徵,世界工業化的發展使征服自然的文化達到極致,一系列全球性的生態危機說明地球再也沒有能力支持工業文明的繼續發展,需要開創一個新的文明形態來延續人類的生存,這就是"生態文明",如果說農業文明是"黃色文明",工業文明是"黑色文明",那生態文明就是"綠色文明",文明包括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態文明等。
2007年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要建設生態文明(ecological civilization),消費模式。""經天緯地"意為改造自然,屬物質文明;"照臨四方"意為驅走愚昧,屬精神文明。在西方語言體系中,"文明"一詞來源於古希臘"城邦"的代稱。
文明,是人類文化發展的成果,是人類改造世界的物質和精神成果的總和,也是人類社會進步的象徵。在漫長的人類歷史長河中,人類文明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原始文明。約在石器時代,人們必須依賴集體的力量才能生存,物質生產活動主要靠簡單的採集漁獵,為時上百萬年。第二階段是農業文明。鐵器的出現使人改變自然的能力產生了質的飛躍,為時一萬年。第三階段是工業文明。18世紀英國工業革命開啟了人類現代化生活,為時三百年。從要素上分,文明的主體是人,體現為改造自然和反省自身,如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從時間上分,文明具有階段性,如農業文明與工業文明;從空間上分,文明具有多元性,如非洲文明與印度文明。
世界背景
以聯合國的三次世界首腦會議為標誌,世界有關環境與發展關係的認識,可以概括為三個階段四個模型。了解這些階段以及思想和政策的演變,可以深入了解中國的環境與發展問題,了解十八大提出的五位一體和生態文明觀念的國際意義。
過去50年的歷史可以分為三個階段,1962-1972年的環境問題提出階段,1972-1992年的可持續發展與三個支柱的階段,1992-2012年的綠色經濟與全球環境治理的階段。
貫穿過去50年理論和政策演變的中心思想,是強調經濟社會發展應該與資源環境消耗脫鈎。
依次深化的理論和政策模型可以概括為四個。一是環境與發展的二維模型,強調資源環境可以支撐的經濟社會發展;二是可持續發展的三個支柱模型,強調發展需要注意經濟、社會、環境三個效益;三是綠色經濟的四面體模型,強調綠色發展需要政府、企業、社會等利益相關者的合作治理;四是發展質量的三個層面模型,強調好的發展應該注意四個方面的資本。
發展模式
中華民族生態文明發展模式是一個必然實現的中國夢,是中華民族從人類世界歷史生態、文化生態和現實生態出發,在生態全球化背景下,以提升人格文明、生態文明、產業文明為發展方向;以發展憲政、優化體制、優化結構、促進公民意識和認知水平;以真誠的民主來反映公民的社會存在,建立社會公眾信仰及其相應的倫理精神的法制秩序,讓社會各階層利益公開自由的表達權利以期讓社會真理能夠真實的公共表達;將人格質量的提升放在國民教育的首位,來提高人在群體公共事物中的智慧能力;將生態文明發展放在戰略首位,來提高文明產業化社會的上升能力;將未來優先的戰略放在國家建設的首位,來提高國家在國際社會中的戰略產業能力;將公眾人本信念及其相應的倫理精神的法制秩序放在推動聯合國改革的首位,讓國際社會各階層利益公開自由的表達權利以期讓社會真理能夠真實的公共表達,來提高聯合國維護和尊重人的能力,走生態文明發展的國家發展道路。
生態建設
以規模連片綜合治理水土流失為重點的"長治工程",在雲南段取得顯著成效:沿長江上游30個縣市624條小流域範圍內的1.5萬平方公里生態環境得到有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減少2098平方公里,人均占有基本農田由0.89畝增加到1.21畝,各種類型的地質災害得到相應控制。長江上游金沙江段地質構造複雜,生態環境脆弱,其中雲南境內河段流域劃定的水土流失面積就達4萬多平方公里,是全省水土流失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的頻發區和重災區。國家實施"長治工程"後,將雲南30個縣市列為長江上游水土保持重點防治區,加大投入,多方協調,從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着手,開展了山、水、林、田、路綜合改造。
流域內各級政府和主管部門積極探索新的投入機制,鼓勵包括企業、個人等在內的社會力量通過拍賣、承包、租賃、參股合作等形式,投身和參與荒山、廢棄地以及地質災害治理與開發,使水土流失防治工作從政府包辦逐步轉向全社會關注,多渠道、多層次增加資金投入,從而大大加快了防治步伐。最新遙感調查資料顯示,2000年到2006年長江上游雲南段土壤侵蝕面積較治理前減少了2098平方公里,危害較大的地災點得到有效治理,項目區農民人均基本農田增加了1/3。
雲南省60多個縣(市、區)的金沙江、瀾滄江、珠江、怒江、紅河、瑞麗江六大江河流域,地質環境脆弱,是滑坡、泥石流、崩塌、水土流失等地質災害的多發區和重災區。省政府要求,凡是宜於治理水土流失的地區,都要採取生物和工程相結合的措施,完成治理任務。對地質災害多發地段,尤其要加強監測、預報和預防,儘可能避免或減輕群眾的財產損失。25度以上的坡耕地和荒山,全部退耕還林,或重新種植喬木、灌木,使全區森林覆蓋率達到48%以上;25度以下坡耕地全部改造為梯地,建成結構合理、功能互補、安全可靠的能源生產供應體系。要解除禁伐森林給農民帶來的後顧之憂,採取措施鞏固治理成果,使現有天然林得到有效保護,並且形成各有側重、各具特色的生態環境,推動這些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發展。
【千畝基地落戶新平】2012年2月9日,新平縣在漠沙鎮曼線村大曼線小組舉行酸角基地建設項目簽字儀式,副縣長張紹平代表新平縣人民政府簽訂了《酸角規模化種植示範基地建設項目投資合同》。該項目的成功簽約,將為農戶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2012年以來,新平縣不斷擴大對外開放力度,努力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引進了一批外來企業,把土地資源優勢逐步轉化為經濟優勢,推動企業發展升級,也讓外來投資企業對全縣經濟社會發展起到明顯的推動作用。此次引入的酸角規模化種植示範基地建設項目,將為農戶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成為加速推動漠沙經濟發展的積極動力,也讓一度荒涼的山頭披上了綠衣。
參考來源
- ↑ 中國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國際人士積極評價 中國氣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