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瓜巴龙属

瓜巴龙属
图片来自uux

瓜巴龙属名:Guaibasaurus)是基础蜥脚形亚目恐龙,生活于三叠纪晚期的南美洲

瓜巴龙的化石在发现于巴西南里约格兰德|南里约格兰德州。如同艾雷拉龙,瓜巴龙的每只手掌有三指及退化的两指[1]

模式种坎德拉里瓜巴龙G. candelariensis),是由约瑟·波拿巴(Jose Bonaparte)及J. Ferigolo在1998年描述、命名。

目录

科学分类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蜥形纲 Sauropsida

总目: 恐龙总目 Dinosauria

目: 蜥臀目 Saurischia

亚目: †蜥脚形亚目 Sauropodomorpha

科: †瓜巴龙科 Guaibasauridae

属: †瓜巴龙属 Guaibasaurus

发现

正模标本(编号 MCN PV2355)是一个保存良好的部分身体骨骼。副模标本(编号 MCN PV2356)则是一个接近完整的左后肢,关节仍呈连接状态。这两个化石都发现于巴西南里约格兰德州,位于著名的Paleorrota地质公园内,都是在名为“Prό-Guaíba Project”的挖掘化石计画而发现。

在瓜巴龙被命名后,近年在Paleorrota地质公园的另一个挖掘地点,发现另外两个标本。编号 UFRGS PV0725T 的标本是一个身体骨骼,缺少颈部、一个前肢、两个脚掌。编号 MCN PV 10112 的标本仍位在石块中,还没有经过去除石块的手续。这些化石都发现于Caturrita组地层的下部,地质年代相当于2亿1650万到2亿1200万年前,相当于三叠纪晚期的早诺利阶。

近年新发现的编号UFRGS PV0725T标本,缺少大部分颈椎,但根据仅存的基部颈椎,显示这个个体在死亡前,颈部是朝向左方弯曲的。而根据化石的其他部位,后肢卷曲于身体下方,前肢摆向身体侧方,这个姿势很类似现代鸟类。在发现这个化石以前,只有手盗龙类化石层发现这种鸟类睡眠姿势。研究人员推测,瓜巴龙可能采取这种姿势睡眠,以保持体温,如同现代鸟类[2]

词源

在1999年,阿根廷古生物学家约瑟·波拿巴(José Bonaparte)等人将正模标本、副模标本叙述、命名。模式种坎德拉里瓜巴龙Guaibasaurus candelariensis),属名里的Guaíba,是南里约格兰德州的地名,也是“Prό-Guaíba Project”挖掘计画的名称来源;种名则是以邻近的Candelária市为名。

演化与分类关系

在1999年的命名研究里,约瑟·波拿巴等人提出瓜巴龙是个原始兽脚类恐龙,并归类于独自的瓜巴龙科。在2007年,约瑟·波拿巴等人发现农神龙非常类似瓜巴龙,而农神龙也生存于相近时代的巴西。约瑟·波拿巴等人将瓜巴龙、农神龙都归类于瓜巴龙科,并将瓜巴龙科改归类为原始蜥脚形亚目恐龙,或者与蜥脚形亚目、兽脚亚目的最近共同祖先是近亲。

约瑟·波拿巴等人也提出,瓜巴龙、农神龙的外形比较类似兽脚类恐龙,而较不类似蜥脚形恐龙。发现新化石后,近年研究多倾向于瓜巴龙科是群非常原始的蜥脚形类恐龙。但瓜巴龙本身的分类位置仍有争议,有些研究认为是原始兽脚类恐龙,其他研究则认为是原始蜥脚形恐龙。

参考文献

  1. (英文)Max C. Langer, Jonathas S. Bittencourt and Cesar L. Schultz. A reassessment of the basal dinosaur Guaibasaurus candelariensis, from the Late Triassic Caturrita Formation of south Brazil. Earth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Edinburgh. 2011, 101 (3-4): 301–332. doi:10.1017/S175569101102007X. 
  2. (英文)Agnolin, F.; and Martinelli, A.G. Guaibasaurus candelariensis (Dinosauria, Saurischia) and the early origin of avian-like resting posture. Alcheringa. 2012, 36 (2): 263–267. doi:10.1080/03115518.2012.634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