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环境意识

环境意识
圖片來自优酷

环境意识是一个哲学的概念。是人们对环境和环境保护的一个认识水平和认识程度,又是人们为保护环境而不断调整自身经济活动和社会行为,协调人与环境、人与自然互相关系的实践活动的自觉性。也就是说,环境意识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是人们对环境的认识水平,即环境价值观念,包含有心理、感受、感知、思维和情感等因素;其二是指人们保护环境行为的自觉程度。这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目录

简介

现代环境意识首先倡导于西方,中文译文来自“Environmental Awareness”一词。从国际上看,“环境意识”术语的产生以及它所表示的现代环境意识的内涵大体上出现于本世纪六十年代。

1968年,美国学者Roth首先提出环境素养(Environmental literacy)的概念,其含义与环境意识的含义极为接近。实际上,环境素养可以认为是环境意识的同义词。当时媒体认为环境污染是那些环境盲(Environmental illiterates)造成的,Roth便提出如何辨认有环境素养的公民,由此提出环境素养的概念。

1970年,美国总统尼克松(Nixon, 1970)曾以“环境素养”为题,在美国环境质量委员会(Councilof Environmental Quality)的年度报告中揭示环境素养的重要性。他认为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美国全社会进行改革,以获得新的知识、概念和态度,并认为美国全社会必须对人与其环境的关系发展有新的了解和认识,也就是说要发展环境素养。而环境素养的培养必须依赖教育过程的每个阶段。

1970年美国新泽西州环境教育委员会制订新泽西州环境教育整体规划(New Jersey Master Plan for Environmental Education)。其目的在于采用迅速而有效的方法培养具有环境素养的公民(environmentally literate citizen-ry)。该计划认为具有环境素养的公民应了解整个环境间的互依关系和责任,并且具有解决现存环境问题及防止将来问题发生的知识和技能。

Rillo(1974)认为环境教育的目标在于事实或个人价值观评价环境问题。培养具有环境素养的公民。他们能够主动、合理地使用环境,以发展人类高品质的生活;能问题。了解人类无法与其他生物分离而完全独立,而与环境的其他成分互相关联。

197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前苏联的第比利斯召开政府间环境教育会议,认为有环境素养的人具有下列特征:( Roth 1992 )

环境意识的概念是随着人与自然的矛盾加剧而产生的,反映的是人们的一种心理,是对环境的认同感。在这种心理的作用下,人们会有意识地去关注环境变化和生态平衡,并且会自觉地维护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环境意识包括环境认识观、环境价值观、环境伦理观、环境法制观和环境参与观五部分,分为感性认识、知识、态度、评价和行为五个层次。对环境意识的研究在人与自然的发展中具有巨大的实践指导意义。

环境意识不仅包括人们对环境的认识水平,即环境价值观念,还包括人们保护环境行为的自觉程度。因此,环境意识的内涵指人们对环境和环境保护的一个认识水平和认识程度,还包括人们为保护环境而不断调整自身的经济活动和社会行为,协调人与环境、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实践活动的自觉性。简单地说,人们具有环境意识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先决条件,也就是说环境意识是调节、引导和控制人们行为的内在因素,只有使各类组织、群体和个人都认识到生态环境人类生存的关系,认识到生态危机对人类的危害,保护环境才能变成人们的自觉行为。 [1]

定义的不同

由于研究者的学术背景不同,对环境意识这个涵盖十分广泛的概念,形成了不同的观察、研究角度。

环境意识
 
圖片來自优酷

1.从哲学的角度

杨朝飞认为,从根本上讲,环境意识是一个哲学概念(杨朝飞,1991)。并从意识与物质的关系来论述,“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和物质相区别,相对立,是第二性的(列宁)”。这是因为意识来自于客观世界,其内容是客观的;意识又是一种人脑的机能,而人脑是物质的,可见其基础也是客观的和物质的。从另一方面来讲,意识不只是客观世界的反映,亦即它并不只是消极被动的反映,而且还可以能动地反作用于客观世界。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最根本的标志也正在于人类可以能动地改造世界。按此定义,环境意识是人们对环境和环境保护的一个认识水平和认识程度,又是人们为保护环境而不断地调整自身经济活动和社会行为,协调人与环境、人与自身相互关系的实践活动的自觉性

从哲学角度来研究环境意识的人较多,如“生态意识是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变化的哲学反思,……”(李万古,1996),“环境意识是指人们对于环境现象和环境行为能力的反映和认识(易先良,1993)",“所谓环境意识,就是人类对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这一特定的客观存在的反映(余谋昌,1995)”等。

2.从文化的角度

姚炎祥(1993)等认为,“环境意识是环境文化的核心和基础”。“所谓环境文化,从广义上讲,是指人们在认识和保护环境的实践中所创造的精神成果和物质成果的总和。它可以分为三种不同的形态:环境物质文化、环境制度文化、环境精神文化。……环境精神文化是指人们在认识和保护环境中创造的精神成果的总和,包括环境意识、观念及有关的文化艺术形式等。”

至于环境意识的定义,姚炎祥等人是从人类意识的角度给定的。“环境意识是人类意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类意识是人们在实践中产生的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它包括……感性认识形式以及……理性认识形式。而环境意识则是人们在实践中产生的关于环境、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以及环境保护的各种认识之总和,它主要包括……环境理性认识层次和……环境感性认识层次。环境意识是人们对所处的环境及其相互关系的能动的反映,……”

3.从价值观的角度

从价值观角度看,把“环境意识作为一种本质上进步的价值观”来看待。

“环境意识,从狭义上说,是对大自然价值及与自然有关的人类行为的价值的认识,从广义上说,则还包括对人类创造的物质型历史遗产的价值及与之相关的人类行为的价值的认识”(徐篙龄,1997)。 庄国泰、刘湘溶等人所下的定义中,也包含价值观的思考角度。实际上,价值观也可以认为属于哲学的角度。

4,从心理学的角度

刘培哲(1993)认为,“环境意识就是人们对待环境问题上的心理觉悟。它包括生产、生活活动与自然关系的理论、思想、情感、知觉、

伦理道德等意识要素与观念形态的总和”。

5.从具有环境素养的公民所应具备的内容来定义

Hungerford从具有环境素养的公民角度出发,认为环境素养由认知知识、认知过程和情意三部分组成。他没有从学科的角度去研究,而是认为环境素养是一种组合内容,不仅包括知识(多方面的知识),还包括能力、价值观、行动策略等。其定义较多的是从环境素养的不同层次考虑的。

定义

环境意识是在对以往人与自然关系的各方面即基本观念、价值观、理论道德、行为方式、发展道路等的全面反思后,提出的一种与传统意识有着质的区别的新意识,是保障生态系统安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条件。它表明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从被动认识向主动认识飞跃,这种认识预示着人类将走向一个新时代。 1、改变了人们对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认识 2、有利于人们根本价值观进步 3、有助于人们思维方式的改进 4、有助于社会全面进步

视频

母亲流泪了吗?保护环境我们永远在路上

[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