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生洪
王生洪 |
王生洪,男,漢族,1942年6月生,江蘇南通人。我國著名教育家,科學家[1],曾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等獎[2]。他曾先後擔任上海科技大學常務副校長,上海大學校長,復旦大學校長[3],上海市政協副主席,並且是中共十五大代表,第九、十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共上海市第六、第七次黨代會代表,中共上海市第七屆委員會委員,上海市第七屆、第十屆人大代表,第五屆全國青聯委員,第五屆上海市青聯副主席,第五屆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理事會副會長,香港特區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委員,新加坡教育部國際學術諮詢組成員,上海杉達學院榮譽董事 。
目錄
基本信息
人物說明----原上海大學校長,復旦大學校長
民 族 ---- 漢族
出生地點----江蘇南通
出生日期----1942年6月
國 籍 ---- 中國
職 業 ---- 教育科研管理工作者
主要成就----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等獎
畢業院校----上海科學技術大學
信 仰 ---- 共產主義
目錄
1人物簡介 2人物經歷 學習經歷 3工作經歷 4曾任職務 5治學思想 6獲獎榮譽
人物簡介
王生洪,復旦大學榮休校長。復旦發展研究院院董會主席。中共十五大代表,第九、十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共上海市第六、第七次黨代會代表,中共上海市第七屆委員會委員,上海市第七屆、第十屆人大代表,第五屆全國青聯委員,第五屆上海市青聯副主席,第五屆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理事會副會長,香港特區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委員,新加坡教育部國際學術諮詢組成員,中國海外聯誼會常務理事。
1965年畢業於上海科技大學。
1981年-1983在美國普度大學、亞里桑拿大學和德州大學訪問學者。
王教授的研究範圍主要是大型電子設備(射電望遠鏡、衛星地面站、雷達等)結構設計,計算力學以及數學優化軟件庫的研發。王教授的研究成果使他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上海科技進步一等獎和全國教學科研成果一等獎等多項獎項。並曾任中國電子機械學會副主任委員。
1986年被任命為上海市政府教育衛生辦公室主任,併兼任上海市高教局局長。
1995年王教授被任命為上海市委統戰部部長,同時擔任上海市政協副主席、上海海外聯誼會會長。
1999-2009,出任復旦大學第十八任校長。在擔任復旦大學校長期間,王生洪教授倡導教育教學改革,推進通識教育;促進學科交叉發展,着力建立科研大平台;積極參與國際大學組織活動,推動復旦大學與海外大學的合作與交流。曾為香港特區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委員,新加坡教育部國際學術諮詢組成員。曾獲得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校長獎章、法國里昂商學院金色聯盟獎。
人物經歷
王生洪1965年8月畢業於上海科技大學(現上海大學)工程力學系。
曾任上海科技大學精密機械系副主任、上海科技大學常務副校長、上海市政府教育衛生辦公室主任、中共上海市教育衛生工作黨委副書記、上海市委統戰部長(期間又先後兼任上海大學(1987-1992)校長、上海市高教局黨委書記兼局長、上海國際教育交流協會會長等職)、上海海外聯誼會會長。1995年起任上海市政協副主席,1998年12月後任上海市政協副主席、復旦大學校長。
1984年為王生洪中國國家教育部特批教授,曾擔任中國電子機械學會副主任委員(1980年-1990年)。
學習經歷
1965年8月畢業於上海科學技術大學工程力學系;
1981年3月至1982年8月在美國普度大學土木工程系、機械工程系進修;
1982年8月至1983年2月在美國亞里桑拿大學航空機械系進修;
1983年2月至1983年6月在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天文系合作研究。
工作經歷
上海科技大學常務副校長;
上海市政府教育衛生辦公室主任;
上海市教育衛生工作黨委副書記;
上海市委統戰部長(期間又先後兼任上海大學(1987-1992)校長、上海市高教局黨委書記兼局長、上海國際教育交流協會會長等職)、上海海外聯誼會會長;
上海市政協副主席;
1998年12月起任上海市政協副主席、復旦大學校長(2009年1月卸任)。
上海杉達學院榮譽董事 ;
退休後任文化活動家、策劃人。2010年策劃成都譚氏官府菜中秋重金征聯活動,並擔任評委。
曾任職務
王生洪曾任上海科技大學常務副校長、上海市政府教育衛生辦公室主任、中共上海市教育衛生工作黨委副書記、上海市委統戰部長(期間又先後兼任上海大學常務副校長、上海市高教局局長、黨組書記、上海市國際教育交流協會會長等職)、上海海外聯誼會會長。1995年起任上海市政協副主席,1998年12任上海市政協副主席、復旦大學校長。2009年,因年齡原因不再擔任復旦大學校長職務,由楊玉良接任。王生洪曾任中共中國第十五大代表,第九屆、十屆中國政協委員,中共上海市第六、第七次黨代會代表,中共中央上海市第七屆委員會委員,上海市第七屆、第十屆人大代表,第五屆中國青聯委員,第五屆上海市青聯副主席,第五屆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理事會副會長,首屆香港特區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委員。新加坡教育部國際學術諮詢組成員。
1984年國家教育部特批教授,曾擔任中國電子機械學會副主任委員(1980-1990)。長期從事精密跟蹤雷達、射電天文望遠鏡和大型天線系統結構設計和計算力學等領域的教學科研工作。主持"K.C.頻段20米衛星天線系統"、"6米口徑長基線干涉儀射電望遠鏡"、"大型天線結構優化設計"、"大型結構可靠性分析"等課題,先後獲得上海市科研成果三等獎(1978年)、中國科學院六五科技攻關成果獎(1986)、國家科技進步-等獎(1987)、上海科技進步-等獎(1990)、全國教育科研成果-等獎(1990)等。著有《電子設備結構設計》、《有限元方法及其應用》等,發表論文四十餘篇。
王生洪 |
治學思想
王生洪認為,在當前社會環境下,大學教育面臨着三個方面的嚴峻挑戰:
人文精神缺失
王生洪認為現代社會普遍存在的重技術輕人文、重知識輕心智、重物質輕思想的傾向,很不利於人文精神的發育和生長。我國正處在工業化發展進程中,這種社會弊病很容易發生。另一方面,中國傳統觀念中"學而優則仕"的功利思想根深蒂固,近代 "唯科學主義"也很有市場,"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曾經廣為接受。加之社會市場轉型所帶來的功利價值追求,使得人文精神被嚴重漠視。
創新動力不足
王生洪認為通識教育是培養創造性人才的必然要求。創造性人才所必須具備的開闊的視野、獨立的思考、豐富的想象力、強烈的使命感和博大的胸襟抱負等素質,都是在通識教育的堅實基礎上方才能夠得以造就的。著名學者余英時先生指出,無論學習什麼專業,都應該對專業以外的學科具備必要的常識,只有這樣,"才有資格做一個完整的現代人,並具備綜合判斷的能力",而傳統考試與教育制度的流弊則是"造成一種所謂'對很多事情知道得很少,對很少事情知道得很多'的'專家'。這種專家只有很狹隘的專業或純技術觀點,卻無法妥善處理專業以外的重要問題,甚至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這樣的"專家",當然不可能是創造性人才。
素質結構失調
王生洪認為大學生占人口比來,國家的大學生不是多了,而是太少了。但是,這幾年就業形勢卻不太樂觀,問題出在哪裡,因素很多。我認為,一個重要的因素,是我們的人才培養與社會需要不適應。大學是要培養專業人才的,但是,社會發展瞬息萬變,大學專業培養不可能完全跟着跑,我們要培養的是學生的基本素質,使他們有足夠的知識寬度、學習的能力、健全的心智去適應未來職業的發展。在這個意義上,通識教育應當大力提倡。
獲獎榮譽
1984年中國國家教育部特批教授,曾擔任中國電子機械學會副主任委員(1980年-1990年)。長期從事精密跟蹤雷達、射電天文望遠鏡和大型天線系統結構設計和計算力學等領域的教學科研工作。主持"K.C.頻段20米衛星天線系統"、"6米口徑長基線干涉儀射電望遠鏡"、"大型天線結構優化設計"、"大型結構可靠性分析"等課題,先後獲得上海市科研成果三等獎(1978年)、中國科學院六五科技攻關成果獎(1986年)、中國國家科技進步-等獎(1987年)、上海科技進步-等獎(1990年)、中國教育科研成果-等獎(1990年)等。著有《電子設備結構設計》、《有限元方法及其應用》等,發表論文四十餘篇。 王生洪曾獲"上海市青年突擊手"、"上海科技大學校先進工作者"、"上海市科技戰線先進工作者"、"上海市教育戰線先進工作者"、"上海市勞動模範"等稱號。專於電子設備結構設計和計算結構力學研究。撰有論文《天線結構的可靠性》、《大型天線結構的保型優化設計》等,主編《電子設備機械設計》。
王生洪先後獲英國曼徹斯特大學、愛爾蘭國立大學、日本早稻田大學、韓國全南大學名譽博士,並曾獲"上海市科技戰線先進工作者"、"上海市教育戰線先進工作者"、"上海市勞動模範"、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校長獎"等榮譽。王生洪曾多次赴美國參加學術會議;作為上海市府代表團赴美國訪問留學生,多次應日本政府邀請訪問東京、大阪等城市;應德國賽德爾基金會邀請訪問德國巴伐利亞州;作為上海政府友好訪問團成員訪問蘇聯莫斯科和列寧格勒;多次赴比利時訪問參加中歐國際學院董事會和中歐國際工商學院董事會;應法國上海總會邀請,訪問法國。
上海市科研成果三等獎(1978年)
中國科學院六五科技攻關成果獎(1986)
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987)
上海科技進步一等獎(1990)
全國教育科研成果一等獎(1990)
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名譽博士
愛爾蘭國立大學名譽博士
日本早稻田大學名譽博士
韓國全南大學名譽博士
香港大學名譽博士 (2013),
"上海市科技戰線先進工作者"
"上海市教育戰線先進工作者"
"上海市勞動模範"
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校長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