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王文鹏:又名王文芃,男,秦腔演员、工须生。原名双喜,民国后改称文鹏。生于陕西长安县东胡村。最拿手的为《葫芦峪》、《洪羊峪》、《五子魁》、《金沙滩》、《假金牌》、《辕门斩子》[1]等。

王文鹏(1884—1953),又名王文芃,男,秦腔演员、工须生。原名双喜,民国后改称文鹏。生于陕西长安县东胡村。

目录

基本情况

他尤长于唱工戏,最拿手的为《葫芦峪》、《洪羊峪》、《五子魁》、《金沙滩》、《假金牌》、《辕门斩子》[2]等。

1953年6月25日与世长辞,享年七十岁。

 
秦腔:秦腔为中国西北地区传统戏剧,古时陕西甘肃一带属秦国,所以称之为“秦腔”。因为早期秦腔演出时,常用枣木梆子敲击伴奏,故又名“梆子腔”。秦腔成形后,流传全国各地,因其整套成熟、完整的表演体系,对各地的剧种产生了不同程度的 影响,并直接影响了梆子腔成为梆子腔剧种的始祖。秦腔的表演技艺朴实、粗犷、豪放,富有夸张性,生活气息浓厚,技巧丰富。 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非遗编号:Ⅳ-16。图为秦腔剧照。

人物生平

幼时,曾入私塾读书五年。十五岁时,因家贫不能继续,到西安西大街新秦源盐店当学徒。

光绪二十六年(1900),陕西遭逢荒年,被商号辞退,家中生活窘迫,乃入长安县南乡马超庙村太师洞内武秀才刘玉润所办的“鸿泰科班”(俗称窝子)学戏。本学老旦,兼小丑,与小旦福庆子、冉娃子等为师兄弟。当时科班教徒唯一督课方法便是“打”,不会了打,不好也打,错了忘了更要打,通称“打戏”。他经常挨打,右腿上有一个很大的伤疤,影响了他的武工。

清光绪二十九年(二十岁)出师后,跟上花旦四川红(吴正商)所领的戏班到各县演出。王有天赋的好歌喉,因常替代本班须生“赖子”演戏(“赖子”常害胃病),后便改工须生。月得铜钱十三串(约合当时小麦三石),用以养家。

宣统登基后,为表孝行,照例停止娱乐三年,全国艺人遭了灾荒,文鹏也不能例外,便回家困守。后来国际局势紧张,才将大孝三年改为三月,恢复了演唱,他又随班到渭南坂桥等地演戏,月得十五串。

此后七、八年中,奔走江湖,边学边演,学会了不少新戏,也增长了戏剧知识,提高了演技。这在他的艺术生活中,是一个提高的重要阶段。

个人生活

民国五年(1916),他搭入西安长庆社,月支一百二十元现币,与西安观众初次见面。因嗓音清润,为人称道。长庆社后改 三意社,他为三意社台柱,因其演出上座率高,收入多,曾帮三意社渡过不少饥荒。民间有谚语说:“三意社没钱就烧呀”(指王文鹏演出的《火烧葫芦峪》),三意社如果有什么急务需钱,必出《葫芦峪》渡关。

在此期间,王曾于民国十五、十六年,二十二、二十三年、二十八、二十九年,几次赴兰州,与十二红(旦)、石大喜(净)、麻子红(须生,本名郗德育)、 刘金荣(须生)、陈镜民(正旦)等同台演唱。他外出期间,三意社经理聂金山的旧友给王文鹏家庭薪金。使王一回到西安,必先给三意社演唱。

这个时期,王文鹏还在他的家乡东胡村自办过一个三民剧社,收有六十多个小孩,自己教学。因他要求过速,未能长期坚持而散班。

四十年代,因年事日增,身体不佳,兼有吸大烟嗜好,气力不足,常患喘病,很少登台;但叫座力始终不衰,偶一演出,仍座无虚席。

作品风格

王文鹏十分饱学,幼年因坐科挨打,受过严教,常奔走陕、甘两省演出,见过世面,戏路相当广阔,一生能演六十余本戏,最拿手的为《 葫芦峪》、《 洪羊峪》、《五子魁》、《 金沙滩》、《假金牌》、《 辕门斩子》[3]等。

他尤长于唱工戏,讲究一口气能将五音(即宫、商、角、徵、羽,与胡琴的五、六、凡、工、尺相合)唱全,一连唱十句,八句,可使 音色完全不同。他的嗓音高、低、宽、窄齐全,运用自如。特别善用膛音,收发得心应口。大板乱弹,或撂板、耍腔,都能给人以淋漓尽致、轻松愉快的美感。

演《 葫芦峪》,擅用[阴司慢板],唱《司马拜台》一场,大段唱腔表现了诸葛亮命在旦夕时有气无力的形象,成为范例,青年后学演出此剧,无一不效法王的唱腔。[4]

荣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对他十分关心,他虽精神不佳,气喘难支,仍鼓起劲来继续登台演出。1950年,西北文化部曾派专人赴他家慰问,并给他送过几次生活补助费。

为了保留他的艺术,1951年夏,对他的《 辕门斩子》、《 金沙滩》、《 葫芦峪》作了录音。[5]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