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王守覺 原圖鏈結

王守覺(1925年6月27日 —2016年6月3日),祖籍江蘇蘇州,生於上海,中國科學院院士,半導體電子學家。

1949年畢業於同濟大學。1957年被派往蘇聯科學院列寧格勒列別捷夫研究所進修。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長期從事半導體與信息科學研究工作。

王守覺也曾任中國電子學會副理事長,兼任同濟大學信息工程學院名譽院長兼半導體與信息技術研究會名譽主任,中國人工智能學會神經網絡與計算智能委員會名譽主任,北京電子學會副理事長,中國電子學會副理事長,《電子學報》編委會主任,《Chinese Journalof Electronics》編委會主任等職。王守覺先生在教育戰線上60餘年,他注重學生的理論基礎,著重培養學生實踐和實驗能力,勉勵他們不斷創新。學生有中國科學院半導體所研究員李衛軍等。

2016年6月3日凌晨,王守覺因病醫治無效在蘇州逝世,享年91歲。[1]

目錄

簡歷

王守覺院士早年研究解決了「兩彈一星」所需計算機的基礎器件,提出和發展的高維空間點分佈分析方法和理論,為信息與信號處理提供了新理論。

1958年4月,回中國後,王守覺開始從事半導體器件和微電子學的研究,參與並主持了鍺高頻晶體管的開創性研製任務,於1958年9月研製成功了截止頻率超過200兆赫的中國第一隻鍺合金擴散高頻晶體管,它的截止頻率比當時中國國內研製的鍺合金結晶體管提高了一百倍以上。在這個科研成果的基礎和國家對研製高速電子計算機急需高頻晶體管的推動下,王守覺率領生產隊伍,進行了小批量試制,為中國核工業急需的首台晶體管高速計算機——109乙機提供了半導體器件。

1961年,王守覺獲悉美國發明矽平面器件與固體電路的信息,決定終止正在進行並取得了一定結果的矽檯面管的研製工作,立即集中研究室力量轉而投入對矽平面工藝的探索。

1963年底完成了國防部門五種矽平面器件的研製任務,並在全國新產品展覽會上被評為全國工業新產品獎一等獎,次年還獲國家科委首次頒發的創造發明獎一等獎。這也為中國在「兩彈一星」研究工作中作出貢獻的計算機——109丙機提供了器件基礎。

1964年11月,半導體固體電路也研製成功。

1974年,王守覺在中國首次成功地應用計算機輔助自動製版技術,製成了大規模集成電路掩膜版,為基於計算機與圖形發生器的自動製版法代替傳統的刻圖照相製版方式開闢了道路,使大規模集成電路的複雜性不再受制於刻圖尺寸與精度。這項工作1978年獲得全國科學大會獎。

1978年,在國際上最先發表了《一種集成高速模糊邏輯電路DYL》,並研究了它在精確信號線路與系統中的應用,依此研究的高速數模轉換電路使中國集成8位D /A轉換器轉換時間由80ns縮短至4ns以下。

1990年起,致力於神經網絡模式識別等機器形象思維的基礎理論與實際應用基礎研究,在國家「八五」、「九五」科技攻關中,承擔了神經網絡的實現和應用技術的攻關工作,研製成中國唯一一個產品化的半導體神經網絡硬件系列。[2]

1994年,王守覺在對人工神經網絡分類功能的研究基礎上,分析了已有人工神經網絡神經元的結構,發現了神經元與高維空間幾何形體之間的潛在對應關係,提出多值和多閾值神經元;1996年,王守覺提出排序學習掩蔽數學模型(SLAM)以及通用前饋網絡模型。

1997年,王守覺提出模式識別用的神經網絡的新模型,比原來的網絡提高了兩個數量級。

2000年,王守覺在「九五」科技攻關項目「半導體神經網絡技術及其應用」項目的支持下,成功地研製了雙權矢量硬件「預言神二號」,並用於實物模型的識別。隨後王守覺還進一步研製了CASSANN-III和CASSANN-IV預言神系列計算機和通用神經網絡處理機——Hopfield網絡硬件。

2001年北京市科技進步一等獎,2001年何梁何利科技獎和2002年台灣潘文淵文教基金傑出科研獎。

2016年6月17日,王守覺先生追思會在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學術會議中心舉行。[3]


視頻

百轉千迴為求新——王守覺

人物評價

王守覺奮進不息,從業40餘年,建樹甚豐。對於青年學子,他言傳身教,悉心培養,並以嚴謹求實、探索不倦的學風,勤於任事、拼搏不止的品格,率領他們一起攀峰,從而深得他們的敬重與愛戴。如今,他雖已年屆古稀,但追求卓越的使命感仍一如往昔。他清晰的談吐、敏捷的思維和輕快的腳步,讓人難以相信他已經80高齡。他致力於科研,多次轉換研究方向,並在自己領域走到世界最前列。 (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評)。

王守覺先生為中國半導體器件和微電子技術的創新、發展做出的開創性和系統性的傑出貢獻,開拓創新、求索不止的科學精神,愛國奉獻、淡泊名利的高尚風範,以及為學部發展、國家科學思想庫功能發揮和在青年科技人才培養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績。 (中國科學院白春禮院長評)。

王守覺出身名門,兄弟姐妹皆有非凡成就。

祖父:王頌蔚是晚清著名歷史學家、文學家,不僅有紮實的國學基礎,而且崇尚實學,希望士人「學習測量、化學、光學……」並「諮商製造」。

父親:王季同在機械工程和數學方面造詣很高,曾赴英國任清政府駐歐洲留學生監督署隨員,有機會到英吉利電器公司和德國西門子電機廠研究實習,是中國學者最早在國際學術刊物上發表現代數學論文的人。

大姐:王淑貞是上海婦產醫院創始人,有「南王北林(林巧稚)」之稱。

二姐:王明貞,曾是清華大學第一個女教授。

三姐:王守瓈畢業於清華大學,曾經留學英國,與晶體物理學家陸學善結婚後主要從事物理文獻翻譯工作。

大哥:王守競是中國第一位研究量子力學並卓有成就的學者。

二哥:王守融歷任南開大學、天津大學教授、系主任,是中國著名的精密機械儀器專家。

三哥:王守武是半導體器件物理學家,與弟弟王守覺是中國科學院的兄弟院士。

長子王季烈、次子王季同、三子王季點、幼子王季緒,他們均在數理工程領域,為近代科學在中國的發展貢獻了力量。

五個女兒分別是長女王季昭、次女王季茝、三女王季玉、四女王季山、幼女王季常,在中國乃至世界的科技教育史上都留下了足跡。


參考來源

  1. 著名半導體電子學家王守覺院士逝世 享年91歲. 科學網. 2016年06月3日 [2019年02月23日]. 
  2. 二十世紀中國知名科學家學術成就概覽-物理卷—王守覺. 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 2017年08月08日 [2019年02月23日]. 
  3. 王守覺先生追思會. 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 2016年06月17日 [2019年02月23日].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