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帶
玉帶所謂玉帶,通常是指用玉裝飾的皮革制的腰帶即革帶。這種裝飾革帶用的玉製品,稱為「帶銙(kuǎ,音垮)」,俗稱玉帶板。早期的玉帶是一種蹀躞(diéxiè音碟謝)帶,即革帶上面綴玉的同時又綴有許多勾環之類,用以鈎掛小型器具或佩飾等物。蹀躞帶只有一根鞓(tīng,音廳),一付帶扣,不用鉈(tā,音它)尾。
中文名 | 玉帶 | 俗 稱 | 玉帶板 |
概 念 | 是指用玉裝飾的皮革制的腰帶 | 起 源 | 戰國時代 |
前 身 | 蹀躞 | 分 類 | 單鞓、單扣、無鉈尾;單鞓、單扣、單鉈尾等 |
目錄
史料
據記載,蹀躞帶最早出現在戰國時代,由胡人騎士傳入內地的。最初的裝飾部位主要在腹前正中腰帶兩端的連接處,重點是帶鈎,既有玉質帶鈎,也有銅質帶鈎。南北朝以後演變為革鞓上只綴方型帶銙的玉帶。隋唐時期玉帶被定製為官服專用。唐宋時期玉帶就已經盛行。唐代曾有朝廷定製,規定有"大帶制度",以帶上的裝飾品質地和數量區別官品等級。一品官以下佩帶刀子和?石,文武三品官以上佩玉帶、四、五品官佩金帶,六、七品官佩銀帶。屆時的玉帶大多是雙鞓、雙扣、雙鉈尾的。通常,革鞓上面套有錦緞帶套,帶銙即玉帶板綴在帶套上。帶銙的數量多少取決於官員的級別地位。[1]
程大昌《演繁露》卷十二:「唐制五品以上,皆金帶,至三品則兼金玉帶。本朝玉帶雖出特賜,須得合門關子許服,方敢用以朝謁。」又:「本朝親王皆服玉帶。」《宋史輿服志五》:「太平興國七年正月,翰林學士承旨李昉等奏曰:『奉詔詳定車服制度,請從三品以上服玉帶,四品以上服金帶。』」明代惟親王及一品文官用玉帶,見《明史輿服志二、三》。清代惟特賜及一品用銜玉版帶。見吳榮光《吾學錄製度》。
《織女傳》中講到過,玉帶在天上的定義。玉帶:相傳天上的玉帶是以玉為材料,上面鑲上鑽石,猶如銀河一般,在玉一樣亮的河裡面,放上了很多星星。
形狀
應當注意的是,圓桃尖端的朝向甚為重要。按明朝的制式,左右兩排圓桃,其尖端都朝向後腰。從正面觀看,3個尖朝左,3個尖朝右。藏品中的帶板,其圓桃尖端的朝向可以從帶板上面的圖案來判斷。有的藏品帶板中的圓桃,尖端朝上或朝下,也有的左右朝向混亂。這樣的帶板不是標準明制,恐系遼金等北方少數民族使用;或系後世仿品,仿製者不懂制式,憑空想象出來的。
在很多古裝電視劇里,無論皇帝還是臣僚,都是用一條寬布帶子束腰,有的只不過寬布帶上面多了幾塊玉飾而已。這種玉帶與實際生活中玉帶的差距已經近乎於離譜。尤其是是明朝的腰帶,明朝開國之初便已規定為革帶,帶上綴有帶銙,即按官員品級的不同分別用玉、金、銀、銅、烏角等不同材料製作的裝飾板。這樣的革帶也就分別稱之為玉帶、金帶、銀帶等等,其中以玉帶最為尊貴,一品以上官員才能使用。
腰帶裝上這許多裝飾品之後就變得相當長,而官員們腰腹一般沒有那麼粗,故明朝的革帶是束而不系的,只用細繩繫於腋下衣肋之際。於是,明朝的革帶不象唐宋時代那樣起束腰作用,而變成純粹裝飾的用具了。只有着軍裝或穿甲冑者,其革帶才真正系在腰上。然而革帶與衣服相襯之下,確實起着顯著的裝飾作用,使着衣人顯得十分華貴,氣度大方。由於革帶束而不系,僅懸於腰際,有時會向上仰至胸部,有時會向下垂至腹部,為了保持平衡,必須用手扶着。另外,兩隻鉈尾也就失去原來的意義,乾脆也貼在革帶上,作為裝飾之用。據說,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玉帶就是束而不系的。當他的玉帶上仰到胸部時,表明他心情很好。反之,當他的玉帶下垂到腹部以下時,則表明皇帝要大發雷霆之怒,甚至要殺人。另外,三寶太監下西洋的鄭和塑像上所系的玉帶就是上仰到胸部的。
清代開始,官方玉帶使用制度被廢除,但玉帶仍然成為一種純粹的裝飾品盛行於民間,清代玉帶不再具有很完整的形式,主要以帶鈎,帶扣為主,部分成為純賞玩器不再具有佩帶的實用價值。
玉帶,相傳天上的玉帶是以玉為材料,上面鑲上鑽石,猶如銀河一般,在玉一樣亮的河裡面,放上了很多星星。[2]
應用
北方草原民族非常喜愛腰飾,所以在蒙古族入主中原之後,上層社會腰佩玉帶的風尚得到進一步的發揚。遼金時期的玉帶已接近明制,帶板數約20塊左右,圖案大多為春水秋山、獵狗、天鵝、海東青之類,雕工考究。只不過桃形帶板的朝向比較亂,有朝上的也有朝下的。實際上,至少到了元朝,革帶的帶銙形狀和數量就已經程式化了。但是,直到明朝早期,帶銙數量還允許在16 - 25塊之間不等。明代腰佩玉帶的風尚隨着治玉業的發達而繼續興盛。這個時期對於佩玉帶的制度有所放寬,但對不同級別官員使用玉帶的質地、形狀、數量、紋飾,仍然有明文規定。洪武十五年明政府對於玉帶的佩帶制訂了硬性規定。明張自烈《正字通》戌集上·銙字條:「明制,革帶前合口處曰三台,左右排3圓桃。排方左右曰魚尾(鉈尾),有輔弼2小方。後7枚,前大小13枚。」這是臣僚所用的玉帶,總共20銙。皇帝玉帶為24銙。[3]
分類
五代和宋時期,單鞓和雙鞓的玉帶同時並用。總的說來,從鞓、帶扣和鉈尾的數量來分類,玉帶可分作:單鞓、單扣、無鉈尾;單鞓、單扣、單鉈尾;雙鞓、雙扣、單鉈尾;雙鞓、雙扣、雙鉈尾;三鞓三扣雙鉈尾(原來的前鞓被一分為二,三台處多一插接式暗帶扣)等幾種制式。在使用雙鞓的情況下,前鞓兩端均鑽有穿插扣針用的小孔,鞓的末端綴有鉈尾,穿過帶扣後,鉈尾在後腰際垂向地面,取「順下」之意。後鞓的兩端裝有帶扣,通常用金屬製成,但是也發現過用玉製成的帶扣。五代時期的玉帶,前鞓不鑲玉,後鞓綴有7塊方形玉板,號稱「排方」。宋朝玉帶,前鞓綴有2 – 6塊帶板,後鞓是排方。[4]
造型及紋飾
隨着社會的發展,人們審美觀念的轉變,玉帶的造型及圖紋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因而,從某種意義上講,歷代玉帶的演變和發展,同樣也反映和體現出了中國玉器各個時期不同的藝術風格。
古代玉帶由三部分組成
1、鞓:即「革帶」,由出土文物可以看出,使用時要把沒有紋飾的一節兩端,穿在有銙飾的一節兩端的銀扣里,用銀扣上的針,貫入帶上小孔中,有時鉈尾較寬銀扣不能通過時,要用無鉈尾的一端先穿過一個銀扣,再穿第二個銀扣。
2、銙:有方形、拱圓形、帶古眼銙,為鞓上的飾物。最初的用途,雖然在於裝飾,但宋沈括在《夢溪筆談》中可以看出,銙的原來用途是在受環,環是用來懸物的。至唐後,玉銙日益趨於制度化,把環去掉而留下附鞓的飾物,便是銙。
3、鉈尾:即鞓端的飾物,它的用途起初應該是保護鞓端的,猶如當前所用的線織腰帶在帶端釘上一塊金屬來保護一樣,以後也漸漸變為裝飾之物。 以上三個部分配合起來,便是大帶(即玉帶)。有銙的一節向後,因為最初的用途在於受環,環是懸物,物都是懸在背後,所以有帶銙的一節在後面。
風格演變
玉銙造型紋飾及風格演變
從當前考古資料所知,最早的玉帶出土於陝西咸陽北周若干雲墓中,玉帶上共有玉銙9塊,其中8塊方銙下附有橢圓形玉環,發現時其中有二個玉環上掛着象牙圓棒形裝飾物。最重要的是有的墓中出土的玉帶,為我們研究早期玉帶的型制提供了珍貴的資料,從而對北周及隋唐玉帶制度有了比較明確的認識,同時也改變了以往玉帶始於唐的傳統說法。
唐代玉帶飾
在我國唐代,玉帶上銙的數量、質地、紋飾等規制嚴謹,以此來區別王臣貴族的品級高低,地位尊卑。唐代的玉帶及帶銙發現較多。陝西省博物館藏有一玉帶飾,是1970年在陝西西安市何家村出土的,那件玉帶飾製作精細,圖案精美,青玉質地,扁體,人物長眉大眼,勾形大鼻,肩披飄帶身着短衣,足穿尖靴,或跪或坐,神態逼真,背面平素,有與鞓結紮的穿孔.
故宮博物院藏的「白玉獻寶珠人」方形帶,玉質白潤,局部有沁斑,淺浮雕人物捲髮深目高鼻,穿着窄袖長袍,單腿跪於地毯之上,雙手捧起寶珠盤,做進獻狀。形態逼真,披巾從肩側飄揚,做隱起處理,通身飾以密集的陰線,反映了唐代與波斯在經濟、文化上的密切聯繫。
這時期出土和傳世的玉銙中,人物在藝術處理上取凹減隱起,注意把握大面的轉折,以較粗的陰刻線飾細部,突出了人物的神韻,有着鮮明的雕塑性格,用以表達人物綢緞服飾的衣褶紋,長短線條運用得非常得體。
五代玉帶飾
五代時的玉銙玉質白潤,碾琢隱起雲龍,工制極精,背面有穿孔,其帶飾板形式和雲龍造型均為晚唐五代玉器的標準作風。刀法雕琢鮮活,線條奔放流暢,不受拘束,較唐代紋澤稍弱。已經表現為漢人的形象,一改少數民族的服飾,為寬袍大袖,氈毯鋪地。採用唐代半浮雕琢刻的技法,但僅在人物周圍取地,而框板內框均不取地斜挖。
宋代玉帶飾
宋代玉帶飾制度雖有不同,仍是以帶銙的質料及數量劃分貴賤,人物雕刻與唐代帶板接近,但人物都為方領寬袖的漢人。人物雕像全作儒者打扮,頗似古代所謂之「高士」風度。碾工處理上也有變化,依然是減地隱起,但浮雕效果較唐代有了顯著的提高,細部刻飾,不再用陰線勾勒,而是順其自然,轉折合理,不再施用那種裝飾性的線條,衣褶線條剛勁柔和,暗明摺疊隨之而現,更加趨向寫實化。
遼金玉帶飾
遼代統治者契丹族在禮制用玉上均沿襲五代晉制,五品以上可見用玉之廣。金代女真族除了保全本民族固有的信仰,主要吸收了宋遼的典章制度,女真以玉為上,金次之,從契丹那裡承襲下來的春匯秋獵活動,不僅貫徹始終而且得到健全,並加以藝術化,成為女真族喜愛和慣用的圖案,在服裝束帶上固定下來。 宋、遼、金玉器在碾琢技術和藝術風格上基本沒有大的差異,只是遼金玉器在製作工藝上略顯粗糙。
元代玉帶飾
元代玉帶飾傳世品較多,但當前考古資料中出土的器物甚少。元代玉銙碾琢技法多採用透雕、深雕,並有多層透雕出現,層層有景,處處有物,立體感很強。作品風格粗獷剽悍,善用重刀,在動物的頸部、四肢等分界部分及衣服連接處,都用一重刀雕琢,帶銙邊框較寬,中間多有打凹。有的還採用連珠紋邊框、三角形邊框、亞字形及菱形邊框。
明代玉帶飾
明代用玉沿襲傳統,在雕琢工藝上,玉銙較元代器型略小,細部省略,邊框稍窄,連珠形邊框的圓珠縮小。主題紋飾多不高出邊框,多層透雕較為盛行。這時候人們的祈福願望上升到首位,出現了許多寓意美好的吉祥圖案。紋飾密布器身,精細華麗,耐人尋味。明代琢工有的奔放潑辣大刀闊斧,但也有呆板拘泥,器表不平,凹凸出現,雕琢鑽孔不加修飾者。
到了清代,統治者沿用自己本民族的習俗和服飾,玉帶不再使用了。古代人看重的玉帶及玉帶飾,與古代冠帽一樣,既有禮儀之飾,又有區別等級差異的作用,因此,這條自古賴以系縛衣服的腰帶,經過發展和政治上的需要,最終也變成了統治階級用以表示職位高低尊卑的禮儀用具了。[5]
在中國種類繁多的古代玉器中,有些玉器形式並沒有延續至今,它們或因缺乏實用性與時代脫了節,漸漸被邊緣直至消失。帝王們的喜好程度往往決定了一種玉器的存在與否。但在漫長的中國五千多年歷史中,有一種玉器從新石器時代出現,直到現在都從未消失過。今天的玉器愛好者們依然喜歡它,玉器的製作者也仍在製作,喜歡古玉器收藏的玩家藏家們幾乎都有收藏它。它就是——玉帶鈎。
鈎,在古代為人們用於腰帶上起扣攏腰帶的用途。其製造材料有銅、鐵、玉等材質。而玉質的帶鈎始於戰國,其基本形狀一般為扭曲「S」形,一端有鈎,多作獸首裝飾;背有柱,柱下有頂,帶鈎除「S」形狀外,還有棒形、竹節形、圓形、獸面形、琴面形等。查閱相關拍賣圖錄,關於玉器類的古董帶鈎的拍賣成交價最高的記錄為2011年香港蘇富比秋拍的一對清19世紀翡翠鏤雕螭龍帶鈎,以3426萬港元成交。
帶鈎造型優美,工藝複雜。集錯金、鑲嵌等工藝於一身,做工精細,紋飾精緻。1996年河南省洛陽北道戰國墓出土了一件鎏金嵌玉龍紋銅帶鈎,型制與此帶鈎基本相同。長23.5厘米,鈎首為龍首,通體鎏金,面上嵌六塊長方形玉飾,並用五塊楔形玉條與之相隔,帶鈎上的五對翻卷過來的鈎片來壓固。六塊玉飾上分別飾獸面紋及變形獸面紋。玉呈青白色,造型十分優美。是帶鈎中的精品。另外山東曲阜魯故城遺址的墓葬中,出土一件戰國玉帶鈎,長19.7厘米,由九塊白玉組合而成,鈎首及尾為龍首形,鈎面紋飾為變形雲龍紋。
戰國時期,帶鈎製作工藝極為發達,特別是銅帶鈎。而這種嵌玉帶鈎製作,在戰國大墓中偶有發現,如輝縣固圍村出土的包金嵌玉獸首銀帶鈎等,製作工藝複雜,結合了幾種工藝及材質。器形華美高雅,鈎體彎曲較大,鈎首小,十分精美。古時的帶鈎,又名「師比」。在明代以前的玉帶鈎紋飾相對都是比較簡潔,而明清時期的玉帶鈎的裝飾圖案則比較繁雜,常見的紋飾為「蒼龍教子」。在當代翡翠批發市場中,以「蒼龍教子」為題材的翡翠玉帶鈎同樣非常普遍。 古代玉質帶鈎多系新疆的白玉、黃玉、青玉、墨玉、碧玉和水晶、瑪瑙、翡翠等等。戰國兩漢直至宋代玉帶鈎都有製作,且在形制上區別不大,數量亦少,而元明清時期玉帶鈎風靡於世,現存數量亦較大。它一端的獸首裝飾以龍首居多,有的在鈎背上再琢一小龍,謂之螭(古有龍九子螭居其一之說),昂首與大龍首相對,毛髮畢現,四足凌空,雙尾神采奕奕,故謂之雙龍鈎。歷史上玉龍鈎的流行主要在兩個時期:一是戰國至漢代;二是元、明、清時期。
元代玉龍鈎的特徵:龍首小而扁長,龍的雙角表現不清。龍首的眉毛上揚,相向彎轉呈勾雲紋;眉額隆起,有重眉壓眼之感;龍首的吻部用陰刻線條表現唇和上下的排牙;龍嘴側 橫鑽一對穿孔,以示空腔;龍無鬢而有發較粗,發有兩撮、三撮之分,且有長有短,長者可披肩。龍鈎的鈎背上琢的皆系螭,有作伏地狀的浮雕,也有螭身騰起其口含靈芝,方首單尾,但尾後部左右捲曲分離。螭身細呈弧形,曲線流暢,偎依貼附在大龍身上,用深雕技法。其龍首與螭之間的間距較大。元代龍鈎的形較寬,似琵琶形,鈎鈕做成長方形環孔或琢成錘形鈕,且貼近尾部。
明早期玉龍鈎的特徵:龍首昂起,較宋時寬大,龍眼顯然已從重眉中游離出來,眼球突起;螭的耳尖由元代下聳式轉而向上方聳立;鈎的軀體造型已從琵琶形轉向螳螂形,鈎體變薄,鈎鈕亦低,有的為花瓣形鈎鈕。
清代玉龍鈎的特徵 :以乾隆為代表,選料講究,玉質純淨,脂感較強,除了繼承明代的傳統以外,雕刻更細膩和豐滿,可謂毫髮畢現。唯其刀法生辣,出筋露骨,以手撫之其稜角和運刀交接處有楞手之感。其一,龍首額部出現塊狀起凸,龍眼更突起謂之「蝦米眼」;龍耳由貓耳形轉為棒狀形;龍腮上亦出現了表示力度的塊狀肌肉,鼻翼開闊,鼻尖突起,露出角狀鼻孔,龍嘴開口比元明大而深,龍首較短不刻龍發。其二,螭的圓窩狀耳向上隆起,額部出須,螭體圓渾,螭首上仰,螭身抬起而與鈎背的連接點較多。龍首與螭之間的距離比之明代更窄,恰好擱住一支鋼筆。其三,鈎身厚薄均勻,線條形板塊,鈎鈕薄而短。現代市面上有用白玉和翡翠及獨山玉製作的帶鈎,其工藝不難分辨,大部分也是元、明、清時期的仿品和衍生品。[6]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