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
玄奘法師 |
中文名;玄奘 別稱;唐僧、唐三藏、陳禕 所處時代;隋末唐初 出生地;河南洛陽洛州緱氏 (今河南偃師) 出生日期;仁壽二年(公元602年) 逝世日期;麟德元年(公元664年) 主要作品;《大般若經》、《心經》、 《解深密經》、《瑜伽師地論》、 《成唯識論》等 主要成就;西行取佛經,翻譯經論75部, 總計1335卷, 創作《大唐西域記》, |
玄奘 (602年~664年),本名陳禕,洛州緱氏(今河南洛陽偃師市)人,其先潁川人。唐代著名高僧,法相宗創始人[1],被尊稱為「三藏法師」,後世俗稱「唐僧」,與鳩摩羅什、真諦並稱為中國佛教三大翻譯家。 為探究佛教各派學說分歧,玄奘於貞觀元年一人西行五萬里,歷經艱辛到達印度佛教中心那爛陀寺取真經,前後十七年,遍學了當時大小乘各種學說。公元645年玄奘歸來一共帶回佛舍利150粒、佛像7尊、經論657部,並長期從事翻譯佛經的工作。玄奘及其弟子翻譯出典75部(1335卷),譯典著作有《大般若經》《心經》《解深密經》《瑜伽師地論》《成唯識論》等。《大唐西域記》十二卷,記述他西遊親身經歷的110個國家及傳聞的28個國家的山川、地邑、物產、習俗等。《西遊記》即以玄奘取經事跡為原型。 玄奘被世界人民譽為中外文化交流的傑出使者,其愛國及護持佛法的精神和巨大貢獻,被魯迅譽為「中華民族的脊樑」,世界和平使者。他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相,不畏生死的精神,西行取佛經,體現了大乘佛法菩薩,渡化眾生的真實事跡。他的足跡遍布印度,影響遠至日本、韓國以至全世界。玄奘的思想與精神如今已是中國、亞洲乃至世界人民的共同財富。
目錄
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留學生—玄奘法師
玄奘法師,唐代著名高僧,法相宗創始人。他精通漢語、梵文、古印度語、吐火羅語等20多種語言,著名的《心經》就是他翻譯的。他與鳩摩羅什、真諦並稱為中國佛教三大翻譯家。大雁塔由玄奘法師親自負責修建,是唐朝時期世界上最高的建築之一,大慈恩寺至今還保存着玄奘法師一千三百年前帶回的梵文貝葉經。唐朝時佛教盛行,玄奘法師出家後遊歷各地參訪名師,發現各地對於佛經的解釋不統一,為解疑惑,他決定去古印度取經。公元629年,玄奘法師從長安偷渡出國,他孤身一人西行求法,往返十七年,旅程五萬里,穿越138個國家,帶回大小乘佛教經律論共五百二十夾,六百五十七部。從印度回國後,玄奘法師潛心主持翻譯佛經,一生翻譯一千三百多卷佛經。法師一生中取經十七年,譯經十九年,以留學生和訪問學者身份成為外國本土文化首屈一指的大師,堪稱中國史上第一人。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玄奘是東漢名臣陳寔的後代,曾祖父陳欽,曾任後魏上黨太守;祖父陳康,以學優出仕北齊,任國子博士,食邑周南(河南洛陽);父親陳惠,身高體壯、美眉朗目,平時潛心學問,博覽經書,為時人之所景仰,曾做江陵的縣官,後來隋朝衰亡,便隱居鄉間、託病不出,當時的有識之士都稱讚他的志節。陳惠共生四子,玄奘是他的第四個兒子,玄奘於隋朝仁壽二年(602年)出生。 玄奘幼年跟父親學《孝經》等儒家典籍,「備通經典」,「愛古尚賢」,養成了良好的品德。父親去世後,二兄陳素在洛陽淨土寺出家,即長捷法師。玄奘十一歲那年,便隨長捷入寺受學《法華經》、《維摩經》等。」 [3] [4] 隋大業八年(612年),玄奘時年10歲,受大理寺卿鄭善果激賞,破格於東都洛陽淨土寺出家 [5] 。玄奘出家後,首先在洛陽淨土寺跟景法師學《涅槃經》,從嚴法師學《攝大乘論》(下簡稱《攝論》),達六年之久。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由於戰亂,玄奘與兄長捷離開洛陽赴四川,在空、景(慧景,攝論學者)兩法師處學習。次年,玄奘到成都聽寶暹講《攝論》,又跟道基學「說一切有部」的《阿毗曇論》,接着在道振處學習《發智論》。玄奘居蜀四五年間,師從多師,研習大小乘經論及南北地論學派、攝論學派各家的學說,學業大進,漸為人欽慕。 隋大業十二年(618年),玄奘隨其兄入漢川,北至益州,適逢空、景二法師,從之受學。繼而至高僧大德雲集的成都學習。武德五年(622年),玄奘於成都受具足戒。後玄奘遊歷各地,參訪名師,講經說法。 在四五年裡,通過眾多名師的指授,玄奘對「大小乘經論」,「南北地論」、「攝論學說」等均有了甚深的見地,聞名蜀中。但他並沒有滿足,武德七年(624年)到相州(今河南省安陽市中西部),相州是當時攝論學的中心,玄奘從慧休學《雜心論》,又到趙州(今河北省趙縣境內),隨道深學《成實論》,再回長安從道岳聽受《俱舍論》,並向武德年間來華的中印度波羅頗迦羅密多羅(簡稱「波頗」)諮詢佛法。 [6] [7] 早在南北朝時,佛教學術界就開始了「一闡提眾生有無佛性」的論爭。到玄奘時代,北方流行已久的《涅槃經》、《成實經》、《毗曇》學與真諦在南方譯傳的《攝論》、《俱舍論》,構成當時南北佛學的主流。但玄奘師通過學習,深感真諦等古德譯著不善,致使義理含混,理解不一,註疏也不同,對一些重要的理論問題分歧很大,難以融合。特別是當時攝論、地論兩家關於法相之說各異,遂產生去印度求彌勒論師之意。 [8] [6] [7]
西行求法
鑑於法相學形成北方地論學、南方攝論學的差異,如何融合二者,成為玄獎思考解決的問題。武德九年(626年),此時適逢天竺僧波頗抵長安,玄奘得聞印度戒賢於那爛陀寺講授《瑜加論》總攝三乘之說,於是發願西行求法,直探原典,重新翻譯,以求統一中國佛學思想的分歧。 貞觀元年(627年)玄奘結侶陳表,請允西行求法。但未獲唐太宗批准。然而玄奘決心已定,乃「冒越憲章,私往天竺」,長途跋涉五萬餘里。 唐太宗貞觀二年(628年),二十九歲的玄奘,玄獎為究竟瑜伽唯識學,始道途西行。
玄奘西行路線
在途中經蘭州到涼州(姑藏),繼晝伏夜行,至瓜州,再經玉門關,越過五烽,渡流沙,備嘗艱苦,抵達伊吾(哈密),至高昌國(今新疆吐魯番縣境)。受到高昌王麴文泰的禮遇。後經屈支(今新疆庫車)、凌山(耶木素爾嶺)、碎葉城、迦畢試國、赤建國(烏茲別克斯坦首都塔什干)、颯秣建國(今撒馬爾罕城之東)、蔥嶺、鐵門。到達貨羅國故地(今蔥嶺西、烏滸河南一帶)。南下經縛喝國(今阿富汗北境巴爾赫)、揭職國(今阿富汗加茲地方)、大雪山、梵衍那國(今阿富汗之巴米揚)、犍雙羅國(今巴基斯坦白沙瓦及其毗連的阿富汗東部一帶)、烏伏那國(巴基斯坦之斯瓦特地區),到達迦濕彌羅國(今克什米爾),行程13800餘里。
通曉三藏
在迎濕彌羅國,玄奘學習梵文經典,後又到達今巴基斯坦境內。一年裡親歷四國,所到之處,都停留學習佛法。在31歲那年,玄奘邊學邊行,始進入中印度。此後,玄奘一邊學習佛教經論,一邊巡禮佛教遺蹟,先後經歷翠祿勒那、襪底補羅、揭若鞠閣等十多個國家,始至那爛陀寺留學,玄奘在那爛陀寺歷時5年,備受優遇,並被選為通曉三藏的十德之一。前後聽戒賢講《瑜伽師地論》、《順正理論》及《顯揚聖教論》、《對法論》、《集量論》、《中論》、《百論》以及因明、聲明等學,同時又學婆羅門教經典、各類梵書。 貞觀十年(公元637年)玄奘離開那爛陀寺,先後到伊爛缽伐多國(今印度北部蒙吉爾)、薩羅國、安達羅國、馱那羯碟迦國(今印度東海岸克里希納河口處)、達羅毗荼國(今印度馬德拉斯市以南地區)、狼揭羅國(今印度河西莫克蘭東部一帶)、缽伐多國(約今克什米爾的查謨),訪師參學。他在缽伐多國停留兩年,悉心研習《正量部根本阿毗達磨論》及《攝正法論》、《成實論》等,然後重返那爛陀寺。不久,又到低羅擇迦寺向般若跋陀羅探討說一切有療三藏及因明、聲明等學,又到杖林山訪勝軍研習唯識抉擇、意義理、成無畏、無住涅槃、十二因緣、莊嚴經等論,切磋質疑,兩年後仍返回那爛陀寺。此時,戒賢囑玄奘為那爛陀寺僧眾開講攝論、唯識抉擇論。適逢中觀清辨(婆毗呔伽)一系大師師子光也在那裡講《中論》、《百論》,反對法相唯識之說。於是玄奘著《會宗論》三千頌,以調和大乘中觀、瑜伽兩派的學說。同時參與了與正量部學者般若多的辯論,又著《制惡見論》一千六百頌。還應東印迦摩縷波國(今印度阿薩姆地區)國王鳩摩羅的邀請講經說法,並著《三身論》。 唐貞觀十五年(641年),玄奘42歲,與戒日王會晤,並得到優渥禮遇。戒日王決定以玄奘為論主,在曲女城召開佛學辯論大會,在五印18個國王、3000個大小乘佛教學者和外道2000人參加。當時玄奘講論,任人問難,但無一人能予詰難。一時名震五印,並被大乘尊為「大乘天」,被小乘尊為「解脫天」。戒日王又堅請玄奘參加5年一度、歷時75天的無遮大會。會後歸國
取經歸來
公元643年,玄奘載譽啟程回國,並將657部佛經帶回中土。貞觀十九年(645年)正月,玄奘到達長安。這時,唐太宗為了遼東戰役,已駐蹕洛陽。太宗得知他回國,立即詔令在洛陽接見他。玄奘奉詔匆忙上路,當月二十二日啟程,二月初一在洛陽紫微城儀鸞殿受到唐太宗接見。唐太宗深感欣慰,與玄奘並坐問道:「法師當年西去取經為什麼不報道朝廷得知」,玄奘說:「玄奘當去之時以再三表奏。但誠願微淺朝廷不蒙允許。無任慕道之至乃輒私行。專擅之罪唯深慚懼。」,太宗說:「法師出家後與世俗了斷,所以能委命求法惠利蒼生」。 玄奘從印度及中亞地區帶回國的梵筴佛典非常豐富,共526筴、657部,對佛教原典文獻的研究有很大的幫助。
玄奘家鄉東南的少林寺是洛州的一所名剎,遠離市廛,環境清幽,玄奘初見太宗時即表示希望前往嵩山少林寺譯經,未獲太宗允許,這才又於三月初一從洛陽折回長安。
帝詔棄緇
玄奘他回國之初,唐太宗對他說:「朕今觀法師詞論典雅,風節貞峻,非惟不愧古人,亦乃出之更遠」,給予他高度評價,正因為如此,太宗要求他棄緇還俗,「帝又察法師堪公輔之寄,因勸罷道,助秉俗務。」玄奘言道:「玄奘少踐緇門,伏膺佛道,玄宗是習,孔教未聞。今遣從俗,無異乘流之舟使棄水而就陸,不唯無功,亦徒令腐敗也。願得畢身行道,以報國恩,玄奘之幸甚。」 太宗勸玄奘棄佛還俗的要求與他翻譯佛經、弘揚佛法的宗旨相違背,遭到了玄奘的斷然拒絕。唐太宗仍不放棄,常常「逼勸歸俗,致之左右,共謀朝政」。如貞觀十九年,唐朝進軍遼東,太宗要求玄奘觀戰,再次提出還俗的要求。二十二年,太宗又一次令他還俗,但玄奘不改初衷,上疏陳明再三,表示「守戒緇門,闡揚遺法,此其願也」。 唐高宗李治上台以後,也多次提出令玄奘棄緇還俗的要求。為了擺脫唐初統治者的控制,玄奘提出回家鄉少林寺翻譯佛經,並上言曰:「玄奘從西域所得梵本六百餘部,一言未譯。今知此嵩山之南少室山北有少林寺,遠離鄽落,泉石清閒,是後魏孝文皇帝所造,即菩提留支三藏翻譯經處。玄奘望為國就彼翻譯,伏聽敕言。」 。唐高宗顯慶二年( 公元657年) ,玄奘再次提出「望乞骸骨,畢命山林,禮誦經行,以答提獎。」 [20] 但均遭到拒絕。 唐初統治者尤其太宗時期,屢次規勸玄奘棄佛還俗, 這與當時的社會背景以及太宗對佛教的政策有關。公元 618 年,唐朝建立,經過隋末農民戰爭的破壞,國家經濟幾乎處於崩潰的邊緣,為了發展經濟,緩和社會矛盾,唐初統治者對佛教並不支持,甚至有時排斥佛教。史載,唐太宗討伐王世充,雖常用少林僧兵,但他攻占洛陽後,廢除隋朝寺院,大肆裁汰僧人。另外,唐太宗崇尚文治,認為佛法無益於天下。貞觀二年,唐太宗語謂侍臣,梁武帝父子好事佛教,結果國破家亡,應當引以為鑑。他在朝堂上公開宣稱:「朕今所好者,惟在堯、舜之道,周孔之教」 貞觀年間,唐太宗積極經略西域。為了打擊突厥在西域的霸權,他先後多次發動戰爭,如貞觀六年( 公元632年) 打垮西突厥,建置西伊州( 今新疆哈密) 。貞觀十四年( 公元640年) 平定高昌,建置西州(今新疆吐魯番),庭州(今新疆吉木薩爾)。唐太宗需要精通西域、中亞各國地理交通、民俗風情、政治文化的人才,玄奘西行印度,沿途經歷西域、中亞、南亞多個國家,時間長達18年,對這些地區的自然、氣候、交通、民族和政治文化了如指掌,無疑是唐太宗經略西域最好的顧問。因此,太宗多次要求玄奘還俗做官,擔當起經略西域的重任。為了擺脫太宗的控制,所以玄奘多次提出離開長安,請求回少林寺翻譯佛經,潛心佛學,弘揚佛法。
潛心譯經
貞觀十九年(645年),在唐太宗的支持下,玄奘在長安設立譯經院(國立翻譯院),參與譯經的優秀學員來自全國以及東亞諸國。他於長安弘福寺組織譯場,開始譯經,其後在大慈恩寺,北闕弘法院、玉華宮等處舉行。譯經講法之餘,玄奘還口授由弟子辯機執筆完成了著名的《大唐西域記》一書,全面記載了他遊學異國的所見所聞。 公元648年夏,玄奘將譯好的《瑜伽師地論》呈給太宗,並請太宗作序。太宗花一個多月時間通覽這部長達百卷的佛教經典後,親自撰寫了700多字的《大唐三藏聖教序》,盛讚「玄奘法師者,法門之領袖也;仙露明珠,詎(jù,意為「豈」)能方其朗潤」,對玄奘評價極高。 永徽三年(公元652年),玄奘在長安城內慈恩寺的西院築五層塔,即大雁塔,用以貯藏自天竺攜來的經像。他花了十幾年時間在銅川市玉華宮內將約1330卷經文譯成漢語。玄奘本身最感興趣的是「唯識」部分。這些佛經後來從中國傳往朝鮮半島、越南和日本。唐高宗李治對玄奘也十分敬重,曾撰《大唐皇帝述三藏聖教記》。一序一記,均為唐初大書法家褚遂良所書,公元653年刻石立於長安慈恩寺大雁塔下,又稱《雁塔聖教序》。它與後來偃師招提寺王行滿書《大唐二帝聖教序》、陝西大荔褚遂良書《同州聖教序》及懷仁集王羲之行書而成的《集王聖教序》一起,並稱四大《聖教序》。 顯慶二年(公元657年)五月,高宗下敕,要求「其所欲翻經、論,無者先翻,有者在後」。顯慶二年(657年)九月,玄奘借着陪駕住在洛陽的機會,第二次提出入住少林寺的請求,「望乞骸骨,畢命山林,禮誦經行,以答提獎」。次日,高宗回信拒絕。顯慶三年(658年)移居西明寺,因常為瑣事所擾,遂遷居玉華寺,致力譯經。顯慶五年,始譯《大般若經》。此經梵本計二十萬頌,卷帙浩繁,門徒每請刪節,玄奘頗為謹嚴,不刪一字。至龍朔三年(663年)終於譯完這部多達600卷的巨著。 此後,玄奘深感身心日衰,及至麟德元年(664年),譯出《咒五首》1卷後,遂成絕筆。同年二月逝世。據載,玄奘前後共譯經論75部,總計1335卷。所譯之經,後人均稱為新譯。他還口述由辯機筆受完成《大唐西域記》。全書記述高昌以西玄奘所經歷的110個和傳聞所知的28個以上的城邦、地區、國家的情況,內容包括這些地方的幅員大小、地理形勢、農業、商業、風俗、文藝、語言、文字、貨幣、國王、宗教等等。不僅是是研究中亞、南亞地區古代史、宗教史、中外關係史的重要文獻。此書傳世版本很多,這三個古本,對校勘、研究《大唐西域記》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此外,玄奘又奉敕將《老子》等中國經典譯作梵文,傳於天竺。
靈骨堅固子
唐麟德元年(664年),「玄奘自量氣力不復辦此,死期已至,勢非賒遠」 [24] ,從此絕筆翻譯,並對徒眾預囑後事。正月初九日,玄奘病勢嚴重,至二月五日夜半圓寂,朝野達百萬餘人送葬者將其靈骨歸葬白鹿原。唐總章二年(669年),朝廷為之改葬「大唐護國興教寺」。唐肅宗還為舍利塔親題寫塔額「興教」二字。 唐文宗太和二年(828年),唐政府鑑於寺塔損毀嚴重,曾重修塔身。至於玄奘靈骨,一般認為唐末,天下大亂,為求保全,寺僧遂護攜靈骨至終南山紫閣寺安葬。至趙宋端拱元年(988年),金陵(今江蘇省南京市)天禧寺住持可政朝山來此,在廢寺危塔中發現法師頂骨,遂親自千里背負,迎歸金陵天禧寺供奉。 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寺僧守仁及居士黃福燈等將法師頂骨由長干寺(即天禧寺,後更名為大報恩寺)東崗遷至南崗,建三藏塔安奉。清咸豐六年(1856年),該寺毀於戰火。清末此地建江南金陵機器製造局,民國改為金陵兵工廠。 清同治年間(1862-1874年)興教寺遭兵燹,除三座舍利塔外,全寺付之一炬,幾成廢墟。1922年寺僧募修大殿、僧房十餘間,又先後由朱子橋、程潛增建及修葺塔亭、大殿、藏經樓、山門等,並補修了三塔。 1943年12月,侵占南京的日軍在施工中,從三藏塔遺址中發掘出安奉玄奘頂骨的石函。日軍起初嚴密封鎖消息,後因南京各界愛國人士抗議,汪偽政府迫於輿論壓力,與日軍交涉,日方才不得不答應將頂骨分為三份:一份於1944年10月10日在南京玄武湖畔小九華山建成磚塔供奉;一份由當時的北平佛教界迎至北平供奉(後由日本人分往日本);一份即存於南京雞鳴寺山下當時的汪偽中央文物保管委員會。而這後一份靈骨1945年由南京佛教界迎請到毗盧寺供奉。 新中國成立後,政府兩次撥款整修。現興教寺主要建築有:山門、鐘鼓樓、大雄寶殿、法堂、禪堂、藏經樓等。當時被送往北平的那一份靈骨,後來經歷了較多的分送、遷徙過程。首先,被日本人分出一部分迎往日本,輾轉供奉於東京增上寺、慈恩寺和奈良藥師寺等多處寺院。其間,1955年11月,應台灣佛教界之請,日方又分送一小塊靈骨赴台,供奉在日月潭畔的玄奘寺慈恩塔內。留在北平的一部分靈骨,又分送國內四處道場供奉:北京廣濟寺、廣州六榕寺、天津大悲院和成都文殊院。 1956年印度總理尼赫魯訪問我國,提出禮請玄奘頂骨一事,後經周恩來總理同意,將供奉在天津大悲院的一份,由達賴喇嘛護送,在印度那爛陀寺玄奘學院建紀念堂供奉。1962年,慈恩寺內建立了玄奘紀念館。大雁塔成為玄奘西行求法、歸國譯經的建築紀念物。1963年為舉行玄奘圓寂一千三百年紀念法會,又將頂骨奉迎至棲霞寺。 「文革」開始,南京市佛協將這份頂骨送至市文管會保存。1973年,一份頂骨舍利珍藏靈谷寺,作為鎮寺之寶。南京靈谷寺修復開放,經有關部門批准,該寺將這份頂骨從文管會請回供奉,寺內專設玄奘法師紀念堂,紀念堂正中心設13層密檐楠木塔,玄奘法師靈骨即安奉於此。 1998年9月,為在海峽兩岸炎黃子孫中弘揚玄奘精神,經國務院批准,南京靈谷寺分贈1顆玄奘頂骨舍利給台灣新竹玄奘大學供奉。2003年11月21日,為紀念玄奘誕辰1400周年,西安大慈恩寺又從南京靈谷寺迎請玄奘法師頂骨舍利安奉於新建的玄奘三藏院的大遍覺堂。 目前,玄奘頂骨舍利保存在南京玄奘寺、靈谷寺、成都文殊院、西安大慈恩寺、台北玄奘寺、新竹玄奘大學、日本東京琦玉縣慈恩寺、日本奈良藥師寺中的三藏院、印度那爛陀寺9個地方,供後人瞻仰。
個人成就
玄獎對中國文化的發展所做的貢獻是多方面的,其中最偉大的是他對佛學典籍「截續真,開茲後學」的翻譯。唐貞觀十九年(645年),46歲的玄奘自印度歸國。此後的20年中,他把全部的心血和智慧奉獻給了譯經事業。在長安和洛陽兩地,玄奘在助手們的幫助下,共譯出佛教經論74部,1335卷,每卷萬字左右,合計1335萬字,占去整個唐代譯經總數的一半以上,相當於中國歷史上另外三大翻譯家譯經總數的一倍多,而且在質量上大大超越前人,成為翻譯史上的傑出典範。
主要學說
五種姓說
玄奘進一步發揮了印度戒賢一系五種姓說,即把一切眾生劃分為聲聞種姓、緣覺種姓、如來種姓、不定種姓、無種姓。認為根據人的先天素質可以決定修道的結果。玄奘在此總賅印度諸家的學說,對五種姓說作了系統的闡述。
唯識哲學
玄奘對唯識學說的整理和研究,付出了很大的力量。他在印度求學時,在杖林山勝軍居士處學習唯識兩年。 回國之前,把那爛陀寺解釋世親《唯識三十頌》及十大論師的註疏共2500頌,統統搜集起來,並揉譯成《成唯識論》一書,成為中國唯識宗的主要經典。同時,他還獨創「三境理論」,推動了唯識學的發展。不僅如此,玄獎與門人窺基、慧沼等在中國開創了唯識宗,在中國哲學史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並輾轉傳到韓半島、日本各地,創宗立派,盛極一時。
因明學
玄奘遊學印度時,曾隨精通因明學的論師學習。回國後,譯出商揭羅主的《入正理論》、陳那的《正理門論》等因明學著作。其弟子們相繼弘揚,很有成效,玄奘還親自出面,糾正了呂才對因明的誤解。可見他對因明的重視非同一般。
傳承弟子
玄奘之弟子:神昉、嘉尚、普光、窺基,號稱奘門四哲,皆為法相之大家;普光、法寶、神泰,則稱俱舍三大家;窺基、神泰、順憬又為因明巨匠;新羅高僧圓測,為玄奘神足,新羅元曉,為華嚴大家;西域利涉,為護法名僧;南山道宣為之證義,乃律學宗師;玄應,義學名家;東塔懷素,後為新疏之主。
作品一覽
大般若經
佛教經典。全稱《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簡稱《般若經》。為宣說諸法皆空之義的大乘般若類經典的匯編。唐玄奘譯。600卷,包括般若系16種經典(即十六會)。其中第二會(《二萬五千頌般若》)、第四會(《八千頌般若》)和第九會(《金剛般若》)為般若經的基本思想,大概成書於公元前1世紀左右,其他各會是在以後幾個世紀中成書的。一般認為最早出現於南印度,以後傳播到西、北印度,在貴霜王朝時廣為流行。梵本多數仍存。[2]
瑜伽師地論
佛教論書。簡稱《瑜伽論》。瑜伽師地,意即瑜伽師修行所歷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稱《十七地論》。相傳為古印度彌勒口述,無著記錄。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國法相宗的根本論書。 《瑜伽論》唐玄奘譯,100卷。《本地分·菩薩地》,奘譯本35~50卷前半,發現有和闐文譯本殘篇及《菩薩戒本》1卷(相當於奘譯本40~41卷);南朝宋求那跋陀羅譯《菩薩善戒經》9卷(相當於奘譯本《本地分·菩薩地》,和《地持經》相仿,但另有序品)和《優婆塞五戒威儀經》1卷(為《菩薩戒本》的異譯);陳真諦譯《十七地論》5卷(相當於奘譯本第1~3卷),《決定藏論》3卷(相當於奘譯本50~54卷)等幾種譯本行世。 成唯識論 佛教論書,10卷。又名《淨唯識論》,簡稱《唯識論》。玄奘糅譯印度親勝、火辨、難陀、德慧、安慧、淨月、護法、勝友、勝子、智月等十大論師分別對《唯識三十頌》所作的注釋而成。傳說玄奘留學印度時,曾廣收十家注釋(每家各10卷),並獨得玄鑒居士珍藏的護法注釋的傳本。回國後,原擬將十家注釋全文分別譯出,後採納窺基建議,改以護法注本為主,糅譯十家學說,由窺基筆受,集成一部。
大唐西域記
《大唐西域記》是一部記錄唐代高僧玄奘西行求法之旅的書籍,共12卷。其中,玄奘記述了自貞觀元年(公元627年)至貞觀十九年(公元645年)的這段時間中,他所親歷的110個城邦和地區的概況,以及他得知的28個城邦和地區的情況。該書詳細描述了這些地方的疆域、氣候、地形、風俗、語言、宗教、佛寺、歷史傳說和神話故事等。《大唐西域記》是研究中古時期中亞、南亞各國的歷史、地理、宗教、文化和中西交通的珍貴資料,也是研究佛教史學和佛教遺跡的重要文獻。近年來,許多遺跡和古蹟的發現和重建,例如印度那瀾陀寺的廢墟、王舍城的舊址、鹿野苑古剎和阿旃陀石窟,都有賴於《大唐西域記》的記載。此書不僅影響了中國的歷史和文化,也對世界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玄奘也由此成為了世界文化名人之一。[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