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爆性肝炎
猛爆性肝炎 英文名称:Fulminant Hepatitis,就诊科别:胃肠肝胆科,身体部位:肝。所谓猛暴性肝炎, 是指在短期间内发生严重之肝脏机能丧失之肝胆内科急症,是肝炎型态中致死率最高的一种,肝脏全部的肝细胞在短期间内大量坏死,因此不能发挥功能,造成肝脏衰竭。并在患者出现“黄疸”的8周内,发生肝昏迷。[1]
目录
疾病原因
会造成猛爆性肝炎的原因有很多种,大致可区分为以下:
1.病毒性肝炎:包括A、B、C、D、E型肝炎病毒。在台湾最常见的是“B型肝炎”。因肝炎病毒太过活跃并大量复制,即可能快速伤害肝脏细胞,造成肝细胞死亡,导致发生猛爆性肝炎。
2.药物:大多是使用“乙酰氨酚类”的的止痛药,例如普拿疼,此类药品安全性高,但如果使用不当,即可能伤害肝脏。有少数病患因体质特殊,服用抗霉菌药物、消炎止痛药、或是降胆固醇药物后,也容易发生药物性肝炎,甚至导致猛爆性肝炎。
3.代谢异常疾病:威尔逊氏症、妊娠性脂肪肝、雷氏症候群等。
4.服用草药偏方,这是最常见的猛爆性肝炎原因,服用来路不明的草药偏方,会增加肝脏的负担,造成肝脏受损,而演变为猛爆性肝炎。
5.其它原因例如:肝静脉或下腔静脉阻塞、四氯化碳中毒、中暑热衰竭、细菌感染引发的败血症、饮酒过量等。[2]
临床表现
临床上猛爆性肝衰竭呈现出肝细胞功能丧失症状,包括有:
(1)起始症状:如恶心、呕吐、疲倦及迅速出现之黄疸等。
(2)脑病变:为猛爆性肝衰竭确定诊断要件,依严重度可分为四期:第一期有情绪、性格及睡眠型态改变。第二期病人发生嗜睡,意识混乱及扑头(flapping tremor)等。第三期可见重度意识混乱,嗜睡但仍可唤醒。第四期为意识丧失,呈现昏迷状态。
(3)脑水肿:会引发颅内高压及大脑缺血,进而引起脑细胞死亡及小脑和脑干疝脱,一般见于第三期和第四期脑病变患者。。研究显示脑水肿可见于百分之八十因猛爆性肝衰竭而死亡之病人,且为猛爆性肝衰竭最主要之致死原因。
(4)代谢异常:如低血糖(因葡萄糖合成降低)可能加重脑病变及脑伤害;低白蛋白血症(因合成降低)引起水肿及腹水等,凝血机能异常(因凝血因子合成降低)引起出血倾向,如胃肠道及颅内出血,及代谢性酸中毒(因乳酸堆积)引起心血管机能障碍等。
(5)感染:经研究猛爆性肝衰竭患者有百分之八十出现临床感染情形,三分之一患者出现霉菌感染。容易发生感染的原因乃是免疫系统受到抑制,及临床上必需之各种侵入性治疗之结果。感染部位以呼吸道和泌尿道最常见,菌种则以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及格兰氏阴性杆菌最多。
(6)多器官衰竭:如心血管循环系统衰竭、肾衰竭及呼吸衰竭等,亦常是猛爆性肝衰竭重要而常见之并发症及致死原因。
[3]
(7)肝肺症候群:氧气浓度因为肺泡气体交换异常而降低。
(8)凝血机能异常(因凝血因子合成降低)引起出血倾向,如胃肠道、肺脏及颅内出血。
常在英年发病
与B型肝炎的自然史有关。台湾的B型肝炎带原者,多是从母体垂直感染,出生时B型肝炎病毒就已在婴儿肝脏里繁殖,但青春期之前人体免疫系统不发达,会把病毒当成自己人,所以没有症状,医学上称20岁前是免疫忍受期。20∼40岁时则是免疫廓清期,身体免疫系统在这时候认出B型肝炎病毒不是自家人,尽全力想把它扫地出门,可是从小病毒就躲在肝细胞里,要消灭它常常得玉石俱焚,下场就是连肝细胞一并被歼灭,于是引发肝炎。[4]
高危险群
1. B型肝炎带原者,需注意是否有合并C型肝炎、D型肝炎的感染
2.代谢异常疾病的患者
3.乱服成药、来历不明的草药或偏方
4.酗酒者[5]
治疗猛爆性肝炎
如果是药物性引起,例如止痛药乙酰胺酚过量引起的猛爆性肝炎,目前有解毒药可以使用,这也就是为什么欧美统计特急性肝衰竭的存活率比较高的原因。而B型肝炎引起的特急性肝衰竭目前也有抗病毒药物可用,及时使用有机会增加存活率;毒菇引起的特急性肝衰竭虽然没有解药,但在刚食入时可以紧急洗胃。
若是肝衰竭除了换肝外,多半是先采取支持性疗法;例如有脑水肿危险者采取降脑压的治疗,而患者因为肝衰竭造成肝脏内的肝糖无法分解成葡萄糖,导致有低血糖的危险时,则要提供葡萄糖水的输液支持治疗。
此外,为了预防肠道产生更多的氨影响病情,也可以给予药物,维持患者每日排便3到4次,减少氨的再吸收,并给予抗生素抑制肠道内会产生氨的细菌。由于患者发病后容易引发续发性感染,因此也要考虑给予抗感染的广效性抗生素;而肝衰竭无法产生凝血因子,要预防出血危险可以使用新鲜冷冻血浆及维生素K等预防出血的药物。[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