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爆性肝炎
猛爆性肝炎 英文名稱:Fulminant Hepatitis,就診科別:胃腸肝膽科,身體部位:肝。所謂猛暴性肝炎, 是指在短期間內發生嚴重之肝臟機能喪失之肝膽內科急症,是肝炎型態中致死率最高的一種,肝臟全部的肝細胞在短期間內大量壞死,因此不能發揮功能,造成肝臟衰竭。並在患者出現「黃疸」的8周內,發生肝昏迷。[1]
目录
疾病原因
會造成猛爆性肝炎的原因有很多種,大致可區分為以下:
1.病毒性肝炎:包括A、B、C、D、E型肝炎病毒。在台灣最常見的是「B型肝炎」。因肝炎病毒太過活躍並大量複製,即可能快速傷害肝臟細胞,造成肝細胞死亡,導致發生猛爆性肝炎。
2.藥物:大多是使用「乙醯氨酚類」的的止痛藥,例如普拿疼,此類藥品安全性高,但如果使用不當,即可能傷害肝臟。有少數病患因體質特殊,服用抗黴菌藥物、消炎止痛藥、或是降膽固醇藥物後,也容易發生藥物性肝炎,甚至導致猛爆性肝炎。
3.代謝異常疾病:威爾遜氏症、妊娠性脂肪肝、雷氏症候群等。
4.服用草藥偏方,這是最常見的猛爆性肝炎原因,服用來路不明的草藥偏方,會增加肝臟的負擔,造成肝臟受損,而演變為猛爆性肝炎。
5.其它原因例如:肝靜脈或下腔靜脈阻塞、四氯化碳中毒、中暑熱衰竭、細菌感染引發的敗血症、飲酒過量等。[2]
臨床表現
臨床上猛爆性肝衰竭呈現出肝細胞功能喪失症狀,包括有:
(1)起始症狀:如噁心、嘔吐、疲倦及迅速出現之黃疸等。
(2)腦病變:為猛爆性肝衰竭確定診斷要件,依嚴重度可分為四期:第一期有情緒、性格及睡眠型態改變。第二期病人發生嗜睡,意識混亂及撲頭(flapping tremor)等。第三期可見重度意識混亂,嗜睡但仍可喚醒。第四期為意識喪失,呈現昏迷狀態。
(3)腦水腫:會引發顱內高壓及大腦缺血,進而引起腦細胞死亡及小腦和腦幹疝脫,一般見於第三期和第四期腦病變患者。。研究顯示腦水腫可見於百分之八十因猛爆性肝衰竭而死亡之病人,且為猛爆性肝衰竭最主要之致死原因。
(4)代謝異常:如低血糖(因葡萄糖合成降低)可能加重腦病變及腦傷害;低白蛋白血症(因合成降低)引起水腫及腹水等,凝血機能異常(因凝血因子合成降低)引起出血傾向,如胃腸道及顱內出血,及代謝性酸中毒(因乳酸堆積)引起心血管機能障礙等。
(5)感染:經研究猛爆性肝衰竭患者有百分之八十出現臨床感染情形,三分之一患者出現黴菌感染。容易發生感染的原因乃是免疫系統受到抑制,及臨床上必需之各種侵入性治療之結果。感染部位以呼吸道和泌尿道最常見,菌種則以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及格蘭氏陰性桿菌最多。
(6)多器官衰竭:如心血管循環系統衰竭、腎衰竭及呼吸衰竭等,亦常是猛爆性肝衰竭重要而常見之併發症及致死原因。
[3]
(7)肝肺症候群:氧氣濃度因為肺泡氣體交換異常而降低。
(8)凝血機能異常(因凝血因子合成降低)引起出血傾向,如胃腸道、肺臟及顱內出血。
常在英年發病
與B型肝炎的自然史有關。台灣的B型肝炎帶原者,多是從母體垂直感染,出生時B型肝炎病毒就已在嬰兒肝臟裡繁殖,但青春期之前人體免疫系統不發達,會把病毒當成自己人,所以沒有症狀,醫學上稱20歲前是免疫忍受期。20∼40歲時則是免疫廓清期,身體免疫系統在這時候認出B型肝炎病毒不是自家人,盡全力想把它掃地出門,可是從小病毒就躲在肝細胞裡,要消滅它常常得玉石俱焚,下場就是連肝細胞一併被殲滅,於是引發肝炎。[4]
高危險群
1. B型肝炎帶原者,需注意是否有合併C型肝炎、D型肝炎的感染
2.代謝異常疾病的患者
3.亂服成藥、來歷不明的草藥或偏方
4.酗酒者[5]
治療猛爆性肝炎
如果是藥物性引起,例如止痛藥乙醯胺酚過量引起的猛爆性肝炎,目前有解毒藥可以使用,這也就是為什麼歐美統計特急性肝衰竭的存活率比較高的原因。而B型肝炎引起的特急性肝衰竭目前也有抗病毒藥物可用,及時使用有機會增加存活率;毒菇引起的特急性肝衰竭雖然沒有解藥,但在剛食入時可以緊急洗胃。
若是肝衰竭除了換肝外,多半是先採取支持性療法;例如有腦水腫危險者採取降腦壓的治療,而患者因為肝衰竭造成肝臟內的肝醣無法分解成葡萄糖,導致有低血糖的危險時,則要提供葡萄糖水的輸液支持治療。
此外,為了預防腸道產生更多的氨影響病情,也可以給予藥物,維持患者每日排便3到4次,減少氨的再吸收,並給予抗生素抑制腸道內會產生氨的細菌。由於患者發病後容易引發續發性感染,因此也要考慮給予抗感染的廣效性抗生素;而肝衰竭無法產生凝血因子,要預防出血危險可以使用新鮮冷凍血漿及維生素K等預防出血的藥物。[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