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牛
犀牛(學名:Rhinocerotidae)是哺乳類犀科的總稱,目前分布於非洲和東南亞,是現存最大的奇蹄目動物,也是現存體型僅次於大象的陸地動物。所有的現存犀類基本上是腿短、體粗壯,體肥笨拙,體長2.2~4.3米,肩高1.1~2.05米,體重700~3000公斤,皮厚粗糙,並於肩腰等處成褶皺排列;毛被稀少而硬,甚或大部無毛;耳呈卵圓形,頭大而長,頸短粗,長唇延長伸出;頭部有實心的獨角或雙角(有的雌性無角),起源於真皮,角脫落仍能復生;無犬齒;尾細短,身體呈黃褐、褐、黑或灰色。
9月22日是「世界犀牛日」[1](World Rhino Day)。2010年,「世界犀牛日」由南非世界自然基金會創辦(WWF-South Africa),現已為全世界廣泛接受。該活動旨在關注全球稀有動物。
目錄
物種學史
在漸新世出現了有史以來最大陸生哺乳動物——巨犀,它體格健壯和高大,體長約8米,身高5米。不過雖然巨犀[2]和犀牛同屬奇蹄目,但並不屬於犀牛科。
中新世的後期,出現了獨角犀牛的祖先。獨角犀牛僅存爪哇犀牛和印度犀牛,均分布在亞洲。在中新世以後出現的犀牛體型與現代犀牛相接近。其中有下唇比上唇略大些的大唇犀,下頜有兩顆大牙向前伸出,生活在沼澤地帶,以水中的植物為食。
上新世後期(約300萬年前),雙角犀牛出現。雙角犀牛有蘇門達臘犀、白犀牛和黑犀牛。第四紀時期人類已經出現,早期的犀牛以板齒犀、披毛犀為代表。板齒犀個體巨大,5米長,身披厚甲,在額部生有大角,約2米長,牙齒的齒冠高,呈方柱狀,草地上生活,更新世時期在中國華北的及歐洲等地曾有板齒犀生活;披毛犀和猛獁象外形相似,巨大的身體及長着粗毛的厚皮可以抵禦寒冷,長鼻上有一對巨角,前面一支最長可達1米,生活在寒冷地帶。這兩種犀類先後在不同的時期都已經滅絕了。
在犀類的後代中,現僅殘存有犀牛科的4屬5種,主要分布在亞洲和非洲,其中分布在亞洲的犀牛已經瀕臨絕種。主要是因為犀牛角作為藥材[3],其實犀牛角跟指甲是一樣的構造,隨數量減少也不容易買到真正的犀牛角,市場還得以購買是因為商販懂得以牛角替代來獲利,甚至用相似成分的貓狗爪磨成假貨變換充數。
外形特徵
犀牛體長2.2-4.3米,肩高1.2-2米,重700-3600公斤。犀牛擁有粗壯的軀體,短柱般的四肢、全身覆蓋1.5-5厘米厚的皮膚,鼻子上方長有單角或雙角。犀牛是草食性動物。作為體型較大的哺乳動物其頭腦相對較小(400-600克)。它們雖然軀體龐大,卻是不會主動作出攻擊行為的動物。在受傷或陷入困境時它們會兇猛異常。它們雖然體型笨重,但仍能以相當快的速度行走或奔跑,最快可達56公里每小時。
犀牛的皮膚雖很堅硬,但其褶縫裡的皮膚十分嬌嫩,常有寄生蟲在其中,為了趕走這些蟲子,它們要常在泥水中打滾 抹泥。有一種同犀牛共生的紅嘴牛椋鳥(Buphagus erythrorhynchus)經常停在犀牛背上為它清除寄生蟲。
生活習性
犀牛一頭成年雄犀牛占有大約10平方公里的領地,它經常在領地內巡邏,以防外來者侵擾。但這些雄犀牛通常允許雌犀牛和小犀牛穿過自己的領地。這些犀牛不得不穿過好幾塊被犀牛割據的領地,到較遠的地方去尋水覓食。犀牛的許多糞便,排在它的領土周圍,有些邊界的糞堆大約有4.5米寬,尤其是在旱季末,犀牛的糞便積的更多。
打滾對犀牛來說非常重要。犀牛在水窪里打滾里是一種不讓蚊蟲叮咬的有效辦法。同時,還可以保持身體的涼爽。犀牛反應遲鈍,視覺很差,但嗅覺和聽覺敏銳。一些大型貓科動物,如獅子、老虎等有時偷獵幼犀,但成年犀牛除人類外是沒有敵人的。紅嘴牛椋鳥經常伴隨着這些龐然大物,是可以與犀牛共生的一種鳥類[4]。紅嘴牛椋鳥會停留在犀牛身上,啄食犀牛皮膚上的寄生蟲和它們行走時踢起來的昆蟲;同時,這些小鳥還起着「哨兵」的作用,察覺異常時,它們便鳴叫着飛離犀牛身上,使犀牛及時得到「警報」。
生長繁殖
在繁殖季節,一對犀牛可能在一起生活四個月。每產1仔。孕期約515~18個月。幼犀出生後約半個小時才能站立,一個多小時後開始哺乳。一直跟隨母犀在一起到下一隻幼犀出生。母犀每隔數年產一仔,壽命可達40至50年。
母犀牛每4到5年生一隻小犀牛,孕期為18個月。小犀牛重達100磅。犀牛孕期將近兩年,小犀牛要跟隨媽媽生活3年才能獨立生活,而且犀牛每次只能生一胎。因此,犀牛是每4~5年才能繁殖一次。
種群現狀
全世界有28000多隻犀牛生活在非洲及亞洲的野外。現存的5種犀牛中,有3種處於幾近滅絕的邊緣,其餘2種也處在受威脅狀態。
因為人類的大肆捕殺,犀牛的數量已經非常稀少,目前全世界僅存犀牛兩萬餘頭,在中國本土已無野生個體。在過去40年裡,犀牛的種群數量整體下降了95%,其三個極危的亞種已被列入華盛頓公約(CITES)附錄一的瀕危物種[5]
種群分類
白犀牛:白犀屬,是現存體型最大的犀牛之一,長有兩個角。白犀牛有北部白犀牛和南部白犀牛兩個亞種,分別棲息於非洲中部和南部的草原。2018年3月19日,最後一頭雄性北部白犀牛「蘇丹」去世。目前仍確認存活的北部白犀牛僅剩Fatu和Najin兩頭雌性犀牛,生活在肯尼亞的奧佩傑塔自然保護區(Ol Pejeta Conservancy)。至此,北部白犀牛可能野外已滅絕。南部白犀牛目前野外種群數量約有17,212-18,915頭,是數量最多的犀牛,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列為近危(IUCN 3.1: Near Threatened)。
蘇門答臘犀牛:是雙角犀屬的唯一一種,也是現存最小的犀牛,長有兩個角。蘇門答臘犀牛現存於東南亞的蘇門答臘和婆羅洲。蘇門答臘犀牛分東蘇門答臘犀牛、西蘇門答臘犀牛和北蘇門答臘犀牛三個亞種。目前野外僅存六個種群,截止2019年,野外總數量少於80頭,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列為極危(IUCN 3.1: Critically Endangered)。
黑犀牛:是黑犀屬的唯一一種,體型較白犀小很多,但顏色事實上也接近於灰白色,擁有兩個角,現在棲息於非洲。黑犀牛分東部黑犀牛、西部黑犀牛、中南部黑犀牛和西南部黑犀牛四個亞種。目前野外中區數量約有5,366-5,627頭,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列為極危(IUCN 3.1: Critically Endangered)。
爪哇犀牛:獨角犀屬,又稱小獨角犀,於印度犀牛是近親。目前僅在印尼的爪哇島殘存一個種群,幾乎滅絕。爪哇犀牛分越南爪哇犀牛、印度爪哇犀牛和印尼爪哇犀牛三個亞種。現在越南亞種和印度亞種已滅絕。印尼亞種殘存於爪哇島上的種群僅剩58-65頭個體,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列為極危(IUCN 3.1: Critically Endangered)。
印度犀牛:獨角犀屬,又稱大獨角犀,主要分布於印度和尼泊爾。印度犀牛的種群曾在1900年處於滅絕邊緣,僅剩不到200頭個體,後在有效的保護和努力下,種群數量恢復至約3,588頭,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列為易危(IUCN 3.1: Vulnerable)。
保護級別
1993年5月29日,中國國務院發布《國務院關于禁止犀牛角和虎骨貿易的通知》,規定犀牛是國際上重點保護的瀕危野生動物,被列為我國已簽署了的《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一物種。中國境內現在雖然已經沒有了野生的犀牛(中國的最後一隻犀牛於1922年因人類獵殺滅絕),但中國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陸生野生動物保護實施條例》和《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的有關規定,禁止任何犀牛角、犀牛製品交易,並取消犀牛角的藥用標準。
視頻
犀牛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9.22 | 世界犀牛日,澳洲維多利亞保育動物園,2018-09-22
- ↑ 方舟生存進化巨犀 看起來像一個巨大的馬和犀牛混合體,OurPlay官網,2019-4-25
- ↑ 沒有買賣沒有傷害,關於犀牛與犀牛角,飾迦,2018-01-22
- ↑ 犀牛鳥和犀牛什麼關係?,黔農網 ,2017-5-3
- ↑ 犀牛被列為最瀕危物種,世界自然基金會,2012-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