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漿草
牛奶漿草 | |
---|---|
圖片來源 | 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5925224&sid=6138145 |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稱:牛奶漿草 漢語拼音:niú nǎi jiāng cǎo |
牛奶漿草,中藥名。為大戟科植物牛奶漿草EuphorbiasieboldianaMorr.etDecne的根皮。分布安徽、浙江、湖北、湖南等地。具有利尿逐水之功效。用於膨脹水腫,水結胸證。[1]
目錄
藥理簡介
各種名稱
中文名:牛奶漿草
別名:見氣消、柳州七、生死還陽、鬼打傘、搜山虎、鐵涼傘[[[湖南]]湘陰]
來源
為大戟科大戟屬植物牛奶漿草Euphorbia hippocrepica Hemsl.,以二年以上的老根入藥。冬、春二季採挖,將鮮根洗淨,放清水浸泡1小時左右,取出,用篾片刮去黑色外皮,取二層皮,棄去木心,曬乾(雨天可用文火慢慢烘乾,若烤成焦黃則無效)碾粉,可裝膠囊用。
性味
微苦、澀,寒。
功能主治
逐水消腫。用於血吸蟲病腹水,全身水腫,胸腔積液。
用法用量
內服0.5~1.5錢。
注意
服本品後有噁心,嘔吐或頭昏,腹痛,腹瀉等反應。服藥後,服適量胡椒水,以防止嘔吐。[2]
摘錄
《全國中草藥匯編》
注意事項
本品藥力峻猛,且對消化道有刺激性,心力衰竭,食管靜脈曲張和體柔者及孕婦、新產婦禁服。裝入膠囊服可減輕副反應。
藥理作用
- 1、利尿作用。
- 2、導瀉作用。
相關論述
《全國中草藥匯編》:「逐水消腫。主治血吸蟲病腹水,全身水腫,胸腔積液。」
相關配伍
治吸血蟲病腹水:牛奶漿草根皮適量,研細粉,裝入膠囊,每晨空腹吞服2.4-4.5g。5-10天為1療程。(《全國中草藥匯編》)
採收加工
冬、春二季採挖,將鮮根洗淨,放清水中泡1小時左右,取出,刮去黑色外皮,取二層皮,棄去木心,曬乾。
形態特徵
牛奶漿草又名:馬蹄葉大戟、鈎腺大戟、長角大戟、黃土大戟、粉柄大戟、錐腺大戟、長圓葉大戟、土大戟、康定大戟。多年生草本。根狀莖較粗狀,基部具不定根,長10-20厘米,直徑4-15毫米。莖單一或自基部多分枝,每個分枝向上再分枝,高40-70厘米,直徑4-7毫米。葉互生,橢圓形、倒卵狀披針形、長橢圓形,變異較大,長2-5(6)厘米,寬5-15毫米,先端鈍或尖或漸尖,基部漸狹或呈狹楔形,全緣;側脈羽狀;葉柄極短或無;總苞葉3-5枚,橢圓形或卵狀橢圓形,長1.5-2.5厘米,寬4-8毫米,先端鈍尖,基部近平截;傘幅3-5,長2-4厘米;苞葉2枚,常呈腎狀圓形,少為卵狀三角形或半圓形,變異較大,長8-14毫米,寬8-16毫米,先端圓或略呈凸尖,基部近平截或微凹或近圓形。花序單生於二歧分枝的頂端,基部無柄;總苞杯狀,高3-4毫米,直徑3-5毫米,邊緣4裂,裂片三角形或卵狀三角形,內側具短柔毛或具極少的短柔毛,腺體4,新月形,兩端具角,角尖鈍或長刺芒狀,變化極不穩定,以黃褐色為主,少有褐色或淡黃色或黃綠色。雄花多數,伸出總苞之外;雌花1枚,子房柄伸出總苞邊緣;子房光滑無毛;花柱3,分離;柱頭2裂。蒴果三棱狀球狀,長3.5-4.0毫米,直徑4-5毫米,光滑,成熟時分裂為3個分果爿;花柱宿存,且易脫落。種子近長球狀,長約2.5毫米,直徑約1.5毫米,灰褐色,具不明顯的紋飾;種阜無柄。花果期4-9月。
分布區域
生長環境
生于田邊草叢、郊野、山坡等陰濕處。[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