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弹
炮弹 |
中文名称: 炮弹 分类 穿甲弹、破甲弹、榴弹等 口径: 20mm以上 |
炮弹是指口径在20mm以上,利用火炮发射,完成杀伤,爆破,侵彻及或其他战术目的作用的弹药。通常包括风帽、弹丸(战斗部)、引信、弹带、底火和药筒(内装发射药)等几部分。
根据装弹方法,分成定装弹和分装弹两种,定装弹将弹丸和药筒合一,装填时,弹丸和药筒一起装填;而分装弹在装填时先装填弹丸,再装填药筒。[1]
目录
概述
炮弹根据用途和使用场合,有多种分类方法:
常见的地面身管火炮(地炮)常用的弹药有杀伤爆破弹(也叫高爆弹,榴弹)、穿甲弹、穿甲爆破弹(混凝土爆破弹)、燃烧弹,特殊弹药有子母弹、云爆弹、激光制导炮弹、预制破片弹、末敏弹、布雷弹、照明弹、宣传弹、毒气弹、核弹等多种。
传统意义上,炮弹的结构基本类似。以最常规的身管火炮炮弹为例,最前端是风帽(用于改善炮弹飞行特性,抵抗风雨对弹道影响,改善炮弹撞击角,增加可靠性),然后是引信,然后是弹丸(内部主要为战斗部,比如大量TNT装药),后面是药筒(药筒通常由铜或钢铸成,圆柱形,内装炮弹发射药),药筒最后面是底火。部分炮弹(如迫击炮弹)在后部还有控制飞行用的弹翼。对于大口径炮弹,在弹丸外围通常还有用高纯度铜制作的弹带,以及定心部等附属装置,弹带通常有一至两条,在使用时会嵌入阴膛线,使得弹丸与膛线紧密结合,定心部精度很高,一般与膛线的误差在0.1mm以内,主要用于控制精度。在药筒外围往往注明有弹药信息,如出厂时间,规格等等,在弹丸尖部外围,往往涂有颜色,根据颜色可以区分炮弹的种类。
引信也可以分成多种,如瞬发引信(触地瞬间爆炸),短延期引信(多用于半穿甲弹,攻击有少量遮蔽物的目标),延期引信(多用于穿甲弹和穿甲爆破弹,用于攻击有较强防御的目标),延时引信(用于高射炮弹),无线电引信(无线电控制引信爆炸,用于高射炮)等。
种类
穿甲弹
穿甲弹又称动能弹,主要用于攻击对方的装甲目标,其穿甲效能主要取决于弹丸本身的质量、硬度、密度和速度。穿甲弹经过了全口径尖头穿甲弹、全口径钝头穿甲弹、全口径被帽穿甲弹、次口径超速穿甲弹等阶段,发展到了目前的长杆式尾翼稳定超速脱壳穿甲弹,其弹芯材料从最初的高碳钢合金发展到钨合金乃至贫铀合金,其初速由最初的仅800多米/秒到提高目前的超过1800米/秒,其穿甲厚度由最初的几十毫米发展到目前的200-800毫米,已成为被世界公认为对付复合装甲的最有效的炮弹。
破甲弹
破甲弹是利用"聚能效应"(又称门罗效应或空心效应)原理制成的弹药,主要由弹体、空心装药、金属药形罩和起爆装置组成,大多采用电发引信。其破甲过程为:当弹药击中目标诱发装药爆炸时,炸药所产生的高能量集中在金属药罩上,并在瞬间将其融化成为一股细长(直径3-5毫米,长达数十厘米)、高速度(高达8-10千米/秒)、高压力(100-200万个大气压)、高温度(1000℃以上)的金属射流,这种具有强大能量金属射流的在顷刻间穿透装甲后,继续高速前进,加上它所产生的喷溅作用,就会破坏坦克内的设备,杀伤乘员,并极易引燃油料及诱爆弹药,产生"二次杀伤效应"。破甲弹的优点:一是其破甲威力与弹丸的速度及飞行的距离无关;二是在遇到具有很大倾斜角的装甲时也能有效地破甲。其缺点:一是穿透装甲的孔径较小,对坦克的毁伤不如穿甲弹厉害;二是对复合装甲、反作用装甲、屏蔽装甲等特殊装甲,其威力将会受到较大影响。因此,在现代坦克炮的弹药中,破甲弹的配备率已经下降,如T-72坦克弹药基数为39发,但只配备5发破甲弹。
碎甲弹
碎甲弹是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由英国研制成功的一种反坦克弹种。其结构特征为:较薄的弹体内包裹着较多的塑性炸药,短延期引信位于弹体的尾部,只能用线膛炮发射。其杀伤原理为:当碎甲弹命中目标时,受撞击力的作用,弹壳破碎后就会象膏药一样紧贴在装甲表面上,当引信引爆炸药后,所产生的冲击波以每平方厘米数十吨的应力作用于装甲上,从而会在装甲的内壁崩落一块数千克的破片和数十片小破片,这些高速崩落的破片,可杀伤车内乘员,损坏车内设备,从而达到使目标失去战斗能力的目的。
碎甲弹的优点:一是其构造简单,造价低廉,爆炸威力大,一般可对1.3-1.5倍口径的均质装甲起到良好的破碎作用;二是碎甲效能与弹速及弹着角关系不大,甚至当装甲倾角较大时,更有利于塑性炸药的堆积;三是碎甲弹装药量较多,爆破威力较大,可以替代榴弹以对付各种工事和集群人员,因此,配备碎甲弹的坦克一般不用再配备榴弹。
碎甲弹的缺点:一是对付屏蔽装甲、复合装甲的能力有限;二是碎甲弹的直射距离较其它弹种近,通常为800米左右。
榴弹
榴弹是利用弹丸爆炸后产生的碎片和冲击波来进行毁伤目标的弹种。坦克上通常装备的是杀伤爆破榴弹。它既有爆破作用,又有杀伤作用,用来摧毁野战阵地工事、杀伤敌方兵员和对付薄装甲目标。由于坦克滑膛炮不能发射靠旋转稳定的榴弹,所以配用长体式尾翼稳定破甲、杀伤两用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