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藍山雀
灰藍山雀[1]((學名:Cyanistes cyanus),雀形目山雀科藍山雀屬的鳥類。體小(13厘米)而嘴短的毛茸茸偏白色山雀,頭和下體白色,體紋灰色與紫藍色。共有8個亞種,分布於阿富汗、前蘇聯、蒙古以及中國的新疆、青海、內蒙古、黑龍江等地。一般棲息於闊葉樹叢、山溪旁的楊柳樹叢間以及偶見於綠洲叢林。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西伯利亞。飛羽暗褐,外側飛羽的外側羽片除基部深藍色外,大部呈白色,羽端具白緣;大覆羽具白色端斑,形成一道寬闊的白色翅斑;尾羽深藍,中央第二對具白斑,向外側漸形擴大,至最外側尾羽大部為白色;下體灰白,腹部中央具一塊黑斑。腋羽和翅下覆羽灰白色。雌性成鳥羽色與雄鳥相似。
主要棲息在闊葉樹叢;常集群活動于山溪旁的楊柳樹叢間;偶見於綠洲叢林。性較活潑,早晨喜跳躍在枝間覓食和鳴叫。5-6月多單個或成對活動。主要以昆蟲為食,包括鱗翅目成蟲、幼蟲及卵,象甲和其它甲蟲。分布於西亞、俄羅斯、蒙古和中國新疆、青海和黑龍江。
目錄
形態特徵
灰藍山雀雌雄羽色相似,額、頭頂至後頸淺灰白色,後頸具一藍色領環,貫眼紋藍黑色,向後延伸至後頸與黑色領環相連。背、肩、腰淺灰藍色,飛羽暗褐色,外側飛羽外翈基部深藍色,其餘大部白色,往內漸轉為深藍色,端部具白色羽緣。內翈飛羽幾純為白色,翅上覆羽藍色,大覆羽主要為白色或具白色端斑,在翅上形成明顯的白色翅斑。尾上覆羽淺藍白色,尾深藍色,中央一對尾羽微具白色端斑,往外側尾羽白色端斑逐漸擴大,到最外側尾羽幾全為白色,僅內翈基部綴褐藍色。下體灰白色,腹中央有一黑斑,青海亞種前胸為黃色,形成一寬闊的黃色胸帶上腋羽和翅下覆羽灰白色。
幼鳥似成鳥,但少光澤,不似成鳥羽色輝亮,頭部藍黑色部分呈污藍灰色,腹部黑斑不顯著。
虹膜黑茶色;嘴褐黑色;腳灰藍色至黑色。
大小量度:體重♂11-13克,♀11-13克;體長♂112-137毫米,♀119-130毫米;嘴峰♂9-11毫米,♀10毫米;翅♂65-68毫米,♀61-65毫米;尾♂58-65毫米,♀57-62毫米;跗蹠♂17-19毫米,♀16.5-17毫米。(註:♂雄性;♀雌性)
棲息環境
主要棲息于山地和平原地帶的闊葉林和混交林中,尤以山溪、河流和湖泊沿岸的樹林和灌叢中較常見,也出現於蘆葦沼澤和荒漠邊緣地帶的灌叢和柳叢。
生活習性
留鳥。除繁殖期單獨或成對活動外,其他時候多成群,性活潑,常在樹枝間跳躍或飛來飛去,有時垂懸於枝葉上覓食叫聲「嗞、嗞、嗞」。
主要以鞘翅目、鱗翅目、直翅目、膜翅目等昆蟲和昆蟲的幼蟲為食,也吃蝗蟲、甲蟲、蜘蛛等其他無脊椎動物性食物,也吃少量植物性食物。
分布範圍
原產地:阿富汗、白俄羅斯、 中國、 芬蘭、 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 蒙古、 俄羅斯聯邦、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 烏克蘭、烏茲別克斯坦。
遊蕩:奧地利、捷克、 丹麥、 愛沙尼亞、 法國、 德國、 匈牙利、 伊朗伊斯蘭共和國、 日本、拉脫維亞、黑山、 巴基斯坦、 波蘭、 羅馬尼亞、 塞爾維亞、 斯洛伐克、 瑞典。
起源不確定:印度。
繁殖方式
繁殖期5-7月。營巢於離地不高的天然樹洞和縫隙中,在開闊地區建築物牆壁和岩石縫隙中營巢。巢呈杯狀,主要由枯草莖、草葉、苔蘚、樹皮纖維等構成,內墊有毛、棉花等柔軟材料。巢的大小為外徑9-13厘米,內徑6-7厘米,深4-5厘米,每窩產卵3-11枚。卵白色、被有紅褐色斑點,卵的大小為14.8-18.5毫米×11.0-12.2毫米。
保護現狀
-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6年 ver 3.1——無危(LC)。
該物種已被列入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