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胸秧雞
灰胸秧雞 |
---|
圖片來自flickr |
基本資料 |
學名 Gallirallus striatus 目/科/屬 鶴形/秧雞/紋秧雞 遷徏狀態 留鳥 普遍性 不普 體長/體重 25-30cm/100-142g |
別名:灰胸紋秧雞、藍胸秧雞、長嘴秧雞,雌雄相似。虹膜紅色。嘴桃紅、上嘴峰至嘴先暗褐色。腳灰褐色。
臺灣特有亞種taiwanus
- 成鳥
- 頭頂至後頸紅褐色。背至尾羽灰褐色,密佈白細橫紋及暗色軸斑。
- 喉灰白色,臉頰、頸側至胸為藍灰色。腹、脇灰褐色,密佈白色橫紋。
- 雌鳥以雄鳥,但頭頂有較多黑色縱紋,且紅褐色不鮮明。
- 亞成鳥似雌鳥,但羽色黯淡,嘴偏褐色。頭頂至後頸暗棕褐色,臉及體下灰色尚未明顯,白橫紋也模糊。
目錄
棲地&習性
許多類型的濕地,包括濕地草甸,蘆葦沼澤,水田和紅樹林。
多於地面水澤間啄食。
以蠕蟲,軟體動物,甲殼類動物,昆蟲(包括螞蟻)及其幼蟲,蜘蛛以及沼澤植物的種子和芽為食。
繁殖
保育
不受全球威脅。
鳴聲
發出尖銳的「 kerrek」和嘈雜的「 ka-ka-ka」聲。
外觀相似性
秧雞頭頂至後頸非紅褐色,體背欖褐色,有明顯黑軸斑,但無白橫紋。
分佈
亞種和分佈
- L. s. albiventer (Swainson, 1838) – 印度和斯里蘭卡飛往中國SC(雲南)和泰國;有些可能在泰國南部和馬來西亞半島越冬。
- L. s. obscurior (A. O. Hume, 1874) – 安達曼群島。
- L. s. nicobariensis (Abdulali, 1966) – Nicobar Is.
- L. s. jouyi (Stejneger, 1887) – 中國東南部和海南。
- L. s. taiwana (Yamashina, 1932) – 台灣。
- L. s. gularis (Horsfield, 1821) – 越南,老撾和柬埔寨通過馬來西亞半島到達蘇門答臘(與Simeulue),爪哇和婆羅洲。
- L. s. striata (Linnaeus, 1766) – 菲律賓,婆羅洲北部的蘇魯島;還有蘇拉威西島,那裡也許不是居民。
- L. s. paraterma (Oberholser, 1924) – 菲律賓EC的SamarI。[1]
參考書目
臺灣野鳥手繪圖鑑
視頻
參考文獻
- ↑ slaty-breasted rail,hb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