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斯·希伯
汉斯·希伯(波兰名Grzyb,1897-1941.11.29),记者、国际主义战士。1897年出生在原奥匈帝国(现波兰)的克拉科夫,在德国上大学并加入德国共产党(德名Muller、海因兹·莫勒)。他通晓英、德、俄、波兰和中国5国文字,后定居德国。1925年来到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他到敌后根据地采访,新四军卫生部长沈其震给他改名为汉斯·希伯(Hans.Shippe)。1941年11月29日晚,希伯所在的八路军连队在沂南费县交界处的大青山五道沟下的獾沟子附近与敌人遭遇。时为记者的他不幸身受重伤,最后献出宝贵的生命,时年仅44岁。2014年9月1日,民政部公布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汉斯·希伯名列其中。 [1]
人物生平/汉斯·希伯
初到中国
1925年,他第一次来到中国上海。他作为记者,思想积极、眼光敏锐,经常到贫困的下层民众中了解中国的实际情况。当上海发生工人运动时,他十分支持,并积极报道,向世人介绍中国工人的贫困和争取生存、解放的斗争。同年于北伐军总政治编译处做编译工作。在那里,他目睹了帝国主义制造的“五卅惨案”,随后到达广州。
返回欧洲
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他看到他无法将国民党的观点与自己的信念统一起来,于是他愤然辞去了国民党内的职务,经上海返回欧洲。回到欧洲后,他仍时刻关心中国的革命问题,并根据自己的经历和中国的实际情况用生动的语言写出了《从广州到上海:1925年-1927年》一书,于1928年2月在德国柏林出版。此书让更多的外国人了解了中国的真实国情。
汉斯·希伯并没有因为国民党反动派的叛变而动摇对中国的向往和对中国人民无私援助的决心,1932年秋,他告别了新婚的妻子秋迪·卢森堡来到了上海,不久其妻也来到中国,定居上海。汉斯·希伯在上海期间,与当时在上海的一些国际友人如史沫特莱、马海德、路易·艾黎等人组织了“国际马克思主义学习小组”,共同研究中国的形势。
此后的5年间,他在上海广泛活动,他以笔名“亚细亚人”在美国《太平洋事务》《亚细亚杂志》和德国《世界舞台》等多种报刊上,发表了大量关于中国和远东问题的文章,成为世界著名的反法西斯政论家。[2]
重抵上海
1934年由海参崴经苏联返回欧洲,半年后回到上海。七七事变后,汉斯·希伯看到中国人民英勇抗日,十分激动,为报道中国的抗日斗争,他决心到中国抗战的指挥中心--延安进行采访。
采访要人
血染沂蒙
- 1941年1月初,国民党悍然发动“皖南事变”。
- 1941年1月8日,重建的新四军军部在苏北盐城成立。
- 1941年5月,希伯与夫人秋迪化装成医生和护士来到新四军苏北抗日根据地,见到了刘少奇、陈毅、粟裕等。在苏北,他完成了一本8万字的书稿《中国团结抗战中的八路军和新四军》。
在苏北,他提出要到山东进一步了解八路军在敌后的活动情况,新四军阻止他“山东敌人大扫荡要开始了,危险”希伯说:“正因为这样我更要去。那里没有外国记者去过,更需要我许多问题我到那儿才能找到答案”。
同年,希伯夫妇由新四军掩送到陇海铁路后,再由115师接到滨海区。
- 1941年9月12日,顺利到达山东滨海地区(今临沂市莒南县)。当时的《大众日报》为希伯的到来,刊登了消息,说:“在抗战中,外国记者到鲁南,还是以希伯先生为第一。”希伯到滨海区后受到当地军民热情欢迎,有老乡从院子里走出来向他打招呼时,希伯总是说:“我叫希伯,你好!”希伯回忆说:“我真像明星!人们追着我,围着我,一双双友善的眼睛望着我,仿佛我是一个天外来客。而我却有一种到家了的亲切感。能和山东的抗日军民见面我很荣幸,实现了我的愿望!”
10月4日,山东抗日根据地举办茶话会欢迎希伯。在根据地期间,罗荣桓为了方便希伯采访,把自己的一匹
枣红马送给希伯,希伯坚决不收。为了方便采访,他换上了鲁南特有的铲鞋,穿上了八路军的灰棉布军服。他不仅采访领导、战士和当地群众,还采访被俘日军,并且参加夜袭战斗,实地观察战士们战斗。希伯和战士们打成一片,像小学生一样认真学习战斗经验,凡和他接触过的人都愿与他交往,并亲切的称他“洋八路”。他白天采访,晚上写作,打字机常工作到天亮。很快,他就写出了通讯《在日寇占领区的旅行》等长篇报道。当时,外国记者的文章要海外发表必须经过上海,希伯的文章能在海外发表于他在上海的妻子是密不可分的。于是希伯让夫人来山东看看,顺便取走他的文稿。
罗荣桓、朱瑞等115师主队作战频繁,多次到后方进行反“扫荡”,希伯夫妇在此十分不安全,115师把希伯夫妇转给山东分局机关。在日军扫荡时,山东分局机关提出让希伯夫妇提前回上海,希伯说:“让秋迪先回去,我同意,而我决不离开山东。一个想有所作为的记者是从来不畏惧枪炮子弹的。让我留下吧!”没想到,这次是希伯和夫人的诀别。
- 1941年11月初,罗荣桓政委亲自指挥了“留田突围”(留田,沂南县境内)。五万多分别来自费县、平邑、蒙阴、莒县的日、伪军在平家沟进行了“围剿”
- 1941年11月5日 ,115师向东突出汉河向西南方向突围。由于指挥得当,八路军一枪未放,无一伤亡,一夜之间就突破敌人3道封锁线,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到达预定地点。希伯立刻在《战士报》上发表了《无声的战斗》,大加赞扬这次突围。
敌人并不甘心,一场更大的“扫荡”正在酝酿中。不久,发生了鲁中南地区抗战史上最悲壮的一次战役——大青山战役。
- 1941年11月下旬,沂蒙山飘起了小雪,扫荡进入了白热化,115师劝希伯离开滨海区。希伯说:“现在正是最需要我奋斗的时刻。我要和你们在一起!”
- 1941年11月29日晚,希伯所在的连队在沂南费县交界处的大青山五道沟下的獾沟子附近与敌人遭遇。敌人以一个混成旅将八路军一个连紧紧包围起来。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连队战士与敌人展开了殊死搏斗,希伯也参加了战斗。由于敌我力量悬殊太大,领导当机立断让连队分3个小分队向西南突围。希伯被安排在第1分队先走,但他不肯先走。第2分队开始突围时,他又要求战斗到底,领导未同意。当他拔出手枪,加入最后突围的第3分队时,敌人已经从四面八方压过来了,突破口被封锁。尽管指战员们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打退了敌人多次猖狂进攻,但伤亡很大,希伯的翻译和警卫人员都倒在血泊中。希伯满腔怒火,从牺牲者身边捡起枪来,猛烈地射击敌人。他不幸身受重伤,最后献出宝贵的生命,时年仅44岁。
战斗结束后,在清理战场时,发现了希伯弹痕累累的遗体。山东军民以隆重的葬礼将希伯的遗体安葬在他牺牲的地方。
如何把这一不幸的消息告诉秋迪女士,中共上海地下党员都觉得十分为难,怕这位伉俪情深的异国友人经受不住沉重的打击。
秋迪女士得知心爱的丈夫牺牲在战场上,异常悲痛,但她坚强地说:“希伯是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光荣牺牲的,我也是共产党员,难道不相信我能够经得住考验吗?”
徐向前、聂荣臻元帅分别为希伯题词:“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希伯同志永远活在中国人民心中”“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中国人民的亲密战友汉斯·希伯同志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中国怀念
1942年,山东军民为了纪念希伯烈士,为希伯建立了一座白色圆锥形纪念碑,碑上刻着罗荣桓等题写的“为国际主义奔走欧亚,为抗击日寇血染沂蒙”的题词
后世纪念/汉斯·希伯
1942年,山东军民为了纪念希伯烈士,为希伯建立了一座白色圆锥形纪念碑,碑上刻着罗荣桓等题写的“为国际主义奔走欧亚,为抗击日寇血染沂蒙”的题词。“奔走欧亚、血染沂蒙”,这是对希伯一生精辟的评价。
汉斯·希伯墓为六面体塔形,高9.4米,1963年11月1日落成。墓身上层呈双层皇冠状,墓身为六角立体塔形。大型汉白玉雕像,是为纪念汉斯·希伯牺牲48周年,于1989年10月雕刻而成,像高2.2米。采用汉斯·希伯两臂交互放置胸前,一手拿钢笔,一手持采访本的姿式,神态安详,深邃的目光凝视前方,表现出一位国际主义新闻战士的崇高形象。
徐向前、聂荣臻元帅分别为希伯题词:“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希伯同志永远活在中国人民心中”、“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中国人民的亲密战友汉斯·希伯同志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參考文獻
- ↑ 汉斯·希伯战斗在中国党史频道-人民网
- ↑ 汉斯·希伯:第一个为中华民族捐躯的欧洲人行知互动
- ↑ 汉斯·希伯 英烈纪念堂 - 中国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