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濱海縣鹽城市轄縣。總面積1915平方千米。總人口120萬人(2012年)。全縣轄3個街道、11個鎮:東坎街道、坎南街道、坎北街道、五汛鎮、蔡橋鎮、正紅鎮、通榆鎮、界牌鎮、八巨鎮、八灘鎮、濱淮鎮、天場鎮、陳濤鎮、濱海港鎮。縣政府駐迎賓西路。

地處黃淮沖積平原[1],地勢西北高,東南低。通榆運河、蘇北灌溉總渠、射陽河、中山河、張家河、北八灘渠縱橫交織。國家商品糧和優質棉生產基地。沿海經濟開放縣。盛產蘆葦、茅草,為蘇北草柳編織大縣。

目錄

歷史沿革

元、明屬山陽縣。清、民國屬阜寧縣。1942年析建濱海縣。1949年阜東縣併入,屬蘇北行署鹽城專區,1952年改屬鹽城專區,1983年劃歸鹽城市。

1996年,濱海縣面積1880平方千米,人口約105萬人。轄7個鎮、19個鄉:東坎鎮、通榆鎮、蔡橋鎮、五汛鎮、八巨鎮、八灘鎮、獐溝鎮、淤尖鄉、振東鄉、正紅鄉、新港鄉、陳濤鄉、果林鄉、陳鑄鄉、濱淮鄉、大套鄉、北坍鄉、凡(樊)集鄉、二罾鄉、天場鄉、臨淮鄉、陸集鄉、坎北鄉、界牌鄉、坎南鄉、頭罾鄉。縣政府駐東坎鎮。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濱海縣常住總人口1050251人,其中:東坎鎮105840人,北坍鎮30769人,五汛鎮50193人,蔡橋鎮54740人,陳鑄鎮34364人,獐溝鎮34608人,通榆鎮37029人,坎南鎮42487人,陸集鎮33271人,八巨鎮45850人,八灘鎮50994人,濱淮鎮48979人,正紅鄉33333人,天場鄉44020人,大套鄉42955人,果林鄉13156人,坎北鄉38816人,界牌鄉36238人,陳濤鄉59527人,新港鄉27674人,振東鄉52563人,淤尖鄉36673人,臨淮鄉36726人,樊集鄉32673人,頭罾鄉11402人,濱淮農場8701人,新灘鹽場6670人。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2],濱海縣常住總人口957215人,其中:東坎鎮244740人,五汛鎮69728人,蔡橋鎮45886人,正紅鎮83756人,通榆鎮30143人,界牌鎮56055人,八巨鎮35745人,八灘鎮57974人,濱海港鎮63648人,濱淮鎮52202人,天場鄉35298人,大套鄉31119人,陳濤鄉50617人,振東鄉41814人,樊集鄉26227人,濱淮農場6948人,新灘鹽場5335人,開發區工業園11016人,開發區沿海工業園8964人。

2011年,撤銷濱淮鎮、樊集鄉,合併設立新的濱淮鎮;撤銷大套鄉、天場鄉,合併設立天場鎮;撤銷濱海港鎮、振東鄉,合併設立新的濱海港鎮;撤銷陳濤鄉,將原陳濤鄉所轄區域與界牌鎮雙巨、周莊、官莊3個村委會區域合併設立陳濤鎮(2010年8月20日蘇政復[2010]57號;鹽政復[2010]36號;濱政發[2011]7號)。調整後,全縣轄12個鎮:東坎鎮、五汛鎮、蔡橋鎮、正紅鎮、通榆鎮、界牌鎮、八巨鎮、八灘鎮、濱淮鎮、天場鎮、陳濤鎮、濱海港鎮。【註:原大套鄉改為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原濱海港鎮單獨成立新的濱海港經濟區,新的濱海港鎮實際上只有原振東鄉部分】

2015年1月9日,省政府(蘇政復[2015]3號)批覆同意撤銷東坎鎮,設立東坎、坎南、坎北3個街道。以原東坎鎮團結、阜康、仁和、東園、坎東、蔬菜、坎北、沙莊、北盪、新建、阜中、阜東、城南13個居委會和會農、新安、東三、廣垛、盤洋、頭層、沿淮、興莊8個村委會區域設立東坎街道,街道辦事處駐坎北居委會幸福路1號,面積63.19平方公里,人口12.17萬人;以原東坎鎮新區、坎南、三里、友好、花園5個居委會和三烈、沙浦、三友、桃李4個村委會區域設立坎南街道,街道辦事處駐三里居委會三里油庫路48號,面積47.79平方公里,人口6.87萬人;以原東坎鎮環城、二坎、孟楊3個居委會和長法、肖港、果林、呂灘、益禮、西坎、響坎、中山河8個村委會區域設立坎北街道,街道辦事處駐環城居委會世紀大道路1號,面積59.9平方公里,人口6.15萬人。調整後,全縣轄3個街道、11個鎮:東坎街道、坎南街道、坎北街道、五汛鎮、蔡橋鎮、正紅鎮、通榆鎮、界牌鎮、八巨鎮、八灘鎮、濱淮鎮、天場鎮、陳濤鎮、濱海港鎮。

視頻

濱海縣 相關視頻

航拍江蘇省濱海縣
大美中國 瞰秋 江蘇濱海縣

參考文獻

  1. 沖積平原是什麼,高三網,2020-10-10
  2. 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出來了 !,搜狐,20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