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大奎
湯大奎(1728年-1787年),字曾輅,號緯堂,江蘇武進(今屬常州市)人。清朝乾隆年間官員。官至臺灣府鳳山縣知縣。於林爽文事件中殉難。
湯大奎 | ||
---|---|---|
大清福建臺灣府鳳山縣知縣
| ||
籍貫 | 江蘇省常州府武進縣 | |
族裔 | 漢族 | |
字號 | 字曾輅,號緯堂 | |
出生 | 雍正六年(1728年) 江蘇常州府武進縣 | |
逝世 | 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 福建臺灣府鳳山縣 | |
出身 | ||
| ||
著作 | ||
|
目錄
生平
湯大奎為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舉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中進士,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以試用署河南永城縣知縣,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授福建台灣府鳳山縣知縣。乾隆五十一年(1787年)冬,林爽文在彰化起事,其黨曾伯達等南攻鳳山。當時湯大奎任期已滿,正在等候繼任。見亂勢蔓延,即率同僚招募鄉勇,日夜守御。鳳山縣尚無城墻,僅有土垣三尺許。敵兵數千人來攻,參將瑚圖里率兵三百防禦拱辰門,臨陣脫逃,最終敵軍突入城內,大奎身著朝服,持劍迎擊,死於亂刀之下。其長子荀業同遇害。清軍收復縣城後,方有僕人辨識其屍首,收殮入棺。[1]嘉慶五年(1800年)鳳山縣知縣吳兆麟、典史談Template:PUA於城隍廟檐口東壁為其樹立「忠節流芳」碑。[2]《清史稿》將其列入《忠義傳》。[3][4]
著作
湯大奎工詩,尤擅七言,著有《緯堂詩略》二卷、《炙研瑣譚》三卷。有《竹居詩》,今僅存半卷。
後代
註釋
- ↑ 趙懷玉《福建鳳山縣知縣世襲雲騎尉湯君大奎墓表》
- ↑ 《鳳山縣采訪冊》壬部藝文一碑碣〈忠節流芳碑〉,頁362。
- ↑ 《清史稿·列傳二百七十六·忠義三》:湯大奎,字緯堂,江蘇武進人。乾隆二十八年進士,授福建鳳山縣知縣。五十一年冬,台灣賊民林爽文作亂,起彰化,其黨曾伯達等應之,南竄鳳山。縣故無城,僅土垣三尺許。時大奎已秩滿候代,屬賊勢蔓延,乃率僚佐募鄉勇,日夜守御。賊來攻,與參將瑚圖里擊卻之。瑚圖里馳馬逐賊去,大奎聞城北有警,捕內應四賊,斬以徇。方獎勵兵役,賊突進北門,入縣治,典史史謙死之。大奎朝服坐廳事,手劍擊賊,賊刃交下,猶瞋目詈不止。長子荀業從之官,先以父詩文稿畀其戚,令遠避,身佩刀蔽父不去,同遇害。大奎初喪其元,城復後,有僕識大奎系發線,形容亦約略可辨,因併入棺。孫二,貽汾自有傳。
- ↑ 《臺灣通志》列傳·忠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