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瀏鄉
溫瀏鄉 |
中文名 : 溫瀏鄉 所屬地區:丘北縣 |
溫瀏鄉位於丘北縣東北部,鄉政府駐地距縣城70公里,國地面積368.51平方公里。全鄉平均海拔1400米,月平均氣溫16°C,平均降雨量1220毫米。境內山川縱橫,地勢高代不平,立體氣候明顯,有4個村委會屬於河谷區,3個村委會屬於半山區,河谷區的壩稿、石別及令沖村委會大部分村寨具有較好的冬季熱資源優勢,適宜種植冬季蔬菜。全鄉共有耕地27598畝,其中田6341畝,地21257畝,森林覆蓋率為49%。礦產資源較為豐富,主要有銅、鐵、錳、金、煤等礦藏。 [1]
目錄
位置境域
地形地貌
溫瀏鄉地處滇東南岩溶山原丘陵地帶,地形分為石山區和低熱河谷槽區。主要山脈有凸杉箐、布亞大山、石葵大山,境內最高點位於花交村的鍋蓋山,海拔1893米;最低點位於壩達村滑石板,海拔728米。
氣候
溫瀏鄉多年平均氣溫24℃,1月平均氣溫5℃,極端最低氣溫-2℃(2011年12月27日);7月平均氣溫27℃,極端最高氣溫36℃(2010年7月23日),平均氣溫年較差16℃,最大日較差11℃(2010年12月8日),生長期年平均335天,無霜期年平均270天,最長達298天,最短為242天。年平均日照時數2060小時,年總輻射120千卡/平方厘米。0℃以上持續期320天(一般為2月10日—12月18日),年平均降水量1223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數為125天,最多達170天(1990年),最少為90天(1963年),極端年最大雨量15590毫米(1990年),極端年最少雨量840毫米(1963年)。降雨集中在每年5—9月,6、7月最多。
水文
溫瀏鄉主要河道有三級河道清水江河,境內長56千米。清水江河主要支流有石葵河、革羊河、壩達河3條,總長63千米。河流總長119千米,河網密度0.2千米/平方千米,年徑流總量0.5億立方米。境內最大河流為清水江河,從南至北流經境內石別、干石洞、羊街、革羊、壩達五個村民委員會,流域面積1.3萬平方千米,年均流量65立方米/秒,另細小支流還有令沖、干台子、小河溝、科松、花交等小河。
自然災害
溫瀏鄉主要自然災害有乾旱、洪澇、低溫、冰雹、雷擊、泥石流、山體滑坡等,乾旱災害年均發生1次,主要發生在11月—次年的6月,最嚴重的一次發生在2010年,溫瀏、干石洞、羊街三個村民委員會,長時期人畜飲水困難,大面積農作物減產、絕收。六桂山體滑坡於2010年8月21日出現一次,造成12戶農戶36間房子受損,六獨村泥石流於1990年5月12日發生一次,造成23人死亡。
自然資源
溫瀏鄉境內已探明地下礦藏有金、銅、鐵、煤等礦產資源,已開發的有六獨銅礦和干石洞鐵礦。 2011年,溫瀏鄉有耕地面積3.4萬畝;可利用林地面積27.8萬畝。
人口= 截至2011年末,溫瀏鄉轄區總人口3.9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950人,城鎮化率2.5%,另有流動人口62人。總人口中,男性2.05萬人,占53%;女性1.85萬人,占47%;14歲以下4480人,占11.6%;15—64歲3.09萬人,占80%;65歲以上3251人,占8.4%,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1.86萬人,占48.1%;有壯、苗、瑤、彝、傣等5個少數民族,共2.04萬人,占51.9%,超過1000人的少數民族有壯、苗、瑤3個民族,其中壯族1.56萬人,占少數民族人口的76.4%;苗族3014人,占14.8%;瑤族1382人,占6.8%。 截至2019年末,溫瀏鄉戶籍人口為4460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