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清朝皇族現在的姓氏

清朝姓氏

來自網絡的圖片

清朝皇族現在的姓氏滿族人的姓氏是其不同歷史時期的文化的反映之一。在滿族共同體形成時期,其姓氏是多音節的,用漢字寫就是二個或二個以上漢字共同組成。1912年,清帝退位後,長期不學無術的八旗子弟沒有其他生存技能,對於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人來說,做小商販是唯一的出路。溥傑自傳里的說法:「時常聽說滿族到處受排斥,皇族改姓金。瓜爾佳氏改關姓,不然就找不到職業。」[1]

清朝滅亡後,滿清貴族改成13個普通的漢姓,您是皇族血統嗎?

1 愛新覺羅氏 改 金姓/啟姓

愛新覺羅世居東北一帶,以地為氏,是清朝皇室姓氏,後皇族中有不少人都改姓金,也有改漢姓為趙、肇、羅、艾、姜等氏。據滿洲語之音與譯義,愛新一詞為金,此族應始興於金國。在書法方面:首推溥傑、啟功、啟驤、毓嶦、啟源;在繪畫方面:有溥佐、溥佺、毓峨、毓嵐、啟儒;而年輕的一代有毓崧、崇嘉、文嘉、毓半雲、毓峋、毓岳、毓震峰和毓紫薇、恆鈦等。

2.鈕祜祿氏 改 郎姓/鈕姓

鈕祜祿是清朝時期滿族姓氏,後來改為漢姓,一般是「郎」或者「鈕」姓。「鈕祜祿」這個姓氏的稱謂曾幾度變化:遼代稱「敵烈氏」,金代稱「女奚列氏」,元代稱「亦氣烈氏」,明代稱「鈕祜祿氏」。滿洲氏族「鈕祜祿」氏,冠以漢字姓稱「鈕」姓,也有的冠以漢字姓稱「郎」姓。「鈕祜祿」氏是典型的「一氏冠兩姓」的滿洲氏族。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主要分布在松花江流域、牡丹江流域、長白山區。

3.赫舍里氏 改 赫姓

大名鼎鼎的康熙輔政大臣索尼就是赫舍里氏。

赫舍里後裔將此姓氏簡化為赫姓或何姓,亦有如英斂之的後人以名字中第一個字為姓的特例,在北京、遼寧、吉林等廣泛地區有分布。 赫舍里——金朝時譯為「紇石烈」,清朝有寫為 「黑舍利(黑讀赫)」「赫舍哩」等不同寫法,《八旗氏族通譜》《八旗滿洲氏族通譜》統一譯為「赫舍里」,作為滿洲之統一寫法,世居哈達、輝發、佛阿拉、伯都訥、長白山、多爾濟河、黑龍江色欽及穆理哈村、塔散堡等地。多冠漢字姓何,還有高、康、赫、張、蘆、賀、索、英、郝、黑、普、李、滿。 4.佟佳氏 改 佟姓

康熙爺的親媽佟妃。以及他的第三任媳婦兒都是佟佳氏。漢軍八旗有:兵部尚書佟國正;三等男佟鎮國;兵部尚書,兩廣總督佟養甲,佟拱;副都統佟三略,額駙,總理漢軍事務,二等子佟養性;三等輕車都尉佟學文。

遼東佟佳氏於康熙年間奉命駐防鳳凰城,居住在東湯鄉石橋村的梨樹溝處,始遷祖「那郎阿亦」 葬於此。後人分散居住在鳳山鄉發箭嶺後的新民村、石城鄉的佟家窩棚、靉陽鄉的佟家堡以及大窪鄉的佟家村,鳳城的東湯,石城,草河,岫巖的前營等地。自十世起按輩排字為:「文明承聖治,才德殿應賢。國本境鴻運,和祥保萬年 」。至今傳十一世。

5.富察氏 改 富姓、付姓和傅姓

富察氏卻歷經四朝天子榮寵不衰,備受乾隆爺喜愛的大臣傅恆本名就是富察·傅恆

富察氏見於《皇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女真最古老的姓氏。唐末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蒲察。金舊姓「蒲察」。以部為氏。蒲察,乃遼代女真舊部,勢力強大。金朝時期,為女真黑號之姓第二姓,與皇室世代姻親。金元時,曾冠漢字姓李。又見[八旗滿洲氏族通譜];富察,本系地名,因以為氏。「富察氏」起源於[嘉理庫城]。系[蒲察氏]後裔。該姓氏無始祖名諱。該族世居沙濟.葉赫.額宜湖.扎庫塔.蜚悠城.訥殷.額庫倫.吉林烏拉.長白山散居九處。後隨漢習俗是以改寫富.傅.付。富察氏支系繁多,是今天滿族中僅次於關姓的大姓。

6.瓜爾佳氏 改 關姓

瓜爾佳氏被稱作「滿族第一氏族」,歷史上的鰲拜便是瓜爾佳氏。

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康熙大帝為了確保滿族發祥地的安全,特派遣瓜爾佳氏(關氏)的八世祖瓜爾佳·翁窩圖和其弟瓜爾佳·琰布率軍遷駐于丹東鳳凰城卡巴嶺,即寶山一帶(樂善屯,今遼寧丹東鳳凰城紅旗村),其後代便世居於該地。後裔散居於鳳城的草河、白旗、大堡、紅旗、岫巖湯溝等鎮,至今已傳二十二世。 當然,瓜爾佳氏後裔族人所冠的漢姓,還有石氏、鮑氏、汪氏、李氏、高氏、顧氏、白氏、胡氏、郭氏、果氏、蘇氏、葉氏、常氏、喜氏、侯氏等。

7.葉赫那拉氏 改 那姓

著名詞人納蘭容若就是葉赫那拉氏,慈禧太后也是這個姓氏,那拉氏的後人大部分都改成了「那」姓或「南」姓

葉赫那拉氏,亦稱葉赫納喇氏、葉赫納蘭氏,原系明末海西女真扈倫四部之一葉赫部的氏族。葉赫那拉氏族譜與所有滿族族譜一樣,均滲透着漢族傳統的儒家影響,它既是官職承襲的重要憑證,亦為表明身份地位的證明。

葉赫那拉氏族譜的收藏以遼寧省為最多,吉林省次之,還有一些善本族譜收藏於北京等地圖書館中,現存大約十幾部。研究葉赫那拉氏族譜對研究清初歷史及開發葉赫滿族地區旅遊資源都有較大意義。

8.馬佳氏 改 馬姓

後多改成了「馬」姓和「麻」姓

馬佳氏,滿族姓氏。後改漢字姓「馬」等。為世傳「滿洲八大姓」之一。世居綏芬(今黑龍江東寧縣境)、寧古塔(今黑龍江寧安縣境)、輝發(今吉林輝南縣境)、哈達(今遼寧省開原縣境)、長白山等地。清初大學士圖海、康熙帝榮妃、道光時禮部尚書升寅等為該姓著名人物。

9.齊佳氏 改 齊姓

滿族八大姓之一,又作奇氏,見於《皇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世居葉赫,齊家營等地,以地為姓.後改漢字姓齊.齊佳氏是滿族中特別顯貴的家族,人口不多,是「滿洲八大姓」之一!著名人物有:二等輕車都尉布色赫巴圖魯,一等輕車都尉布三台.清乾隆以後,河北、河南、山東之齊姓闖關東者甚眾。如今,齊姓在全國分布較廣,尤以東北三省和河北、河南為多,上述五省之齊姓約占全國漢族齊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二。齊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一百二十三位的姓氏,人口較多,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一。

10.索綽羅氏 改 石姓

大學士英和的高祖都圖,曾經管理過國庫,因為一絲不苟,被康熙帝賜「石」姓。故其後裔皆以「石」為姓。理藩院理事官、三等輕車都尉甘珠翰,軍機大臣、大學士寶鈞,左都御史觀保、兵部尚書、協辦大學士麟奎,內務府大臣、廣州將軍景灃。禮部尚書德保,子大學士英和,英和長子禮部尚書奎照,次子通政使奎耀。光緒朝禁煙大臣景星。

11.喜塔臘氏 改 圖姓/奚姓

清太祖努爾哈赤的親媽就是喜塔臘氏,但入關後喜塔臘氏一度不受重視,後改姓多以諧音「奚」字為姓,也有「圖」姓、「祝」姓

喜塔臘氏是滿族姓氏之一,也可翻譯為奇塔爾和喜他拉氏。在遼寧省新賓滿族自治縣圖家保存的《永陵喜塔臘氏譜書》與《譜單》,乃第十六世孫熊岳藍翎防守尉依惠於光緒二十三年(1877年)纂修。《譜單》開頭粘有黃色紙簽,上面寫的滿文,漢譯為「喜塔拉氏舅舅之孫家譜」。全書包括序、墳說、後記,主要記載了喜塔臘氏的世系。

清朝官修《八旗滿洲氏族通譜》記載:喜塔臘氏散處於尼雅滿山、長白山、蜚悠、瓦爾喀、葉赫等地方,然而並沒有說明其遷徙情況。在《譜書》里卻記載了:始祖昂武都理巴顏德於明朝中期(按譜書從清初上溯十輩計算應在明初)遷居長白山喜他拉(喜塔臘)地方,指出了明初喜塔拉及女真人的第一次遷徙情況,說明了喜他拉氏最初並不居住在長白山一帶。喜他拉氏原是居住在松花江與黑龍江匯合處,即遼代五國部、金代胡里改路中部的奚灘氏。

12.舒穆祿氏 改 舒姓

改姓方面就改出了十多種姓氏,有「舒」「徐」姓,「花」姓

滿語"珊瑚".女真最古老的姓氏,本金舊姓"石抹",實契丹人種,系契丹族中的回鶻述律氏一族和契丹族審密氏、奚族蕭姓家族。《皇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舒穆祿氏,是遼、吉兩省歷史上的望族顯姓。有8人在《清史稿》上立傳,他們均系世居琿春虎爾喀部部長郎柱的後人,如官至後金「八大臣」之一的楊吉利,以及官至內大臣、散秩大臣、領侍衛內大臣、兵部尚書、刑部尚書等。還有「楊」「鄭」等

著名作家老舍,本名舒慶春,就是舒穆祿氏後裔。

遼朝滅亡後,部分族人改姓石抹,比如石抹也先,應該是大部分還是姓蕭.

世居琿春,庫爾喀(待考),朱舍里(吉林省臨江縣北),佛阿拉,呼蘭,長白山,瀋陽等地.所冠漢字姓多為舒,還有徐,米,宿,鄭,方,關,尚,滿,耿,薩,衡,霍,顏,水,楊,宋,萬,肖,蕭,孫等,康熙帝老師,大學士徐元夢之族姓徐;譚泰之屬姓關. 遼金時期在中國的族人多改蕭姓或者肖姓。

13.烏雅氏 改 吳姓

後來改姓基本上以「吳」或「烏」為姓

滿族姓氏之一。又譯吳雅氏。烏雅氏世居東北一帶,以地為氏。見於《皇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女真最古老的姓氏,唐末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烏延氏,金舊姓「兀顏氏」,又有遼韃靼「烏丸」說。世居哈達、烏喇、德爾吉穆湖(待考)、訥殷、伯都訥(吉林省松原市)、長白山等地。烏雅氏,屬正黃旗。曾經在康熙去世後自殺,但未成功。 歷史名人有一等公額柏根,一等恪慎公內大臣額森,孝恭仁皇后之父威武,都統佛標,協辦大學士兼刑部尚書兆惠,協辦大學士兼吏部尚書官保,戶部尚書內大臣海望,工部尚書薩穆哈,湖廣總督碩色,四川總督開泰,吉林副都統長麟,三等男瑚伸布魯,翰林院掌院學士兼禮部侍郎《清文鑒》作者傅達禮,副都統珠勒亨,山西巡撫福崧,河南巡撫穆和藺。[2]

目錄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