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為何流行戴佛珠甚至成為一種規定
佛珠 |
清朝為何流行戴佛珠甚至成為一種規定根據史料記載,清代的朝珠源於藏傳佛教的佛珠。早在努爾哈赤、皇太極時期,清朝政府就已經開始奉行支持藏傳佛教的政策,並經常把佛珠賞賜給屬下,各級官吏將領也把佛珠當做禮品進貢。後來作為清廷冠服佩飾標準的朝珠,其樣式就脫胎於藏傳佛珠。由較為常見的108顆子珠組成的上品掛珠發展而來的朝珠,是清代宮廷服飾的標準佩戴品。[1]
隨着滿清入關後國家輿服制度的不斷完善,宮廷創製了森嚴的着裝等級制度,它逐漸被賦予禮樂教化的功能,而朝珠也逐漸成為宮廷冠服佩飾的定製。朝珠的製作和佩戴規範也載入乾隆二十八年編纂的《欽定大清會典》中,可見官方的重視程度。
清代朝珠由身子、結珠、佛頭、背雲、紀念、大墜、墜角七部分組成,周長大約在130-170厘米之間。身子由108顆珠子組成,意寓12月、24節氣、72候為一年的說法,總數定為108。還有一種說法,即佛教認為人生有108種煩惱,舊時佛寺每日朝暮各撞鐘108下,稱為「醒百八煩惱」。
清代皇帝以及后妃、在朝文官五品、武官四品以上及其命婦還有侍衛等,均可佩掛朝珠。場合不同,皇帝穿着不同顏色的衣服,也要佩戴不同顏色的朝珠。
帝祭天壇時,穿藍色朝服,佩戴青金石朝珠;祭地壇時,穿明黃色朝服,佩戴琥珀或蜜蠟朝珠;在日壇朝日禮時,穿紅色朝服,佩戴紅珊瑚朝珠;清宮舊藏 珊瑚珠朝珠;在月壇夕月禮時,穿白色朝服,佩戴綠松石朝珠;清宮舊藏 綠松石朝珠。
此四種顏色分別代表天、地、日、月。當時官員佩戴的朝珠也分為不同等級,官階越高所佩的朝珠材質越是高貴。清代皇帝賞賜給文武百官的朝珠各式各樣,朝珠材質有東珠(珍珠)、翡翠、珊瑚、瑪瑙、琥珀、蜜蠟等,以明黃、金黃及石青色等諸色絛為裝飾。有封號的命婦也有朝珠,她們在穿着吉服參加祈谷、先蠶古禮時,只需佩掛一盤朝珠;若遇重大朝會如祭祀先帝、接受冊封時,必須穿着朝服並佩掛三盤朝珠,歷代皇后和太后的畫像中也是如此。皇帝、官僚、命婦這一龐大群體都佩戴的朝珠,似乎與現在文玩手串文化中不同材質的珠串一脈相承。
在佛珠里有一種特殊的珠串是朝珠。麥索從一開始接觸到朝珠是因為清宮戲,那時候就奇怪為什麼清朝的官員穿官服要戴一串珠子在脖子上?
清朝官員佩戴朝珠是因為皇帝篤信藏傳佛教,所以朝珠是清朝官員及皇族禮服一種必需的配掛物。朝珠數量為108顆,與佛珠的108顆代表108種煩惱不同的是朝珠的108代表的是一年十二個月,24節氣及72候。在朝珠中每27顆間有一粒大珠,共有4顆大珠,象徵着春、夏、秋、冬四季。在其中一個大珠後另有一串珠,這串珠佩戴時垂於背後,稱為背雲。背雲寓意是「一元復始」。
朝珠以背雲所在那顆大珠為分割,左右共附有小珠三串,每一串上有10顆小珠,這三串小珠稱為「記捻」,一邊是一串,另一邊是兩串。「記捻」表示的是一個月上、中、下三個旬期,總和為30,代表一個月30天。朝珠戴法男女有別,男子佩戴朝珠兩串「記捻」在左一串「記捻」在右,而女子相反。
朝珠作為官服禮服的配飾,並不是所有的官員都能佩戴朝珠,按照規定皇帝、后妃、文官五品以上、武官四品以上以及京官和皇帝侍衛才可佩戴朝珠。
因為朝珠是作為禮器,在注重封建等級的封建社會朝珠具有等級,不同的等級所能佩戴的材質是不一樣的。皇帝穿朝服時佩戴一串以東珠為主的朝珠,皇后,皇太后除了東珠為主的朝珠外,還要在兩肩各斜掛兩串紅珊瑚朝珠,以示身份特殊。
這就是朝珠及其背後的文化,配戴朝珠是皇帝個人的喜歡在等級制度森嚴的封建社會的體現。隨着時代的變遷,這種上層的流行文化慢慢進入平常百姓的生活,這也許能從側面解釋為什麼我們會有那麼多人喜歡佩戴佛珠,真是「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的另一個寫照。[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