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清似蓮花不染塵(吳地子竹)

《清似蓮花不染塵》中國當代作家吳地子竹寫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清似蓮花不染塵

那口缸里的荷花終於開了,那是我期待很久的了。

這半年來,牆上「淡如秋菊無妨瘦,清似蓮花不染塵」的詩句老是那樣不知疲倦地看着我。我知道它在那兒很辛苦,它每時每刻都在渴望你能看它,那怕每天就看一眼,它也會無比地欣喜和滿足。我理解它,我也感謝它,因為我需要它,於是我每天把辦公室的門開得筆直,就是為了能夠看到它。

我從小就戀着荷花的,雖然那時還不解花語,只因它有漂亮的外表和高雅的氣質。在老家,荷花是不多見的,偶爾出行到蘇州東邊的水網地區,見着成片的荷葉擁着粉色的荷花,心曠神怡。每到七、八月份,有村婦拎着裝滿蓮蓬的籃子在路邊叫賣,掰開新鮮的蓮子去掉稍有苦澀味的蓮心,每個孩子都喜歡吃,我也一樣。

如今牆上這幅警句,淡淡的底色,淡淡的詩句,象一抹朝輝每天灑落在我心中的那池蓮荷上,讓一整個冬天躺在淤泥被裡的蓮藕從睡夢中慢慢甦醒,一點一點伸出翠綠的嫩芽,伸展圓圓的翡翠樣的托盤等候晶瑩剔透的露珠叮鐺落入盤中,一日復一日,我的那池荷花竟也茂盛得讓人羨慕。

自家院中的荷花已連續開了幾年了,它長在一口長方形的缸里,每當看見荷花開,就思襯着,假如這缸不是千里迢迢來我家,這荷花還不知落於誰家呢。或許是在老家新搞的「荷塘月色」的景點,讓人買了門票去觀賞它們妖嬈的模樣;或許在太湖堤岸內側的河道里,大大方方地讓人拍照留影;也可能有一個象我一樣把它從花木市場買回養在自己家的院子裡。

記得那年,我在收藏網上見着這三面刻有戲文的荷花缸時欣喜萬分,就從成都農村把這缸用物流運回來。那天物流通知我去取缸,一到那裡我傻眼了,這麼大的一個傢伙,我怎麼搬啊!物流人員給了我一張名片,說可以叫輛鏟車,我按着他們的意思撥通了電話,叫鏟車先到我家,我隨着運缸的卡車一起走。真巧,兩車同時到我家的院子門口,鏟車很靈活地把用木板封好的缸從卡車上搬下,按我的意思放在了院子場地東邊的草坪上,又拆掉木板,這荷花缸就算落戶我家了。過了三天,我又覺得這缸的位置不協調,又請朋友叫了一輛吊車把缸向東移了十米,才算滿意。一日,一個路人看了這缸上的戲文說,這缸至少有兩百年的歷史了,我的心亦就甜滋滋的。

我從屋後搬來挖魚池的泥土,置入缸中,又買來種藕,埋入泥里,灌水至泥上半尺,約半月左右,小荷露了尖尖角。又過一月,臉盆大的荷葉足足長了一缸,就是看不見花苞,讓人心急起來,那野外的荷花早已開盛,為何這缸里的荷花卻不見動靜?便問阿姨,阿姨說「你沒聽說荷花出淤泥而不染嗎?你用的泥不對。」嗨,我真是這書白讀了。這天,阿姨把剝下的蠶豆殼倒在了水裡,一周後,缸里的水變得烏黑,冒着綠豆大小的氣泡,阿姨說,這是在發酵。

自那年起,那口缸里的荷花雖不如河塘里的開得早,開得盛,但總歸是開了。

前些天,我看着細小的花苞伸出頭來了,便把檔在它頭頂上大大的荷葉剪了去,好讓它一路暢通。

昨天清晨,登山回來,見兩朵粉紅的荷花微微張着小口含苞待放,絲絹一樣的花瓣一塵不染,幾隻蜜蜂圍着金燦燦的蓮蕊忙個不停,我連忙取出相機,從各個不同的角度把它拍下。上班到辦公室的第一件事就是把照片導在電腦里,把最漂亮的那張放在了桌面上,同時把「淡如秋菊無妨瘦,清似蓮花不染塵」的詩句沒置在了上面。

2010、8、7[1]

作者簡介

吳地子竹,女,出生於1980年。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