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淡黄荚蒾

淡黄荚蒾

淡黄荚蒾(学名:Viburnum lutescens)是五福花科、荚蒾属的植物。分布于缅甸、马来半岛、印度尼西亚、中南半岛以及中国大陆的广西、广东等地,生长于海拔180米至1,000米的地区,常生于灌丛中、山谷林中以及河边冲积沙地上,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目录

基本内容

中文名:淡黄荚蒾

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Angiospermae

:双子叶植物纲 Dicotyledoneae

亚纲:合瓣花亚纲 Sympetalae

茜草目 Rubiales

:忍冬科 Caprifoliaceae

:荚蒾族 Viburneae

荚蒾属 Viburnum

:大叶组 Sect. Megalotinus

:淡黄荚蒾

分布区域中国广东、广西及缅甸,马来半岛,印度尼西,苏门答腊等地

中文学名:Viburnum lutescens Blume

形态特征

常绿灌木,高可达8 (-11) 米;当年小枝疏被簇状短毛,后变无毛;二年生小枝灰白色、黄褐色或红褐色,圆筒状;枝浅褐色或深褐色。芽鳞被褐色簇状短毛。叶亚革质,宽椭圆形至矩圆形或矩圆状倒卵形,长7-15厘米,顶端常短渐尖,基部狭窄而多少下延,边缘,基部除外有粗大钝锯齿,齿端微凸,嫩时下面被极稀簇状短毛,后变无毛,侧脉5-6对,弧形,连同中脉下面凸起;叶柄长1-2厘米,无毛。

聚伞花序复伞形式,或有时因居中的一辐射枝较余者略伸长和粗壮,故花序外观带圆锥式,直径4-7厘米,被簇状短毛,总花梗长2-5厘米,第一级辐射枝4-6条,通常5条,长短不一;花芳香;萼筒倒圆锥形,长约1.5毫米,无毛,萼齿三角状卵形,顶钝,略短于萼筒;花冠白色,辐状,直径约5毫米,筒长约1.5毫米,裂片宽卵形,顶钝形,长约等于筒,开展;雄蕊稍高出花冠,长约3毫米,花药宽椭圆形。[1]

果实先红色后变黑色,宽椭圆形,长6-8 (-10) 毫米,直径3-4毫米;核宽椭圆形、矩圆状倒卵形或矩圆状椭圆形,有1条宽广腹沟和2条背沟。花期2-4月,果熟期10-12月。

生长环境

生于山谷林中和灌丛中或河边冲积沙地上,海拔180~1000米。

分布范围

国内分布:广东和广西

国外分布:中南半岛、缅甸、马来半岛以及印度尼西亚爪哇、苏门答腊和加里曼丹

主要价值

来源: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

来源: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

叶:祛瘀消肿。用于风湿关节痛。

来源:《中国中药资源志要》,中国药材公司,科学出版社,1994

【药名】:淡黄荚蒾

【拼音】:DANHUANGJIAMI

【来源】:为双子叶植物药忍冬科植物淡黄荚蒾的叶。

【功效】:祛风除湿。

【主治】:用于风湿骨痛。

【性味归经】:辛,温。肾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克。外用:适量,捣敷。

【别名】:半伴木(《广西》)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

【拉丁名】:淡黄荚蒾 Viburnum luzonicum Rolfc

【考证】: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