涧头集天主教堂
涧头集天主教堂隶属于兖州教区,始建于1931年,由德国舒神父购地15亩,建有东西方向的教堂一座,属于典型的哥特式建筑。钟楼高达40余米,上面设有铜钟一口,每到天主教四大节日及礼拜天,教徒们便会敲响铜钟,钟声响彻周围村庄。
当年在峄台地区设有天主堂多座,不少教堂都办有小学和卫生诊所等,服务于附近的老百姓。1924年出生于涧头集贺窑村的著名诗人贺敬之,在8岁那年,就曾入本村的天主堂小学读书,直到1935年才转到北洛小学插班四年级。抗战时期,很多教堂成为难民的避难所,涧头集天主堂也不例外。1938年春,日军入侵鲁南后,大批的难民逃往涧头集天主教堂避难。据不完全统计,八年抗战期间,这里共收容难民四千余人,避免了平民百姓的伤亡。
原来的教堂及修女楼等西洋建筑,可惜在“文革”期间被拆除了,现存当年神职人员办公室用的一排青石瓦房和教堂顶部的三通石碑,分别刻着“天主堂”、“真教无二”、“正道惟一”的大字。
当年运河支队副支队长孙斌全,运河支队二连连长马瑞祥等,都曾多次在这里活动。另外纪华领导的中共峄县县委,也曾多次在这地下室中开会,他还曾在天主教堂里居住了一段时间。
目录
哥特式的由来
在中世纪的欧洲,继仿罗马式教堂[1]之后,兴起的是歌特式教堂。哥特式教堂产生于西欧11世纪后期兴起了繁荣的城市经济有关。在西欧的许多城市中,手工业和商业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城市之间除了经济、政治上的竞争,也带来教堂建筑的竞争,每一城市都以能建立美丽雄伟的教堂为荣。基于这一背景,这一时期的哥特式教堂从外岛内都十分瑰丽华美,即尽奢华之能事,使之成为城市经济繁荣的象征。
哥特式的教堂最初从法国的巴黎开始兴建,其发展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从 12 世纪开始持续到 13 世纪的 50 年代,强调零散结构的递增和高度的增加,如著名的巴黎圣母院。第二阶段,十分重视装饰性的处理,并开始追求丰富多彩的整体视觉效果,如德国的科隆大教堂。第三阶段,除仍保持自身的基本特点外,装饰效果的变化已脱离了视觉上应有的结构整体性,如英国剑桥皇家学院礼拜堂[2]。
参考文献
- ↑ 罗马式教堂建筑艺术,新浪博客,2008-05-30
- ↑ 剑桥国王学院及礼拜堂,搜狐,2018-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