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海鷗 (鷗科鷗屬的一種鳥類)

海鷗

來自 植物智 的圖片

外文名:Mew Gul、Common Gull

中文學名:海鷗

拉丁學名:Larus canus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亞 門:脊椎動物亞門

綱:鳥綱

亞 綱:今鳥亞綱

目:鴴形目

科:鷗科

屬:鷗屬

種:海鷗

亞 種:4亞種

命名者及年代:Linnaeus, 1758

保護級別:無危(LC)IUCN標準

海鷗(學名:Larus canus):是鳥綱鷗科的一種中等體型的海鳥。體重394-586克;體長451-510毫米。壽命24年。成鳥夏羽:頭、頸白色,背、肩石板灰色;翅上覆羽亦為石板灰色,與背同色;腰、尾上覆羽和尾羽均為純白色。初級飛羽羽尖白色,具大塊的白色翼鏡。冬季頭及頸散見褐色細紋,有時嘴尖有黑色。虹膜黃色;嘴、腳和趾淺綠黃色。 海鷗是候鳥。繁殖期主要棲息於北極苔原、森林苔原、荒漠、草地的河流、湖泊、水塘和沼澤中,冬季主要棲息于海岸、河口和港灣。成對或成小群活動或在空中飛翔。在海邊和海港,成群的漂浮在水面上,游泳和覓食。海鷗以海濱小魚、昆蟲、軟體動物、甲殼類以及耕地里的蠕蟲和蠐螬為食。 該物種在北歐,北亞和北美西北部繁殖。除冰島,北部和波羅的海附近的種群,以及加拿大沿海的一些海鷗以外,大多數海鷗都向南部遷移。這將其範圍擴展到包括北美太平洋海岸到墨西哥的下加利福尼亞州,亞洲太平洋海岸到越南北部,法國和葡萄牙的大西洋海岸,地中海的南部和東部海岸,整個黑海海岸和波斯灣,以及裏海的南海岸。 [1]

目錄

海鷗形態特徵

海鷗成鳥夏羽:頭、頸白色,背、肩石板灰色;翅上覆羽亦為石板灰色,與背同色;腰、尾上覆羽和尾羽均為純白色。第1、2枚初級飛羽黑色而具較大的白色次端斑,基部灰白色或在內翈形成較大形的灰色斑;其餘初級飛羽灰色,由外向內各羽具由寬變窄的黑色次端斑及由小變大的白色端斑;內側初級飛羽的黑色次端斑消失,僅存白色端斑;次級飛羽和三級飛羽為石板灰色而具寬闊的白色端斑。下體純白色。

成鳥冬羽:與夏羽相似,唯頭頂、頭側、枕和後頸具淡褐色點斑,點斑在枕部有時排列呈縱行條紋,在後頸排列呈橫紋。

幼鳥:上體大致呈白色,具淡褐色橫紋狀斑點;尾上覆羽白而具褐色橫斑,尾灰褐色,基部白色;初級飛羽黑褐色,其他飛羽褐色而具淡白色邊緣。亞成鳥尾羽白而具寬闊的黑色次端斑,次級和三級飛羽淡灰色而具褐色塊斑。

虹膜黃色;嘴、腳和趾淺綠黃色;幼鳥虹膜褐色,嘴粉紅色或淡褐色,與成鳥冬季相似,均具黑色次端斑;腳呈肉色。

大小量度:體重394-586克;體長♂482-510毫米,♀451-470毫米;嘴峰35-51毫米;翅♂362-388毫米,♀360-372毫米;尾135-150毫米;跗蹠51-55毫米。(註:♂雄性;♀雌性)

海鷗棲息環境

繁殖期主要棲息於北極苔原、森林苔原、荒漠、草地等開闊地帶的河流、湖泊、水塘和沼澤中,冬季主要棲息于海岸、河口和港灣,遷徙期間亦出現於大的內陸河流與湖泊中。

海鷗生活習性

海鷗是最常見的海鳥,成對或成小群活動或在空中飛翔。在海邊、海港,在盛產魚蝦的漁場上,成群的漂浮在水面上,游泳和覓食,低空飛翔,喜歡群集於食物豐盛的海域。海鷗以海濱昆蟲、軟體動物、甲殼類以及耕地里的蠕蟲和蠐螬為食;也捕食岸邊小魚,拾取岸邊及船上丟棄的剩飯殘羹。有時也掠食其他鳥(包括其同類)的卵和幼雛。

如果海鷗貼近海面飛行,那麼未來的天氣將是晴好的;如果它們沿着海邊徘徊,那麼天氣將會逐漸變壞。如果海鷗離開水面,高高飛翔,成群結隊地從大海遠處飛向海邊,或者成群的海鷗聚集在沙灘上或岩石縫裡,則預示着暴風雨即將來臨。海鷗之所以能預見暴風雨,是因為海鷗的骨骼是空心管狀的,沒有骨髓而充滿空氣。這不僅便于飛行,又很像氣壓表,能及時地預知天氣變化。此外,海鷗翅膀上的一根根空心羽管,也像一個個小型氣壓表,能靈敏地感覺氣壓的變化。

海鷗分布範圍

滅絕:土庫曼斯坦。 非繁殖地:阿爾巴尼亞、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保加利亞、中國、克羅地亞、塞浦路斯、埃及、格魯吉亞、直布羅陀、希臘、伊朗伊斯蘭共和國、伊拉克、意大利、約旦、科威特、吉爾吉斯斯坦;黑山共和國、摩洛哥、北馬其頓、巴勒斯坦國、葡萄牙、塞爾維亞、斯洛文尼亞、西班牙、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和土耳其。

原產地:阿爾及利亞、奧地利、阿塞拜疆、比利時、加拿大、丹麥、芬蘭、法國、德國、以色列、日本、韓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黎巴嫩、墨西哥、摩爾多瓦、蒙古、挪威、波蘭、羅馬尼亞、俄羅斯聯邦(中亞區和歐洲區)、斯洛伐克、瑞典、瑞士、塔吉克斯坦、突尼斯、烏克蘭、英國、美國和越南。

繁殖地:哈薩克斯坦、俄羅斯聯邦(東亞區)、斯瓦爾巴和揚·馬延。 留鳥:白俄羅斯、捷克、愛沙尼亞、法羅群島、匈牙利、冰島、愛爾蘭、拉脫維亞、立陶宛和荷蘭。 季節性不確定:中國台灣。

遊蕩:(非繁殖地):巴林、阿曼、沙特阿拉伯和阿拉伯聯合酋長國。 旅鳥:聖皮埃爾和密克隆群島。 遊蕩:阿富汗、不丹、岡比亞、格陵蘭、中國香港、印度、利比亞、列支敦士登、馬耳他、毛里塔尼亞、緬甸、尼泊爾、巴基斯坦和塞內加爾。 來源不確定:帕勞。 海鷗分布圖

海鷗繁殖方式

每年5-7月是海鷗的繁殖期,它們成對或結小群營巢在海岸、島嶼、河流岸邊的地面或石灘上。通常營巢內陸淡水或鹹水湖泊、沼澤,也營巢於海邊小島上。有的地方鳥巢的密度很大,兩個巢之間相距1-2米遠。

各親鳥都劃定自己的"勢力範圍",不准其他鳥入侵。巢多置於緊靠水邊地上,水中小島上,蘆葦堆和土丘山。巢很簡陋,由海藻、枯草、小樹枝、羽毛等物堆集而成一淺盤狀。有時亦帶有少量蘆葦。每窩產卵2-4枚。卵為綠色或橄欖褐色,卵的大小為56-6×42-45毫米。雌雄輪流孵卵。孵化期為22-28天。

海鷗亞種分化

1 海鷗北美亞種 Larus canus brachyrhynchus Richardson, 1831

2 海鷗指名亞種 Larus canus canus Linnaeus, 1758

3 海鷗俄羅斯亞種 Larus canus heine Homeyer, 1853

4 海鷗堪察加亞種 iLarus canus kamtschatschensis Bonaparte, 1857

海鷗保護現狀

該物種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8年 ver 3.1——無危(LC)。

截止2015年,估計海鷗的全球數量約為2,500,000-3,700,000隻,歐洲數量估計為640,000-1,080,000對,相當於1,280,000-2,160,000隻成熟個體。 截止2009年,估計中國的數量大約為100-10,000個繁殖對和 50-1,000個越冬個體,俄羅斯遷徙的大約是10,000-100,000個繁殖對和1,000-10,000隻個體。

趨勢論證:由於不確定該物種在其廣泛範圍內受到威脅的程度,因此難以確定種群趨勢。在歐洲,估計物種數量規模在29.4年(三代)中減少了不到25%(2015年)。

參考來源

  1. 海鷗, 植物智,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