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海東書院閩南語:Hái-tong Su-īⁿ;客家話:Hoi dung su ien)是清代位在台灣府城內的書院,設於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後來一度荒廢,乾隆五年(1740年)重建後具有準儒學的地位,由府學教授授課,後來有「全台文教領袖」之稱。此外該座書院的學田是首座由民間所捐設者,而最早捐學田給海東書院者是施士安[1]

目錄

歷史沿革

海東書院最初是由台廈道梁文煊於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所建,位置在寧南坊學宮(台南孔廟)西邊,即今天忠義國小校內(靠府前路部分)。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台廈道陳大輦重整之,立下課士規程,但不久書院便改為歲科二試考棚使用。乾隆四年(1739年)巡台御史單德謨在東安坊縣學宮左邊興建考院(校士院),而此時的海東書院幾乎荒廢。乾隆五年(1740年)台灣道劉良璧重修,巡台御史楊二酉奏請仿照直省書院事例由府學教授當任書院老師,選諸生肄業其中,故海東書院具准儒學之地位,初任主講是薛士中。楊二酉為此撰有〈海東書院記〉,稱其可與福州鰲峰書院並峙,他並為書院題有「海天雲漢」匾。而劉良璧則為書院制定「明大義、端學則、務實學、崇經史、正文體、慎交遊」的學規六則[2]

乾隆十五年(1750年)台灣縣署遷到今赤崁樓旁,海東書院則被知府方邦基與知縣魯鼎梅乃改至東安坊舊縣署,舊址改設崇文書院。乾隆十七年(1752年)歲科校士改至道署舉行,校士院因而閒置,後來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時巡道覺羅四明整修校士院,將海東書院再遷到此地,並從中國大陸聘請師資,制定「端士習、重師友、立課程、敦實行、看書理、正文體、崇詩學、習舉業」的學規八則。

乾隆三十年(1765年)在知府蔣允焄捐俸與清廷撥款下,又於寧南坊學宮西邊重建海東書院,但與初址有別。此次重建於春仲動工,歷時四個月,而新建的書院寬三十丈(約75米),長八十丈(約200米),方位坐北朝南,建有一百多間書齋,設有五子祠、祿位祠等。之後書院於嘉慶十九年(1814年)、道光七年(1824年)亦重修過,之後又屢有整修。

進入日治時期後,海東書院在明治三十年(1897年)已傾圮,而日治初期曾充作守備工兵第二中隊營房,後來由台南廳接管改設第一公學校分校,而後拆毀。

1923年成為台南神社外苑,1936年再改建為台南武德殿,1946年9月台南市立初級中學(今台南市立大成國民中學)創立於此,1952年與台南市逢甲國民學校(今台南市中西區忠義國民小學)。

視頻

海東書院 相關視頻

《崇文書院》宣傳片

參考文獻

  1. 海東書院學規,新浪博客,2010-07-27
  2. 海東書院 全台文教模範,人民網,201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