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遠號戰艦
濟遠號戰艦是大清帝國北洋水師在1883年向德國訂購的一艘防護巡洋艦,由德國伏爾鏗造船廠(Vulcan AG)所建,造價為620,000兩銀。濟遠屬穹甲巡洋艦,排水量2,355噸,航速達15節,同級戰艦隻有一艘,管帶為方伯謙。在1894年爆發的中日甲午戰爭中,濟遠是北洋艦隊中唯一參加豐島海戰及黃海海戰兩場戰事的戰艦[1]。在日本不宣而戰的豐島海戰中,濟遠以一敵三,艦上大副等中彈身亡。在黃海海戰中濟遠在戰事中首先脫離返回旅順,事後軍機處以管帶方伯謙臨陣退縮,將其陣前正法,斬首於旅順。濟遠在北洋水師投降後被日軍接收,編入日軍。於1904年日俄戰爭時在旅順對開海域觸雷沉沒。
目錄
訂造經過
防護巡洋艦(亦稱穹甲快船)切面圖。紅色線即穹甲,灰色為煤櫃。船底為雙重船底。
北洋大臣李鴻章在建設北洋水師初期,主要通過中國海關總司英國人赫德向英國阿姆斯特朗購艦。最先購入的是作近岸防禦的小噸位炮艇,稱作蚊子船。後來購入兩艘可作遠洋作戰的巡洋艦超勇及揚威。不過在購買超勇及揚威時,李鴻章對赫德及阿姆斯特朗感到不滿意。於是在訂購更大型的鐵甲艦時,改為向德國伏爾鏗船廠購買,所建二艦即定遠及鎮遠。本來計劃中北洋水師打算購鐵甲艦四艘,由於經費不足,後來李鴻章以尚余之預算款項,令駐德大使李鳳苞向伏爾鏗購置一巡洋艦,即為濟遠。濟遠型式為穹甲巡洋艦,於艦身中有「穹甲」保護。濟遠1883年12月下水,1884年9月完工。由於中法戰爭,與定遠、鎮遠同被扣於德國。至1885年年底方與定遠、鎮遠一同由德國水手開回中國。
然而德國伏爾鏗在建造濟遠前實際並無製造穹甲巡洋艦的經驗;濟遠乃彷照英國同類戰艦而成,因而在設計上存在不少缺點,例如裝甲位於水線之下,防禦能力低下;存煤量不足,不適合遠洋航行。這些缺點加上其造價及訂造過程,引起北京朝野上的連串質疑,結果包辦訂造的駐德大使李鳳苞最後被革職。
規格
濟遠排水量2,355噸,長236.3呎,吃水最深15.75呎。動力為四座鍋爐,兩部蒸汽機,雙軸推進,2800匹馬力,航速15節。穹甲厚4吋,司令塔裝甲1.5吋,炮盾裝甲14吋。武器裝備為二門210mm克虜伯火炮,置於艦首;一門150mm克虜伯副炮置於艦尾;二門47mm多管速射炮,九門37mm單管速射炮;15吋魚雷發射管四具[2],同時還載有兩艘魚雷艇。
視頻
濟遠號戰艦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清朝北洋水師的那些戰艦,有一艘竟是國人自主設計建造的,搜狐,2018-08-20
- ↑ 中國曾經有過戰艦或巡洋艦嗎?,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