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門法鼓
津門法鼓是天津市的一種地方傳統音樂舞蹈藝術,以老會或聖會的表演形式出現。2008年6月,國務院批准了文化部確定的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以掛甲寺慶音法鼓、楊家莊永音法鼓、劉園祥音法鼓為代表的津門法鼓名列其中[1]。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天津市河西區文化館榮獲「津門法鼓」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目錄
起源發展
法鼓是天津市傳統民間流傳很久的一種娛樂活動。法鼓一詞源自佛教,是指法堂上做法事時專用的鼓。法鼓起源於僧、道作法時演奏的音樂,後傳入民間,鼓牌子都是群眾自己創造的,富有地方色彩。
天津法鼓始於400年前,興在清康、乾盛世;衰在軍閥混戰、日寇入侵;毀在文革掃除四舊;即將亡於城市拆遷、村落解體。時至今日會所失所,設備丟失,器材損壞,樂手老將老矣,隊伍作鳥獸散,偶然有人想練一練,又因為「擾民」不得不偃旗息鼓……這是不可抗拒的歷史大背景下「法鼓藝術」的不幸遭遇和面臨的窘境。天津法鼓從當初的130多道,到今天的3道(被列入名冊的),淪喪的何其悲哀,留下的何其壯烈。但是,在傳統文化的感召下,屬於我們傳統的藝術也必將應該得到復興。
舊時的天津民間,法鼓常用以慶豐收、賀新年及在各種節慶、年會、廟會上演出。從正月初一到十五,整個市區法鼓聲連綿不斷、響徹全城,與各種花會、燈會交相輝映。法鼓還是當年皇會中不可或缺的隨駕音樂,在整個皇會隊伍中,威武顯赫。在天津法鼓最為繁盛的清末民初之際,僅城區就有上百個法鼓會。到1936年最後一次皇會,也還有三十多個法鼓會參加,足見其群眾性之廣泛。據傳,舊時天津有130多道法鼓會。坐落在掛甲寺街的楊家莊永音法鼓老會和慶音法鼓鑾駕老會,是天津市的傳統民間花會。其分為文場和武場,文場設置的擺設主要包括:軟對、硬對、高照、茶炊、茶食箱、點心梢等道具,這些器具和裝飾大部分都是用玻璃鑲嵌,飾有彩繪、浮雕、鏤花,做工精細,造型精美,並裝飾有多家流派的字畫。每件道具都是成雙成對、成套,並配有與之相配套的木友架等。設擺時,對稱排列,整齊有序,如在夜晚,華燈初上,燈火通明,更具神奇魅力,頗為壯觀。其武場,俗稱「家什場」,表演道具主要有:鼓、鐃、鈸、鑔歌、鐺襠。鼓為五音之首,這些樂器在萬樂之首「鼓」的統領下,按曲譜、詞牌各司其職,表演時,鼓、鐃、鈸默契配合,鼓樂齊鳴,頗有一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壯觀之勢。
掛甲寺慶音法鼓鑾駕老會成立於1731年(清雍正九年),以明崇禎后妃娘娘所賜半副鑾駕予掛甲寺,掛甲寺人於清雍正年間憑此鑾駕成立了慶音法鼓老會。它是一個既有精美道具,又有高超表演技巧、優美舞蹈動作的法鼓老會。
永音法鼓會坐落在天津市河西區掛甲寺街的楊家莊。永音法鼓出會,表現的是太子出遊的盛況場面,一般情況下出會的人數在40人左右,一行中分「文場」、「武場」。文場挑擔(主要肩挑茶炊、龍梢、點心箱、衣飾箱等十餘挑),輕柔慢步、起伏有序、款款而行,武場(主要使用大鼓、鈸、鐃等樂器)表演節奏緊湊、情緒激昂、氣氛爆裂。
文場器具和裝飾大多是玻璃鑲嵌,飾有彩繪、鏤花浮雕等圖案,雕刻精緻。各種道具、器械、裝飾都是成雙、成對、成套。行會儀式:會標開路,子旗護衛,門旗前導,纛旗殿後,九龍燈昂首其間;設擺則對稱排列,層次分明,整齊有序;如在夜晚,燈火通亮,更具神奇魅力。武場鈸、鐃等樂器在法鼓曲牌、曲譜的伴奏下,上下翻飛,左右開弓,纏頭裹腦,海底撈月。打擊樂器演奏的有:富貴圖、陰陽魚、對聯、四時如意、八卦圖、繡球等六種曲牌。
劉園祥音法鼓會建於清道光年間,參加清末歷屆民間盛會,原為廟中「娘娘」出巡時的隨駕法鼓會[2],前面是儀仗隊,由前彩和樂隊兩部分組成,由引鑼指揮,前彩是娘娘出巡時警示人們迴避和隨身攜帶的起居用品的編隊,包括兩面大門旗,高照、軟對、硬對、燈牌、圓籠、八角盒、衣箱、茶桶、茶炊、風燈等,後面是鼓、鈸、鐃、鑔、鐺鋃、大圖、九蓮燈等。有40人拿着手旗維持程序,還有30個少年扛着凳子,供表演者擊打長曲時使用。此會服裝道具保留完好,祥音法鼓原有十套歌譜,後保留五套。在舊曆年的正月,由各花會的會頭協商,進行以慶豐收,賀新年為主題的有禮節的互拜,然後在每年的三月三娘娘出巡之日,數道花會雲集北倉,祥音法鼓在皇會中是隨駕會,所以安排在娘娘的寶輦左右,設擺並表演,在花會表演時,祥音法鼓獨一無二的彩燈群,亮麗地展示在群眾面前,形成以彩燈組成長龍的壯麗景觀。劉園祥音法鼓會氣勢磅礴、壯觀,最具濃郁的傳統民間文化特色。
視頻
津門法鼓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非遺中國:津門法鼓,新浪網 ,2019-1-7
- ↑ 國家級非遺項目劉園祥音法鼓會歌首次試唱成功,北方網 , 2017-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