涇源縣
涇源縣是固原市轄縣。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最南端。總面積1443平方千米。總人口13萬人(2013年末)。全縣轄3個鎮、4個鄉:香水鎮、涇河源鎮、六盤山鎮、新民鄉、興盛鄉、黃花鄉、大灣鄉。縣政府駐香水鎮。
地處隴東黃土高原西部,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河流密集,水量豐盈。礦藏有銅、鐵、石炭岩、油頁岩、白雲岩、石英砂等。名勝古蹟有宋代石窟[1]、老龍潭、鞦韆架、涼天峽、香水峽、荷花苑、二龍河等。
目錄
歷史沿革
春秋時為烏氏戎居地,戰國、秦朝時屬北地郡烏氏縣。漢承秦制,武帝時屬安定郡烏氏縣。西晉時屬雍州安定郡都盧縣,東晉屬雍州隴東郡涇陽縣。隋時以涇河南北分屬安定郡華亭縣。宋乾德二年(964年)自華亭縣析置安化縣,屬渭州(今平涼)。金大定七年(1167年),改安化縣為化平縣,屬平涼府。元初廢化平縣,並歸華亭縣,屬陝西行中書省平涼府。明屬陝西布政使司平涼府。清初襲明制,同治十年(1871年)劃平涼、固原、華亭、隆德四州縣地,置化平川直隸廳,屬平慶涇固化道。
中華民國二年(1913年),改化平直隸廳為化平縣,屬甘肅省涇源道,後歸隴東專區。1950年以其為涇河發源地而改化平縣為涇源縣,屬甘肅省平涼專區。1953年推行民族區域自治政策,改為涇源回族自治區。1955年5月,又改稱涇源回族自治縣。1958年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涇源劃歸寧夏,歸屬固原專區,更名為涇源縣。1970年固原專區改為固原地區,涇源縣屬固原地區。現屬地級固原市。
清末,設化平川直隸廳時,下轄化臨(今香水鎮、園子鄉)、香水(今惠台鄉、黃花鄉)、聖諭(今興盛鄉)、白面(今白面鎮、東峽鄉)4里66村。民國二年(1913年),改化平川直隸廳為化平縣時,仍設4里。民國三年(1914年)改設東、西、南、北、中5個區。民國九年(1920年)又恢復為4里。1927年,改原4里為4個區,名稱不變。1936年改設原4區為1鎮(化臨鎮)3鄉(香水、涇源、白面)。之後,又改為黃花、涇北、涇南3個區。1939年3個區合併為2個區,原化臨里、香水裡地區合併為第一區,原聖諭里、白面里地區合併為第二區。1941年,改2區為面泉(今香水鎮)、崇義(今黃花鄉)、惠家(今惠台鄉)、聖諭(今興盛鄉)、白面(今白面鎮)、涇源(今東峽鄉)等6個鄉。1942年,又將6鄉改為白泉、涇南2鎮和涇北、黃花2鄉,共轄27保、254甲。
1949年8月,涇源縣解放。全縣設為涇南、涇北、白泉、黃花4個區,下轄16個鄉。1950年5月,撤銷白泉區,所轄鄉劃歸涇北、黃花2區。1955年冬,撤銷3個區,並撤銷雙營、金家、紅峽、西峽4個鄉。1957年,華亭縣山寨區的新民、石嘴2鄉劃歸涇源縣;此時,全縣轄新民、澇池、興盛、城關、沙塘、石嘴、白面、園子、黃花、惠台、東峽、河北、橋關、紅土等14個鄉。
1958年,原白面、河北、澇池、東峽、新民、石嘴6鄉組建為涇河源公社,駐白面;原城關、橋關、園子、興盛4鄉組建為紅旗公社,後改為涇北公社,駐城關;原沙塘、黃花、惠台、紅土4鄉組建為躍進公社,後改為黃花公社,駐華興。1961年4月,增置新民(駐羊堡)、興盛、惠台3個公社。1967年,涇河源、涇北、興盛、黃花、惠台5個公社分別更名為紅衛、紅旗、東方紅、東風、星火公社。1970年,恢復原名。
1983年6月,自治區將銀川市郊區和永寧縣相連的蘆草窪劃為涇源縣的移民基地;12月,涇源縣在此設置鐵東、鐵西2個鄉(僅是當時的安排,行政歸屬尚無定論)。1984年,公社體制改革,所有公社改為鄉。1990年,撤銷涇北鄉,分設香水鎮和園子鄉;撤銷涇河源鄉,分設白面鎮和東峽鄉。至此,全縣共轄香水、白面2鎮和新民、東峽、園子、黃花、惠台5鄉。【以上主要根據《寧夏現代政區變遷沿革》(馮茂著,寧夏人民出版社,1998年9月第1版),部分有改動】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涇源縣常住總人口81310人,其中,香水鎮15269人,白面鎮13313人,新民鄉15135人,東峽鄉6746人,興盛鄉8672人,園子鄉5183人,黃花鄉10925人,惠台鄉6067人。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2],涇源縣常住總人口101026人,其中,香水鎮29798人,涇河源鎮18147人,六盤山鎮13344人,新民鄉11667人,興盛鄉8486人,黃花鄉9383人,大灣鄉10201人。
視頻
涇源縣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宋代最美的石窟,搜狐,2020-07-19
- ↑ 新中國成立以來,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回顧,搜狐,2020-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