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湖
泊湖古名雷池,位於中國安徽省望江縣,在太湖縣、宿松縣、望江縣三縣邊境。東至華陽、楊灣兩閘口,西抵宿松西橋,南達黃浦灣,北到徐橋下橋壩。湖水與華陽河相通,通過華陽河注入長江,屬長江支流華陽河水系。面積約為209.2平方千米,平均水深約為1.2米,蓄水量約為30000萬立方米[1]。
目錄
地貌水文
泊湖,乾隆三十三年《望江縣誌》載:「泊湖冬涸可涉,水漲則本邑沙嘴、赤土、香草鎮、蘭家湖、羅家嘴一帶田地均受澇。」,湖水流經華陽、楊灣兩河出閘入江。歷年最高水位16.93米,最低水位10.74米。平均水深3.50米。流域之東有泊湖,湖底高程10米,正常水位16米,相對水面積217.1平方公里,容積9.9億立方米。
泊湖最高水位20.99米(1954年8月3日),最低水位11.84米(1951年2月24日)。1956年望江華陽閘、楊灣閘建成後,結束了江水倒灌的歷史,泊湖水面得到控制:最高水位16.30米(1983年7月20日),最低水位11.02米(1984年3月22日)。
泊湖交通方便,魚類資源豐富,尤以產銀魚著名。
歷史文化
雷池,一名大雷池,也稱大雷江。唐《元和郡圖志》載,「大雷池水,西自宿松縣流入縣界,東南積為池,經縣而入於江。」北宋《太平寰宇記》載:「大雷池水,西自宿松縣界流入,自發源入縣界東南,積而為池,謂之雷池。」《辭源》載:「雷池,即大雷水,今名楊溪河,在安徽省望江縣東南。」雷池吞吐江流,控九江至安慶、南京之長江通道,扼蘄、黃、太,宿內河之咽喉,虎視長江,形勢險要,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東晉時設大雷戍,東晉庾亮《報溫嶠書》云:「吾憂西陲,過於歷陽,足下毋過雷池一步也。」晉安帝義熙六年(410)劉裕討盧循,自雷池進軍;宋孝建元年(454),江州刺史臧質叛使其黨羽魯弘卞戍守大雷;陳永定二年(558)進軍大雷,拒梁進犯,梁丞相王琳率兵進攻大雷,屢攻不克,終至挫敗;梁王僧辨征討侯景之亂,屯軍於大雷;明劉六、劉七、齊彥銘等農民軍三過雷港,皆以雷池天險可憑。雷池不僅為江防要地,而且風景壯麗,南朝詩人鮑照《登大雷岸與妹書》中是這樣描繪雷江景勝的:「南則積山萬狀,爭氣負高」;「東則砥原遠隰,亡·端靡際」;「北則陂池潛演,湖脈通連」;「西則回江永指,長波天合」等。北宋著名詩人黃庭堅,有「江湖吞天胸,蛟龍垂涎口」,「天與水模糊,不復知地厚」等吟詠雷池詩句。明天啟年間,沙塞雷港口,雷水改道華陽,雷池由沼澤而演變為圩田。
連塘城
連塘城位於碼頭鄉連城村。城址周圍委土為塹,高3~5米,寬2~4米,周長1.5公里,城垣呈圓形,有東西南北四個城門,系古代爭戰之地。史載:「晉安帝義熙六年(410)十二月,大將劉裕(宋武帝)軍雷池,戰盧循於連城,循大敗。」乾隆《望江縣誌》載:「元末大富豪畢銀(寅)率望、太縣民拒賊、護耕築此。其東二里有關馬城,高埠有望河樓,小茗之巔有大寨煙墩,四望相應。與民約,賊至入堡,賊去則耕」。歷史上將「連屯舊戍」列為望江十景之一。清代詩人張正庭有詩云:「宋武憑陵壯力爭,連塘屯築此偏城,關門未鎖環溪水,壘塹空圍繞徑榛。茗嶺神燈持照火,松塗鬼馬影流兵。白綸野老多情思,指向平原是故營」。遺址至今依稀可辨,1986年1月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參考文獻
- ↑ 人地系統主題數據庫. 中國湖泊基本情況數據庫. [2012-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