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州
沙巴港(sabah)地理经度:116.0753199,纬度:5.9788398。东南亚线航线主要港口之一, 沙巴岛位于马来西亚南部,同时也位于世界第三大岛婆罗洲岛的北上端,西临南中国海,以其金色的沙滩而闻名。这里处于台风地带之下,终年没有台风、地震、海啸等灾难,故得以“风下之乡”的美誉。未经人工破坏的小岛群、清澈见底的海水、美丽的珊瑚以及山上公园里繁茂的各类动植物都是沙巴独特的宝贵资源。沙巴是马来西亚重要的海运港口。
沙巴(马来语:Sabah),简称“沙州”,旧名“北婆罗洲”,位于婆罗洲岛北部,是马来西亚的13州属之一,也是马来西亚境内第二大州,仅次于其西南方的砂拉越,而其南面则与印度尼西亚的北加里曼丹省相接壤。
自1881年起,北婆罗洲一直被大英帝国所统治。直到1963年8月31日,北婆罗洲被英国予以自治地位,同时改名为“沙巴”(Sabah),但并未从法律上获得正式独立,其国防、外交、财政、内政等事务仍由英国政府所掌管。
1963年9月16日和砂拉越、马来亚联合邦及新加坡共同组成联邦国家,成立马来西亚。在成立马来西亚之前,沙巴和砂拉越、新加坡一样,皆是英属自治邦,根据成立协议沙巴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行政自治权,如移民政策自主权。
沙巴享有风下之地(Land Below The Wind)或是风下之乡之美誉,原因是沙巴的位置在饱受台风肆虐的菲律宾之南,但台风不会经过这里。沙巴首府为亚庇,前名为(Jesselton)。其他主要城镇有山打根、斗湖、根地咬、保佛、古达、仙本那、拿笃、斗亚兰、吧巴、实必丹、丹南、兰瑙、古打毛律、哥打马鲁都等。纳闽在1984年由哈里士领导的人民党组成的沙巴政府交给了联邦政府,现为联邦直辖区[1],也是大马的唯一的岸外金融中心。
目录
历史
人类最早迁移和定居到沙巴地区的时间,可追溯到约距今2-3万年前。这些早期人类据信是矮黑人的群体。下一波的人类迁徙,据信是南岛语族,发生在大约公元前3000年。由于缺少正式的历史文件纪录,沙巴早期的历史比较模糊,只能由国外的纪录及考古学家所发现的考古证据来考证。沙巴博物馆收藏了这方面的资料。
名称由来
相传沙巴西面海岸的居民喜欢种植一种称为“Pisang Saba”的香蕉。这种香蕉成为远近驰名的特产,于是人们便把这里称为“Sabah”。另一个说法是,因为沙巴处于北半球的台风地带以南,不受台风的干扰,故被称为“风下之乡”(Land Below The Wind)[2],吸引那些到苏禄群岛经商的回教商人停驻以避台风;而在阿拉伯语,“风下之乡”被称为Zir-e Bad,发音接近“Sabah”。
早在15世纪,文莱和菲律宾南部一带的商人已经把这个地方称为沙巴。然而,英国人于1881年统治沙巴后,就把地名改为北婆罗洲(North Borneo)。直至1963年,沙巴成为马来西亚的一分子,才恢复固有名称。
视频
沙巴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沙巴州简介,豆瓣, 2014-09-18
- ↑ 超详细的沙巴(亚庇)攻略 ,搜狐,2016-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