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永福橋

圖片來自mapio

永福橋,為臺灣公路橋樑之一,原被命名為福和二橋,是一座跨越新店溪的橋樑,連結起台北市中正區思源街與新北市永和區福和路,也是雙和地區公館之間的聯絡橋樑[1]

永福橋於1984年通車,以紓解當時台北市與雙和地區的擁擠交通流量,也是繼中正橋福和橋後,永和地區往返台北市的第三座橋樑[1]。橋名取其「造福永和」之意[1]

目录

興建沿革

早年台北都會區因為工商業發展與人口增加,面臨自來水供應不足的問題,臺北自來水事業處於1980年開始規畫興建一座跨越新店溪的大型水管橋,將新店直潭淨水廠已經處淨的自來水經由中和、永和聯接永福水管橋,再分送至新生南路建國南北路幹線,輸入大同、松山、三重與大直配水池,供應大台北地區居民的用水。永福水管橋由中華顧問工程公司負責規畫設計[2],於1984年5月下旬竣工,6月1日正式通水啟用[2]

當初興建「永福水管橋」的目的,單純只是為了克服大台北地區的用水不足的困擾。不過中華民國交通部臺灣省政府臺北市政府臺北縣政府等單位,當時也正好為了解決台北市與中和、永和地區日漸擁擠的交通流量,減輕中正橋福和橋的輸運負擔,計畫在新店溪上興建一座全新的「福和二橋」。為避免在同一地點上建造過多橋樑,影響新店溪流行水與上游水壩洩洪的功能,相關單位決定配合永福水管橋的興建,將這兩座橋樑「合而為一」,共同使用同一橋墩,達到外觀整齊一致,二來也可減少工程費用開支的目的[2]。「福和二橋」於1982年5月動工,於1984年7月間完工,在通車啟用之前臨時決定易名為「永福橋」[2]

設計

永福橋全長約415公尺,寬19公尺,全線為二快車道二混車道,往台北方向林森路與環河東路三段口,設置一引道與永福橋相連。「永福水管橋」則長約400公尺,兩條口徑2,400公厘的鋼管,輸水量為每天195萬公噸[3]

拓建工程緣起

永福橋為聯接臺北市中正區與新北市永和區之橋梁,自民國75年完工通車迄今。近年來環保休閒風氣漸漸興起,為串聯新店溪兩岸休閒遊憩資源,故臺北市及新北市合作拓建永福橋人行道為自行車與人行共用通道。[4]

拓建工程簡介

永福橋拓建人行及自行車道工程,係由臺北市與新北市合作共同編列預算,並由臺北市政府工務局新工處負責規劃設計及發包施工。本工程設計係利用永福橋與水管橋間寬度5公尺空間拓寬為人行及自行車道,並增設引道連接新店溪兩岸河濱自行車道,車道全長約390公尺,橋面人行及自行車道長約160公尺、寬5公尺,兩端自行車牽引道總長約230公尺、寬2.5公尺,橋梁主體多採用鋼結構及塑木等環保材質,整體造價約新臺幣5,500萬元。本工程於98年8月24日開工,於99年9月30日完工,並於100年1月22日通車啟用。本人行及自行車道通車後,有效串聯新店溪兩岸自行車道路網,便利民眾步行或騎乘自行車往來公館與永和之間。連接新店溪兩岸休憩景點,包含公館水岸世界、自來水博物館、寶藏巖園區及永和區河濱運動公園,同時可延伸至碧潭風景區,構成環型自行車路網,提供臺北市與新北市民眾更加多元的休閒生活型態。[5]

拓建工程效益

1.串聯新店溪兩岸河濱公園自行車道,提高兩市市民休閒運動之樂趣,達到遊憩資源共享之目的。 2.提供自行車上班族方便之運輸動線,提高綠能交通工具之使用率。 3.使用鋼構與輕質橋面板(為回收再造之仿實木材料)系統,具環保特性。[6]

鄰近設施

影片

空拍永和永福橋

參考文獻

  1. 1.0 1.1 1.2 記者李穎/北縣報導. 【永和三大橋】橋名與連接道路 連不起來. 自由電子報. 2008-07-14 [2013-10-07] (Chinese (Taiwan)). 
  2. 2.0 2.1 2.2 2.3 臺灣月刊雙月電子報. 福和二橋. 臺灣省政府全球資訊網. 2006-06 [2013-10-07] (Chinese (Taiwan)). 
  3. 廖耀宇. 河濱漫步看橋樑 (PDF). 技師期刊第61期. 2012年10月 [2014-05-16] (Chinese (Taiwan)). 
  4. 中正永福橋上游側加設人行及自行車道工程,台北市政府工務局
  5. 中正永福橋上游側加設人行及自行車道工程,台北市政府工務局
  6. 中正永福橋上游側加設人行及自行車道工程,台北市政府工務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