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陵
永昌陵 |
中文名: 永昌陵 所屬國家: 中國 位置: 今天河南省鞏義市 墓主: 宋太祖趙匡胤(927-976) |
永昌陵是宋太祖趙匡胤(927-976)陵墓,位於今天河南省鄭州市下轄的鞏義市。北宋皇帝都葬在鞏義。趙匡胤在後周禁軍任職,因作戰勇猛,成為後周軍隊高級將領。時任檢校太尉。公元960年春,在今河南封丘縣陳橋鎮發動歷史上著名的"陳橋兵變"。取代後周,宣布稱帝,定國號為"宋"。在位17年,終年50歲。為防止歷史重演,他通過"杯酒釋兵權"讓手下大將告老還鄉,成為北宋一朝經典之舉。[1]
目錄
概況
趙匡胤(927-976年),洛陽人,北宋開國皇帝。他曾是後周王朝的殿前都點檢,領宋州歸德軍節度使,執掌兵權。公元960年,他發動"陳橋兵變",即帝位,稱國號"宋",建立了宋王朝,定都河南開封。宋太祖死於公元976年,葬於河南省鄭州市下轄鞏義市宋陵陵區,陵名永昌。
永昌陵位於塢羅河南側、西村北,東鄰其父趙宏殷宣祖永安陵,西靠其弟趙光義太宗永熙陵。
在鞏義市宋陵中,永昌陵是地面遺蹟保存較好的一座宋陵。永昌陵陵台底邊長48-55米,高14.8米。陵園東西231.6米、南北235米四面中央各闢一門。門址寬約18米,四門外各置石獅1對。陵園南門與乳台間距142.5米,乳台與鵲台相距155米。二乳台東西間距50米,二鵲台東西間距54米。陵園南門與乳台間是神道,神道東西間距45米,對稱列置各種石象生,由南向北依次是華表、石象及馴象人、瑞禽、角端各1對,石馬及控馬官、石虎、石羊各2對,"藩使"3對,文、武臣4對。陵園四門外有石獅,南門石獅北有武士,南門內陵台前有宮人。
華表高5.8米,寬1米,下為方形基座,上置蓮花形柱礎。柱身為八菱形,由下向上逐漸收殺,柱頂為仰覆蓮間以寶珠上加合瓣蓮花結頂。柱身菱面雕刻為減地和單線陰刻兩種,畫面內容有雲龍紋、長頸寶瓶和卷草花卉等。在鞏義市松齡的華表中,永昌陵華表雕刻最佳,構圖精美,線條流暢。
石象長2.55米、寬1.1米、高2.15米,馴象人高2.23米、寬0.79米、後0.56米。石象身軀龐大,造型雄偉,身披華麗的錦繡,背置蓮花座,象鼻拖地,面飾轡勒。象取立姿,腹下鏤空。馴象人頭戴包頭巾,身著袍服,腰束方塊玉帶飾物,雙手拱於胸前,執馴象物。
瑞禽高2.2米、長1.73米、寬0.63米。整體似圭形,浮雕層疊山峰,兩側和頂端未雕出山峰紋。西列瑞禽石雕中浮雕出一隻馬首、龍身、鷹爪、鳳翅、雀尾的怪禽。東列瑞禽是鞏義市宋陵現存14件瑞禽中唯一的一件刻羊首的(其餘均為馬首)。
角端高2米、長2米、寬0.8米。角端是人們想象中的一種動物,它象徵着吉祥、嘉瑞。其形象為獨角,前唇特長,或卷或伸,四足如獅,兩肋雕有雙翼。
石馬高2.1米、長1.8米、寬0.74米。控馬官高2.7米,胸寬0.7米、厚0.5米。石馬馬身上雕飾出鞍、韉、鐙、韁、羈、鈴等馬飾。控馬官頭戴幞巾,身著長袍,手執杖或韁。
石虎高1.7米、長1.3米、寬0.55米。身軀龐大,雕刻細緻,造型逼真。
石羊高1.6米、長1.2米、寬0.5米。造型渾實,通體素麵。
"藩使"高約3米,胸寬0.85米、厚0.68米。宋代文官以宰相為首,武官以樞密使為首,上朝排列次序文官在武官之上,因而陵墓石刻中文臣像居北、武臣像位南。石象中的文、武臣服飾相同,其區別僅在文臣執笏板、武臣拄長劍。文武臣頭戴三梁或五梁冠,身穿長袍,腰系方塊玉帶。
陵園四門外各有一對石獅。石獅左牡右牝,牡獅卷鬣,牝獅披鬣。南門外二獅為行獅、立姿,相顧對視,高1.9米、長3.08米、寬0.82米。東、西、北門石獅皆蹲踞昂首,高1.58-2.05米,長1.7米,寬0.7-0.9米。
鎮門武士1對,位於陵園南門之外、石獅之北,高約4米,肩寬1.1米、厚0.7米。武士像高大、勇猛,頭戴盔,身著甲,手執兵器。
宮人2對,分別位於南門內、陵台前。宮人高約3米,肩寬0.57米,厚0.4米,戴幞頭,穿窄袖長袍,面部清秀,似為宮女。
修建歷史
趙匡胤死後,靈柩停放於萬歲殿,由皇弟、后妃、皇子、文武大臣每日哭臨致祭。第二年,四月,靈柩運往皇陵--今河南省鞏義市芝田鄉安葬。護送靈車的官員、衛士、儀仗隊伍及皇宮妃嬪人等共3千多人,25日到達陵地。當地傳說,到正午下葬時分,忽聽"鏜唧"!一聲,一隻白兔飛跳過來,正撞着銅鑼。又聽"撲嗵"一聲,一條大鯉魚從空中跌落鼓上。這時,東邊山上又蹦出一個石人,面向靈柩似在默哀,這些徵兆好象表示趙匡胤之死已為玉帝所知,於是有人說這是"上天示兆、神人來吊",因此,後來宋陵的每年祭品,都少不了鯉魚和全兔。東面的山也改名"石人山",而"玉兔敲鑼魚打鼓,山上石人奠君主"的說法,就在陵區流傳開去。
永昌陵"兆哉"(陵區範圍)原占地約4000畝,兆哉沒有修建牆垣,只在前後左右遍種松柏花卉。遠遠望去柏林如織、綠葉如蓋,故又名"柏城"。現存永昌陵陵台(墳頭)呈覆斗形,底邊東西寬60米,南北長62米,殘高21米。陵園的原有建築,現已無一留存。只有鵲台、乳台的基址土堆尚在。至於松柏、枳橘、花草之屬,早已蕩然。前不久,筆者到永昌陵踏看,看到在又平又闊的黃色耕土上,高高的陵丘之前,尚有石雕的獅、虎、馬、羊、角端以及武士、望柱等矗立兩側。這些風格渾厚的古代雕刻,在夕陽餘輝映照下,顯得格外深沉,莊重,使人不由得生出許多懷古之思。
位置構造
永昌陵"兆哉"(陵區範圍)原占地約4000畝,兆哉沒有修建牆垣,只在前後左右遍種松柏花卉。遠遠望去柏林如織、綠葉如蓋,故又名"柏城"。現存永昌陵陵台(墳 頭)呈覆斗形,底邊東西寬60米,南北長62米,殘高21米。陵園的原有建築,現已無一 留存。高高的陵丘之前,尚有石雕的 獅、虎、馬、羊、角端以及武士、望柱等矗立兩側。
據《宋史》記載,靈台之下20幾米深處建有"皇堂"、即地宮,是皇帝棺木藏放的 地方。隨葬的物品有玉圭、佩劍、冕、翠衣及種種明器。因宋陵尚未經過科學發掘,其中詳情,還不為人知。
永昌陵作為北宋開國皇帝的陵墓,儘管較前朝比較寒磣,但開創了北宋一代皇陵的典範。永昌陵由上宮、下宮、孝章宋皇后陵、章懷潘皇后陵以及兩個陪葬墓組成,陵區南北長2000米、東兩寬約6000米。永昌陵卜宮地勢南高北低,從陵區南端的鵲台至北神門石獅,南北落差達17.3米。由於常年平整土地,陵區地貌發生了很大變化,從鵲台至北神門處有八階台地,每階逐次降低0.8~2.7米不等。永昌陵上宮的建築大致包括:
鵲台2個,東西並列,間距42米。兩鵲台為夯土築成,平面大致呈方形。乳台2個,位於鵲台之北115米。西乳台東西並列,也為夯土築成,頂部隆起,平面略呈長方形。東乳台底部東西長12米,南北寬6米,高3.2米;西乳台底部東西長11米,南北寬6米,高3.6米。宮城位於神道石雕像的北端,南神門距乳台基址約165米。宮城四周的神牆,地面以上部分已不存在,現存有四神門兩側的門闕和四隅的角闕基址。神門兩闕台的間距一般為15米,門闕與角闕基址的間距在85~90米之間。根據現存門闕和角闕基址的位置看,宮城平面呈方形,邊長約為240米。陵台位於宮城正中,距四神朗台的距離為93~97米。陵台現呈方形覆斗狀,台頂平坦,四坡面斜直。現存頂部東西長18米、南北寬14米,底部東西長48米、南北寬45米,高14.4米。
陪葬文物
昌陵現存石雕像45件。神道石雕像東西向分列,對稱布置,每列像(組)與像(組)間相隔6~7.1米。由於地貌的變化,位於神道北部的文武官、武士等下半身埋於地下,南門和東門石獅僅露一頭部。大致有望柱2件,位於乳台基址以北8米。兩望柱形制、花紋相同,大小相差無幾,如東列望柱,柱身棱面寬27~32厘米,通高540厘米。柱身與柱頂為一石,下置兩層方形石座。土襯石的上面邊部為斜面,上面中部鑿有深l厘米的方形凹槽。象2件,馴象人1件,象做立狀,長鼻着地,頭系絡頭,身披韉褥,背部雕有蓮花座飾擋胸、後靴上系掛鈴及纓穗。瑞禽石屏2件。石屏平頂,兩邊斜下,正面浮雕一隻瑞禽,背景襯以山石,側、背為素麵。瑞禽似馬頭、禽身、風尾,面南立于山石上。在南下角雕有一隻小獸,獸頭向上探望,獸身龜縮於石洞內。角端2件,昂首,獨角,長唇向上翻卷,獸身,兩肋有翼,形體強健兇猛,似為雄性。馬4件,控馬官5件,馬戴絡頭,口銜鑣,頸系鈴,背披鞍韉,身置鞍靴, 永昌陵
四腿遇空佇立,長尾及地。馬的兩側各立有一個控馬官,皆頭戴頭巾,身穿袍服,腰束革帶,下穿緊腿褲,足着麻鞋,手握韁繩或執鞭。客使2件,容貌、服飾皆非漢族形態。 永昌陵下宮位於上宮西北約350米,現地表僅存南門石獅一對。兩獅東、西間距8.5米,合口,蹲姿。東獅身寬110厘米,高144厘米;西獅身寬115厘米,高146厘米。石獅以北的田地比較平整,僅在向北170米處有一道田埂。為確定下宮的具體範圍,考古工作者在石獅之北的田間小路和田埂上進行了局部勘探。由勘探資料可知,下宮東邊線在今兩村鎮附近,西邊線在一條南北向田間小路東75米,北邊線即為現田埂處。下宮範圍南北長約165米,東西寬約135米。據《宋史》禮志二十六記述,永昌陵原有皇室陪葬墓15座。墓主人見於記載的有許王元僖及夫人李氏、魏王德昭及夫人王氏、楚王元佐夫人馮氏、將軍惟正亡妻裴天等。
參考來源
- ↑ 實拍宋太祖趙匡胤永昌陵,最破敗的開國皇帝陵,一片荒涼讓人悲傷 搜狐 2017-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