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鎮
武陵鎮 |
中文名 : 武陵鎮 所屬地區:重慶市萬州區 |
武陵鎮是全國文明村鎮、國家級生態鎮、國家級環境優美鎮、三峽庫區全淹全遷移民一類重點集鎮、重慶市統籌城鄉改革示範中心鎮、重慶市中心鎮、重慶市衛生鎮。
武陵地處萬州區西南部,位於萬州、忠縣、石柱三區(縣)交界處。東與新鄉鎮隔江相望,南連忠縣石寶鎮,西接郭村鎮、龍沙鎮,北鄰瀼渡鎮。距離萬州主城(雙河口)58公里,水路37公里。全鎮幅員80.7平方公里,轄13個行政村、4個居委會,總人口4.6萬。城鎮建成區面積2.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7235人(2017年)。
武陵鎮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古為郡縣治所。北周時期(公元557年)設南都郡和源陽縣,建德四年(公元575年)改為懷德郡和武寧縣,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併入萬州,設武陵巡檢司。"武陵"一詞沿用至今,歷史上享有"小萬縣"的美譽。境內遺址眾多,"武陵遺址群"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共出土文物達2萬餘件,其中漢闕、虎鈕錞於王等為國寶級文物。蘇洵、蘇軾、黃庭堅、王周等名家均在武陵作詩留賦。[1]
目錄
鄉鎮概況
武陵鎮位於萬州區西南部,地處萬州、忠縣、石柱三區(縣)交界處,是全國文明村鎮、國家級生態鎮、國家級環境優美鎮、市級衛生鎮,三峽庫區全淹全遷移民一類集鎮,也是市委、市政府確定的統籌城鄉改革示範鎮和市級中心鎮,距離萬州主城陸路73公里,水路37公里。
武陵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歷史遺存豐富。新石器時代即有先民居住(據最新考古發掘可上溯至舊石器時代),春秋時期(約2500年前)曾為巴國都城。西晉泰始二年(公元266年)為晉武陵郡駐地,太康元年(公元280)遷並於臨沅所置武陵郡(今湖南常德)。北周時期(公元557年)設置南都郡和陽源縣,後(公元575年)改為懷德郡和武寧縣。隋開皇三年(公元583年),廢懷德郡,武寧縣隸屬南州(後改名萬州)。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省武寧縣入萬州,設武寧巡檢司;明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萬州降為萬縣。清乾隆時期,武寧更名為武陵,延續至今。武陵在近代歷史上享有"小萬縣"的美譽。境內遺址眾多,"武陵遺址群"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共出土文物達2萬餘件,其中武陵漢闕為國寶級文物。宋代詩人蘇洵、蘇軾、黃庭堅、王周等均在武陵作詩留賦。
全鎮幅員80.7平方公里,轄13個行政村、4個居委會,總人口4.6萬人。城鎮建成區2.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7235人(2017年)。建有中小學4所、中心衛生院1所、市級示範敬老院1個。森林覆蓋率達56%,城鎮綜合配套服務功能完善,街道寬敞明亮,綠樹成蔭,空氣清新,環境優美。
經濟社會發展
2014年完成鎮鄉生產總值57948萬元,同比增長15.4%;完成地方財政收入671.8萬元,同比增長13%;實現農民人均純收入9996元,同比增長13.6%。籌集3億餘元實施農村公路通暢、安全飲用水、集鎮設施等基礎設施建設,全鎮公路硬化里程達156公里,新造林1.2萬畝,3.5萬人實現了安全飲用水;武郭公路油化、片區敬老院建設、高山生態扶貧搬遷示範點建設等29個重點項目建設有序推進;沿江公路升級改造工程、生態龍眼產業園、集鎮移民安置小區幫扶等8個項目納入了三峽後續規劃。完成農村建設用地復墾1200畝,增加村集體收入3050萬元。先後引進重慶雁谷、重慶如美、重慶萬俱、重慶權科等8家農業企業,流轉土地10000畝,栽植桂圓5000畝,血橙、花卉、中藥材5000畝,引導群眾栽植蜜柚8000畝,積極打造"萬州桂圓"和"萬州蜜柚"品牌。解決長達17年涉及500移民群眾的征地遺留、垃圾填埋場建成後長達6年未啟用等歷史遺留問題56個,盤活國有存量土地300餘畝,消化歷年債務3000萬元,率先信訪三級終結2件;板凳龍列入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積極開展服務型黨組織創建活動,完善鎮級公共服務中心1個、村級便民服務大廳16個;採取"三推兩考兩公示"辦法選拔村級後備幹部205名,按照"兩推一選"辦法圓滿完成村(社區)"兩委"換屆選舉,轉化後進黨支部3個、新建"兩新"黨組織5個,基層班子的整體素質得到了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