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當拳
武當拳在傳統武術流派中屬於內家拳,發源於道教聖地武當山,是中國武術一大名宗。武當拳是武當武術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武當武術徒手運動套路類項目的總稱。它是在遵循《易》理,講求陰陽變化的前提下,以修身養性、修性養命為目的,以技擊防衛為假借,以「內功外拳」為本體特徵,以動靜結合、虛實相間、剛柔並濟、圓轉走化為表現形式[1]的一種傳統流派性徒手運動項目。
目錄
神話傳說
北宋時,武當山上,獅子老虎多,草寇強人也多。道士們常常受害,提心弔膽過日子。有個上百歲的老道士,名叫張三丰,很想找一個對付強人、猛獸,防身護廟的辦法,好讓道士們安心修煉。可是想了很久很久,也沒想出什麼門路。
一天,張三丰坐在院裡休息,忽見桂花樹上閃着兩道光圈,一道白,一道花,閃閃爍爍,美極了。細看時,原來是白蛇和喜鵲在嬉戲撩鬥。白蛇纏在樹上,頭伸出去一大截,搖來擺去,兩眼發着亮光,雖然悄無聲息,卻氣勢如龍,使人感覺到它有無比的力量;喜鵲站在不遠的樹枝上,傾着身子,注視那條蛇,想攏去,又不敢去;張嘴要啄,又不敢啄,只是撲楞扇動着一雙美麗的翅膀,那姿態很象欲飛的鳳凰。龍鳳相戲,各顯奇姿,均逞妙態,靜防動,柔制剛,有來有往,變化無窮,到底誰也把誰沒辦法。張三丰越看越入迷,忽聽白蛇和喜鵲同時叫道:「來呀!來呀!」騰空跑遠了。
張三丰很奇怪,飛步去追趕,追啊追,趕啊趕,不覺追到深山裡,只見山是黃金鑄的,樹是白玉雕的,河裡流着玉液瓊漿,山上跑着金牛金馬。有一位白髮老人正在河邊打拳,那白蛇和喜鵲一下子飛到了他的懷裡,變成了他黃袍上的錦繡龍鳳。原來,他是太乙真人。
太乙真人打拳的姿勢,和龍鳳相戲的姿勢很想象,靜如泰山,柔如春柳,但卻柔中有剛,靜中有動,含而不露,千變萬化,越看越覺得有功夫、有力量,能劈山倒海,擒龍伏虎。
張三丰上前求教。太乙真人很高興,告訴他說,這種拳,是他八百年前,參照華佗的「五禽戲」創造的,名叫「武當山太乙五行拳」,能防身健身,避除百病,延年增壽,希望張三丰好好學,好好練。
張三丰點頭答應,立刻練起拳來,一套又一套,終於學會了。醒來時,原來是做了個夢。
張三丰因夢受拳法,從此便天天教道士學拳,自己也是拳不離手,直練得寒冬不知冷,炎夏不知熱,漸漸練得霜發銀須變黑,臉上的皺紋沒有了,還長出了一口新牙齒,能夠馴服獅子、老虎,真的返老還童了。武當山因此平靜下來了。
後來,武當拳越傳越遠,學的人越來越多,終於成了中國武林中一大派。
形成發展
在中國武林中,一向有「外家少林,內家武當」之說。少林與武當,可謂雙峰並峙,各有千秋。
武當拳的創始人是北宋時武當山著名道士張三丰[2]。他創造的拳術稱為動靜結合的太極十三式。到明弘治年間,武當山紫霄宮第八代宗師張守性,綜合張三丰的太極十三式的華佗的氣功五禽戲,發成為武當山道士世代相傳的一種獨特拳術,亦稱內家拳,流傳甚廣。
武當山雄踞於湖北省西北部,為大巴山余脈,北接豫陝,南控三峽,西鄰巴蜀,東瞰武漢,方圓八百里,其主峰天柱峰海拔1612米,高於泰山和嵩山。武當山古屬均州,為襄陽府所轄,今屬丹江口市。從武當山向南不遠,便是著名的神農架地區。
武當山奇峰競秀,風景幽麗,其險奇詭異之境,雄渾涵厚之態,較泰山有過之而無不及。武當山地處偏遠,迥出塵表,歷來為道教聖地之一。相傳真武帝君曾在此修練,久而得道飛升。
武當山的道士很早就有練拳的傳統,清初學者黃宗羲說武當拳為武當道士張三峰(一作張三丰)所創,其實是沒有根據的。據史料記載,張三峰生活在元末明初時期,他曾在武當山修練氣功,但是不會拳術。道家講究清靜無為,又最講究養生之道,所以武當拳的特點是技擊與養生相併重,融養生於技擊之中。幾乎所有的道家拳派都是如此,這與偏重技擊的佛門拳派少林拳略有所不同。
道士們過的是與世無爭清靜生活,所以練武當拳的目的用於自衛,除非遇到危急情況一般不許動手,而一旦動手,則是柔中有剛,軟里藏硬,化勁用柔,發勁用剛,具有較大的威力。
清代初期,武當拳曾在寧波一帶流傳,出現了張松溪、葉近泉、單思南、王征南等高手。黃宗羲的兒子黃百家(字主一)就是王征南的弟子。由於武當派極秘其技,擇徒甚嚴,又向來不愛炫耀,所以武當拳的流傳並不廣。黃百家之後,武當拳似乎突然消失,人們多以為失傳,實際上並非如此。
大約在明代中期,武當拳武當拳分為兩支,一支留在本山,一支據說由張松溪南傳至四川。晚清光緒年間,武當山道士的後人鄧鐘山又在江蘇江寧(今屬南京市)開堂授徒,於是武當拳又東傳至江蘇。四川、江蘇兩支至今繁盛。留在武當山的一支也未失傳,至今武當道士仍然保持着練武傳統。武當的支派有松溪派、淮河派、神劍派、軼松派、龍門派、功家南派等,又有玄武派、北派太極門等。至於太極拳、形意拳、八卦拳等,因其出自道家,人們常常將它們歸入武當派,也有人認為它們自成體系的。
視頻
武當拳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中國武術系列報道:洪拳與武當拳(高清組圖),國際在線,2012-08-29
- ↑ 武當拳的始祖是張三丰嗎 ,搜狐,2019-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