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卓新
杨卓新(1890年10月10日-1963年6月10日),字华一,号祖谷,又号茂复,杨卓新出生在湖南省新化县中和团北渡村。曾出任湖南大学校长。杨卓新是继胡明复、姜立夫之后第三位取得数学博士的中国人。[1][2][3]
目录
生平
- 少年时曾就读由资江书院改制的资江高等小学堂,光绪三十四年(1908)赴长沙考入湖南大学的前身湖南高等学堂,这是清末全国最早开办的高等工科学校之一。
- 民国2年(1913)他从该校机械科毕业,适逢庚款津贴生留学考试,被选录。先赴美入哈佛大学,不久转入威斯康辛大学,两年中尝试不同的本科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再转入伊利诺斯大学电机系,攻读三年,获硕士学位。又入锡拉丘兹大学专攻数学,于民国8年(1919)荣获博士学位。
- 他是继胡明覆、姜立夫之后中国近代第三位数学博士,同时也是实行新学制后湖南省历史上的首位博士。其间加入民国4年(1915)成立的中国科学社,并曾被推举为董事候选人。
- 20年代初美国大学的研究水平还远低于欧洲,感于此,杨卓新决定渡过大西洋前往西欧深造。趁一战后欧洲币值汇率低落的良机,他于民国9年(1920)抵达英国作博士后研究,先后进入剑桥大学和伦敦大学。
- 民国11年(1922)到法国巴黎大学,选听居里夫人的物理讲座,在实验室共同研讨课题。民国12年(1923)赴德国柏林大学,专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而来。凭借优秀的数学和物理学造诣,杨卓新得以与爱因斯坦进行对话和探讨。爱因斯坦为构建广义相对论,曾经求助于黎曼几何和张量分析,补学有关数学知识,所以大家在这里不乏共同语言。
- 在美、英、法、德先后学习11年后,杨卓新于民国13年(1924)回国,应母校(这时已改名湖南公立工业专门学校)之聘担任教务主任兼数学教授。民国15年(1926)1月,省立湖南大学成立,杨卓新任总辖校务的学校行政委员会10名委员之一,兼理科学长。
- 次年春,北伐军进入长沙,学校改制,杨卓新任教务主任。接着马日事变发生,学校停办,省政府以杨卓新、唐艺菁两位无党派理工科教授为特派员留守主持,保管校产。民国17年(1928)4月湖南大学覆校,民国19年(1930)8月杨卓新代理校长,任职半年多后改任理学院院长。理学院下设数理系和化学系,次年,数理系分家,杨卓新兼任数学系主任。
- 1937年卢沟桥事变前夕,湖南大学由省立改为国立,杨卓新仍任原职。后推荐矿冶系毕业的吴树基继任数学系主任。
- 抗日战争时期,湖南大学曾迁至湖南辰溪,条件简陋,物资匮乏,物价飞涨,且时有日寇袭扰,但湖南大学一直坚持教学,未尝中断。杨卓新随学校奔波辗转,秉承“教育救国”的初衷,从未离开,并积极参与发起组织湖南文化界抗敌后援会。其间,西南联大曾有意邀请他去任教,但他谢绝不往。
- 新中国成立后,曾赴京参加全国高校理学院长会议。1953年全国院系调整,杨卓新随理学院恢复原蓝田国立师范学院结构,组建湖南师范学院,因政事、年事和人事等原因未再担任领导职务。
- 三年困难时期,他年老体衰,不久发现患上胃癌,于1963年6月10日在长沙病逝。
- 因为特别赞赏岳麓山儒、释、道三教合流,和谐相处,杨卓新大半辈子都在湖南长沙湘江河畔的岳麓山脚下度过。
- 他生前注重道德修养,座右铭是“成己、成人、成物;立德、立言、立功”。
- 弥留之际仍向家人口述:“为学不厌,诲人不倦,日知所无,月习所能;睥睨环宇,熙攘人生,征考通家,张扬大道;彷徨坛席,俯仰名山,日月千秋,江湖万古;非关人杰,或是地灵,逝者如斯,忧乎尚己。”
参考文献
- ↑ “洋博士”杨卓新. 红网. 2007-03-30 [2015-05-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 ↑ 杨卓新博士的学术生涯. 搜狐. 2006-01-07 [2015-05-05].
- ↑ 杨卓新博士的学术生涯,长沙晚报,2006年01月07日